专栏名称: 答案如下
复杂的世界,总有一个答案。
51好读  ›  专栏  ›  答案如下

20多岁确诊「糖尿病前期」,年轻人陷入血糖焦虑

答案如下  · 公众号  ·  · 2024-09-14 11:44

正文



一声惊雷

“这血糖仪是不是坏了?”

今年春节,在给患有糖尿病的妈妈用指尖血糖仪测了一次血糖后,王靖童也顺便戳了下自己的手指头,只见屏幕上自己的空腹血糖为7 mmol/L。餐后2小时她又戳了一次,这个数字飙到了9.2mmol/L。

王靖童不敢相信。作为糖尿病人的家属,她对血糖有一些了解,正常情况下,人的空腹血糖范围应该是3.9-6.1mmol/L,餐二(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在7.8 mmol/L以下。

王靖童32岁了,她一直以为自己患上糖尿病,至少得是40岁以后的事情。

“可能是过年期间的饮食有问题?”她想。那段时间,自己不光吃饭频率高,零食、高糖水果也是频频下肚,运动更是没怎么做。可连着测了三天,她的空腹血糖还是居高不下,最低是6,最高能到7.2。

警报提前拉响了。那几天,王靖童做梦都会梦到自己确诊了糖尿病。

不乐观的数值,加上糖尿病家族史,她赶紧挂了个西安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号。

就诊那天,医生先是让王靖童查了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7和6.2,医生说她“虽然血糖值比较高,但糖化结果处于临界状态”,又给她开了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分泌的测试。结果显示,糖耐不过关,但胰岛素功能还可以。

王靖童的检查结果

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王靖童的糖化血红蛋白恰好在5.7%~6.4%之间,属于糖尿病前期(下称糖前期)。 糖前期,是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王靖童之前从没了解过糖前期这一概念,她以为,“自己要不然就是健康,要不然就是已经确诊糖尿病,没有中间这样一个过渡地带。”

不可忽视的是,年轻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患病的年龄下限也在逐渐降低。 今年20岁的博主@知有糖k 就分享了自己在1个月内从正常人确诊一型糖尿病的过程,4天的时间点赞量达到18.6万。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潘琦教授还在做住院医的时候,也接到过一个16岁的小姑娘,在外科治疗痈疖肿后,被医生引流出了200多毫升的脓液。后来一查血糖,足足有20多,最终被确诊二型糖尿病。

潘琦告诉“后浪研究所”,她所接触的糖尿病患者中,年轻人能占上2、3成。 大部分都是在体检中查出空腹血糖高,才来到内分泌科做进一步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糖耐量实验,进而划分出自己到底是糖尿病还是糖前期。

而最终确诊糖前期的患者,要多于糖尿病的患者。

哪些症状可以被称之为“糖前期”?如何干预防治?关于年轻人如何抵抗“糖前期”症状, 详情欢迎进入“后浪研究所”公众号阅读全文——

阅读 “糖前期” 全文

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后浪研究所,

回复 “糖前期” 查看全文;



关于年轻人的议题,你还能在 后浪研究所 看到更多细分的讨论。


这里有一系列建立在年轻人真实回答基础上的数据向栏目,展示年轻人的新动向趋势。
都市男女的恋爱观,悄悄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未来,男生偏爱“开放式关系”,女生更想要“无性恋爱”。
一半男生分手后不删前任微信,但一半女生拒绝分手后做朋友。
3成00后男生想和姐姐谈恋爱,男生比女生更爱姐弟恋。
查看 恋爱系列白皮书 ,持续follow现代人的最新生活方式。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文章


后浪研究所 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坚持打开的公众号。
他们会持续产出有趣有料的原创内容,数据栏目、新职业挖掘、青年生活观察,告诉我们,年轻人还在关注着这些……
他们还写了什么?

你住过青旅吗?

一群涌入大城市找工作的年轻人,瞄上了 70元一晚的青旅

这里究竟是求职年轻人抱团取暖的桃花源,

还是拼命想逃离却无奈蜗居的牢笼?

葛慧21岁,没工作,手头紧,成为了 青旅“钉子户”。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文章


你听说过 「假装上班」 全职妈妈 吗?

jenny36岁,儿子不到2岁半,还是典型的高敏度小孩。

当孩子、丈夫、父母侵蚀掉全部的生活时,

她开始蓄谋已久的出逃,

筹备了一场逃离家庭、逃离孩子的“假装上班”计划。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