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明源君发了一篇稿子,里面提了句“得房率超
100%
的神户型”。没想到
,粉丝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几十上百人跑来问明源君,那神户型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源君想说的是,得房率特高的户型现在大多位于三线城市,赠送面积比较大。这种户型在当地能和政府部门和详细规定达成一致,却不一定能在你所在的城市复制。
不过,明源君相信,只要把相关规则和技巧研究透了,一定能让你家项目的得房率最大化。
在
2014
年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后,虽然得房率很难再像之前那样做到丧心病狂的
200%
以上,但是在部分地区超过
100%
还是有可能的。
在
2016
、
2017
,明源君见过一些得房率在
90%---110%之间
的不同案例,最终都通过了当地政府的验收。
明源君今天就来说说,
可以让得房率最大化的
5
个途径。先
总说,再分类细说。
“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由5部分构成
通过优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得房率
首先,明源君来明确一下得房率的概念。
得房率的权威定义是指:
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
/
每户建筑面积。
之前,有人简单认为: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每户建筑面积
=
销售面积。
明源君觉得,这个理解比较传统、片面。如果按照这个理解,就没法提高得房率了。
按照明源君的理解,在
“每户建筑面积”
固定的情况下,
“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
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
“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由
5
个部分构成,通过对这
5
个部分的优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得房率。
这
5
个部分和操作关键是:
● 1、
增加纯赠送面积。
增加纯赠送面积,而又不能违规,这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政策。
● 2、
减少套内墙体面积。
把墙打薄,可以增加使用面积,但同时又需要添加保温隔音层来保证房子的舒适度不受影响。
● 3、
充分利用阳台面积。
根据规定阳台算
1/2
的面积,操作关键在于如何让
1/2
面积实现
100%
的功能。
● 4、
减少、利用公共分摊面积。
这部分操作有
2
个关键点:
1、尽可能减少公共分摊面积。2、让部分公共面积可以“专享”,成为“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
● 5、
充分利用套内传统使用面积:
这部分操作也有
2
个关键点:
1、减少过道等很难充分使用的面积。
2、增加多功能空间,让
1
平方米的面积,可以有
2
平方米的功能。
特别提醒:
明源君下面要说的这些途径,近两年都曾在各地项目上实践,并最终通过验收上市。但不是所有途径都能在所有地方使用,这些方法能够起作用的前提是和当地政府有充分沟通,达成测绘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共识。明源君并不提倡在所有地方运用全部这些技巧。
各地政府目前对赠送面积的宽容度,一般是:南方比北方宽容;三四线比一二线宽容。
作为开发商,必须遵守《规范》,但是,也可以尽可能给客户灵活使用的机会。
下面明源君分别来说这
5
个途径。
增加纯赠送面积
关键在于符合规范
又能让客户灵活使用
一、飘窗:实现100%赠送,使用功能也可以很强大
《规范》规定,“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
0.45m
以下且结构净高在
2.10m
以下的凸(飘)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
0.45m
及以上的凸(飘)窗”不算面积。
我们先一起来看下图。
左边是某项目交房的时候的样子,窗台属于纯赠送。右边则是客户收房后,装修改造完的样子,也就是说,整个窗台被客户打掉了,房间面积扩大了。不过,现在在大多数城市,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上面这个做法,目前只能在少数三线城市成功,大部分城市不成立,因为大部分城市都执行类似这样的规定
“凸窗(飘窗)指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凸窗的底板需临空,建筑外立面上下两个凸(飘)窗间不应用实体封闭。”
这个规定的意思具体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如果客户把阳台砸掉,下面又没有封闭,客户最终得到的将是一个很麻烦的大洞……
那还能怎么办呢?
既然不能把窗台砸掉,就把地面抬高到窗台的位置,做地台或者榻榻米。
地台或榻榻米下面有储藏空间,飘窗的面积也能得到充分利用。如下图所示:
飘窗的进深只有
0.6---0.7
米,但是如果做
2
面大飘窗,还是能给每个房间增加几平方的面积的。如下图所示:
二、露台、花架:核心在于如何保护隐私、实现功能
《规范》规定
“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顶的水箱及装饰性结构构件”
不算面积。
除了顶层露台,
层高在
2
层以上的阳台许多地方也视作露台。
现在的核心是不能在露台上装柱子了。对露台的利用,比较成熟,明源君曾经把它总结如下,大家可以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进行利用:
露台不算面积,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封闭,隐私受到影响,在露台上活动也缺乏安全感。对此,建筑设计师可以从角度方面来考虑隐私问题,如果设计师思考不够,后期业主可以自行购买帷幔等设施,创造安全浪漫的气氛。如下图所示:
露台之外,可以利用的还有花架等,如果在上面形成平台加以利用,注意事项与露台类似。
三、设备平台:有客户把空调位变成生活阳台,也有客户进一步把生活阳台变成小厨房
举例来说,下面这块小地方,其实当初是按空调位报建的,不算面积。
但后来有用户把它改成了生活阳台。又有用户进一步把它改建成了小厨房。当然,这些改建要考虑当地政府是否允许,物业和邻居是否能接受。
设备平台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小,很难单独做什么,但是如果在设计之初就有给客户改造空间的考虑,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如下面
2
图所示,一个被客户改入书房,一个被
客户加入阳台一起改造。
四、夹层:牺牲了舒适度,但是获得了寸土寸金的面积
《规定》中说“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如果建筑层高比较高,在里面多设一个夹层,还是很实用的。当然,这样的话,每一层的高度有限,舒适度会受影响。但是,在房价如此之高的今天,能凭空获得几十个平方这个优势,足以抵消一切不适。
减少套内墙体面积
核心
在于实现双赢
现在,通过缩短剪力墙等等,确实可以实现套内无墙体。但根据明源君和一些地产大佬的讨论,他们普遍认为,
在现阶段,中国人还是很注重隐私和安全感的,墙还是不能不要。
既然墙还要要,如何把墙搞薄,实现开发商和客户双赢,就成为一个大课题。
一般室内没有承重功能的墙是
30
公分厚,而有家百强做出了
15
公分的墙,再加一层隔音棉和内保温,墙体大约在
20
公分,隔音和保温功能都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加强。
20
公分的墙和
30
公分的墙相比,少了
10
公分。
用理想模型计算,一面
4
米的墙,就出来了
0.4
平方,就一个房间而言,
4
面墙就多出来
1.6
平方。
2
万
/
平的房子,客户获得了
3
万
2
的价值,开放商收
1
万
6
,墙的成本多
6000
。
如下图所示,内框是原厚度墙体,外框是减薄之后的墙体。中间蓝色的部分就是省出的面积。
最终,开发商多赚了一万;客户获得了价值
3.2
万的面积只付出
1
万
6
,凭空获得价值
1
万
6的面积
。如果整套房子都这样做,那么获得的溢价很可观。实现了双赢。
充分利用阳台面积
在面积和舒适度之间
实现平衡
《规则》规定,阳台算一半面积。如果客户后期能让这一半面积实现全部功能,那就赚到了。
阳台的利用,核心在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多种利用的可能性。如下图所示,客户改造前后,户型变化很大:
下面这
2
个户型对阳台的利用也很经典,实现了
1
房到
2
房,
2
房到
3
房的转换。
明源君还是强调,改建要考虑当地政府是否允许,邻居是否能接受。
上面说的是阳台改变用途。下面说说阳台本身面积的增加。
举例来说,阳台没有封闭算一半,原来只有
1.2
米宽的阳台,现在做到
1.5
米宽。
4
米长的阳台的就多出了
1.2
个平方,相当于送了
0.6
平方米给客户。但是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原来太阳能照进来
2.7
米,现在只能照进来
2.5
米,舒适度降低了。
如何在增加面积的同时不让舒适度降低?把阳台上面的梁减薄
15
公分,做反梁上去就可以。
2
万
/
平的房子,一个阳台多出
0.6
平方,等于客户平白获得了
1
万
2
的价值,开发商付出
2000
元成本,向客户收取
6000
。
最终,开发商多赚取了
4000
,客户获得了价值
1
万
2
的面积,里面价值
6000的面积
是凭空获得的。如果按一套房有3-4个阳台算,还是很可观的。
减少、利用公共分摊面积
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公摊面积太大,是得房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明源君下面讨论
2
个问题:
1
、如何尽可能减少公共分摊面积;
2
、如何让部分公共面积可以“专享”,成为“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
一、如何尽可能减少公共分摊面积
首先可以在交通核设计上想办法。
运用下列组合方式,可降低公摊面积:
采用对面式设置,电梯井和楼梯间相对设计,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布局形式。
如下图所示,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同时,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但公共空间过于集中,比如管井位置的设置,容易对入户行为造成一定干扰;入户门的设置容易出现正对卫生间门的情况,需要做玄关处理。
采用错位式设置,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及检修空间合为一体,占用的公摊面积小。
如下图所示,电梯间设于中部,节约了北部的面宽;但电梯离入户门太近,容易造成噪音干扰。不过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通风性较好;这也是经济型住宅常用的交通核设置方式。
塔式住宅中,如下图这类交通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而言最节省公共面积。
二、让公共面积成为“专享”,等于实现了面积赠送
下图所示的这个电梯厅就是
2
户共享的,2家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划分区域专享。
如果社区主打“社交”概念,把这类区域设计成邻居社交空间是再好不过。
充分利用套内传统面积
让1平方发挥2平方的功能
一、减少套内无用,或者很难充分利用的面积
最典型的很难充分利用的面积是过道。下图中,原方案只是简单地将通向卧室的空间设置成单纯的走道,在修改方案中,将卫生间略作改变,把洗脸池外置,与卧室门前走道复合利用,不仅满足了卫生间干湿分区的要求,同时增大了卧室的面积。
二、让每一个平方有2平方的功能
之前,有很多开发商提出“多变”,也就是在房子里面设置很多可以变来变去的装置,沙发变成床,墙挪来挪去,等等。
不过,明源君和很多地产大佬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
1、中国人太忙,精力有限,每天都在家里变来变去不可能。
2、目前国内的五金构件水平不够,比如铰链也很难支持反复使用。
之前名噪一时的某18平公寓,还没被查,样板房那张可以变换位置的床的铰链已经坏了……
所以,让1平方拥有2平方功能的核心,不是让空间可以像变魔术一样改动,而是在不动的情况下,让有限的空间拥有更多功能。
比如,一个
90
平的三房,与其设计
2
个很局促的小洗手间,再设置一个生活阳台洗衣服。不如如下图所示,设置一个四分离的大洗手间,大约
7—8
平方。可以同时满足
4
个人不同使用。
同时分别进行:入浴、“更衣
+
洗衣”、洗脸、如厕
。这肯定更节省面积。
再比如,人其实很少同时使用起居室和餐厅,也不会同时使用厨房和餐厅。
如下图所示,让餐厅和起居室合一,或者让厨房和餐厅合一,都可以在使用单一功能时多出很多面积。现在有很多产品在餐厅实现阅读功能,让那里成为一个临时书房,可以在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使用。
最后,当然要考虑的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何充分利用每
1
平方,下面我们来看看万科的一套可以从少年住到晚年的房子。
下面八张图,分别对应着人生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每一平方都有自己的用处,不会浪费。
下面是第一和第二阶段。
●
阶段一:单身狗
为单身狗打造了多功能起居室,单身狗友聚会,宅男的
XBOX
之夜,统统搞定。
●
阶段二:创业咖
这个阶段将多功能起居室改成了办公区和会议室,和好友一起家庭
SOHO
还是很舒适的。
下面是第三和第四阶段。
●
阶段三:创业成功
创业成功后,在家里要接待各种各样的来访人士,在房间内布置出分享空间。
●
阶段四:新婚夫妻
事业有成之后步入了婚姻阶段,好好享受二人世界,男主人的书房,女主的衣帽间都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是第五和第六阶段。
●
阶段五:三口之家
第一个小孩出生了,独立规划出的宝宝房,让宝宝得到细心的照料和关爱。
●
阶段六:三代同堂
父母要过来照顾宝宝,得准备一间房间给两老,两室变三室。
下面是第七和第八阶段。
●
阶段七:当包租公也不错
新买一套房,旧房出租,独立出一套小户型,一房变两房,两份租金。
●
阶段八:该安享晚年啦
无障碍的适老空间,就是晚年生活最重要的保障。
其实提高得房率的技巧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先写到这里。
如果充分利用上面所有技巧,相信造出得房率超
100%
的房子并不难。这篇就算明源君抛砖引玉吧。
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
天风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体验在线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