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雷佳音赵丽颖获飞天奖优秀男女演员奖 ·  21 小时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0918233059 ·  4 天前  
张小北  ·  //@努力搬砖的考拉熊: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去“娱乐化”综艺爆款何以打造?业内专家支招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26 01:53

正文

去年,一档由浙江卫视与千足传媒联合出品的明星美食传情类真人秀《熟悉的味道》横空出世,不仅凭借返璞归真的制作思路和走心的情感诉求成为全民追捧的综艺爆款,而且还成功登上戛纳电视节的舞台,成为第一档由Frementle Media带到国际市场上的中国版权电视节目,实现了从向国外买买买到原创模式反输出的“华丽转身”。

 

带着第一季的荣耀和光环,《熟悉的味道》第二季暖心归来!历经近3个月的播出,本季12期节目不仅再次收获一众观众好评与网友点赞,也再度凭借明星和素人、美食与情感话题引爆社会热点,最终于4月23日在收视与点击双线飘红中圆满收官。

 

观看热潮尚未消退,《熟悉的味道》研讨会已于4月25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监管部门、业界、学界等数十位专家齐聚一堂,对节目模式、表现手法、商业价值以及所承载的主流价值观予以肯定,并对节目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以美食串联情感故事,探索垂直类节目新模式

 

《熟悉的味道》是一档聚焦于人和美食,以及旧时光之间情感凝结点的美食真人秀。


这些概括节目特性的三十余字,在热衷剧情类真人秀的大环境中,能策划出来并不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因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对于这档节目给予高度评价,用了三个心,“初心、真心、用心”。


“户外真人秀在2016年达到400多档,在这么多的综艺门类当中如何找到突破口,是我们制作团队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熟悉的味道》制片人赵鑫在谈到《熟悉的味道》创作初衷时依旧百感交集,在回顾这两季节目制作时的过程依旧历历在目。

 


但主创团队还是找到了两个关键词——走心、悬念。在三位MC帮助下,褪去光环的明星制作美食进行走心的感恩情感表达,而不知情的被感恩对象也被带入一段尘封已久但难以忘却的记忆里,不失悬念与惊喜。


“所有的味道都是跟情感有关的。”千足传媒总经理金马表示。

 


广电独家总经理江耀进认为:“这个节目切入到人性领域,对人性进行了很好地挖掘。”“每一集一个多小时的结构,把故事讲好,还试图牵动每个人内心中比较柔软的部分,这点是比较成功的。”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同时指出,“相比很多综艺节目来说,回归真情、回归厨房,在这点上,《熟悉的味道》层次高得多。”

 


“《熟悉的味道》在节目样式上还有很多探索,在开放格局下选择了戏剧性的关系,感恩者和被感恩者做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这样的优点呈现在纪实性上,没有特别强的封闭性,但用双线戏剧性做起来比较困难。”

 


说到困难,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室宣传统筹部副主任高级编辑陈真最有发言权。他曾主持制作过央视《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版块。“我们当时就通过追求真实,用真实带来真情,创造了早间节目的最高收视率。”


他谈起了那时的制作感受,“所以我特别佩服你们两点:故事人物怎么在片子当中挖掘出来,这对制作人是很大的考验;能够把看似完全不搭的东西放在一起形成故事架构,这也应该费了不小的气力。”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提议,节目若由感恩一个人发展到感恩三个人,甚至一个群体,会令内容更为丰满。


他们期待《熟悉的味道》能够出现更多领域明星嘉宾的讲述,让节目故事更感人、更接地气。

 

以综艺真人秀手法,打造去“娱乐化”新标杆

 

作为一档真实、有情感的美食真人秀,赵鑫透露,“这档节目没有特别花哨的后期包装,靠的是明星的真诚度和投入,这成为节目的灵魂。”


在第二季节目中,通过刘嘉玲、陈凯歌、刘欢、岳云鹏、张继科、Selina、蒋欣、易烊千玺、Twins、张靓颖、苏有朋、刘涛的讲述和呈现,让很多观众感到无私馈赠的温暖、感恩情感表达的真实。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表示:“这档节目美食和情感背后提供了情绪的出口,才能使观众共情,也令演职人员、明星同步投入。”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监管处处长马晶看来,《熟悉的味道》因融合了美食元素而被纳入生活服务类范畴,去“娱乐化”概念也契合了当下的宣传氛围与实操实务。“不仅去娱乐化,还要去明星化!”他提出。

 

在冷凇眼中,《熟悉的味道》是一线卫视中用明星非常少、场景非常素的节目,主创团队一直在努力践行总局要求。


“我们的问题是把综艺和娱乐等同。综艺化是没有问题的,一个节目如果不综艺化怎么能有趣?”冷凇说,“什么是综艺?什么是娱乐?喜怒哀乐都是综艺,情感正向疏导和宣泄就是娱乐。”

 


“失去了影响力,就一定会失去话语权,这两者需要一个平衡。从这个角度来讲《熟悉的味道》确实是用明星,但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这主要是用最熟悉的味道表现了不熟悉的明星一面,用食物载体做情感节目,这很正面。”

 

不仅如此,《熟悉的味道》的表达远远超出了美食、情感所承载的范畴。


“徐帆扮成老年的样子和冯小刚有一段对话,跟他讲,‘我老了,你还带不带我玩?’”陆绍阳表示,“这不是娱乐节目,这是一种讨论人生、讨论对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很高深的哲学问题了。”


“任何其他节目里不敢这么大胆的去用这么多篇幅讨论这么沉重的问题。这是凝聚创作者用心才能把它做好的一档节目。这样的节目应该有更多宽容之心对待它,才能使我们国产的这类节目做得更好。”

 

以生活场景化植入广告,树立商业运作新典范

 

“很成功的是商业运作!”易凯直言不讳得说道。可是,就是这样一档商业运作很成功的节目,在第一季的时候却没有冠名商。


对此,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蒋敏昊主任也坦陈:“这档节目并不赚钱,是实验性、尝试性的节目。这些明星到省级做这样的节目还是有很大的成本的。”但浙江卫视还是为这档有人文情怀的节目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资源与播出时段。



据赵鑫介绍,“广告客户对这个节目第一季,大家都处于观望的阶段,但是到第二季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冠名,是海天。”从第二季节目对品牌的转化来说,《熟悉的味道》对于海天品牌的提升以及销量是有助益的。

 

“公司缺有场景性的和市场勾连的品牌,《熟悉的味道》是突破这一模式的品牌。它把植入变得很自然、很场景化。”冷凇笑言,“如果我们做一个报告,《熟悉的味道》给海天酱油销量提升和品牌提升,一定是多的。”

 

“从互联网媒体这些年发展来看,尤其今年广告整个反思很多,因为广告主现在开始质疑他们买的流量到底值不值。”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媒介》杂志主编周艳表达了广告主当下的困惑。


尽管如此,“广告主的钱最终要找什么?找内容。所以内容IP是非常有价值的。”

 

赞助从无到有,说明内容带动了广告业务的良好发展,《熟悉的味道》这个IP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内容制作出身的蒋敏昊也敏锐得意识到这一点,也希望《熟悉的味道》在内容上做得越来越好,“再往下走就要挖掘它的深度和广度,和这档节目应该承载的情感依托。”在期待中,他表示浙江卫视将全力支持这档节目。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怎么样研发这档节目,就是回到初心、回到记忆最深处的情感,去创造这个美食节目。”


金马揭示了这档综艺的制作秘诀,“这个节目一是生活服务,二是围绕道德建设,第三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我们肯定会把《熟悉的味道》第三季节目做得更好。”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