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神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心理系列,读名著品职场系列,知识管理系列、国民新女性系列。欢迎关注,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顶尖管理哲学  ·  为什么你不主动,就没人会联系你? ·  13 小时前  
顶尖管理哲学  ·  为什么你不主动,就没人会联系你? ·  13 小时前  
武志红  ·  慢热的女儿,活出了我理想生活的样子 ·  14 小时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3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神共奋

盘点“四大名著”中的吃货们,看看你是哪一类?

人神共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6-09-16 22:28

正文


假期里,就不写烧脑文了。

今天盘点一下名著里的吃货们,评评谁是 “四大名著”里的第一吃货。


1

先讲《三国》。


有人要说了,《三国》里都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哪有什么走心的吃货?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三国里确实有个大大的吃货,就是诸葛孔明。


还记得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吗?这头一把火,博望坡火烧夏侯敦,就暴露了他吃货的本色。


大战之前,诸葛亮调兵遣将完毕,关羽张飞有点不放心,反问一句:“那诸葛先生您干啥啊?”


诸葛亮就呵呵了:“我的任务也很重要,我在这儿吃大家的庆功宴。”


Excuse me?仗还没打就先吃庆功宴?三顾茅庐就请来这么一个大吃货?


诸葛亮就是四大名著中最会营造气氛的吃货。


当天兵马出动后,酒席上的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诸葛亮:(吃了个大虾丸子)如此好酒好菜,主公怎么不吃啊?


刘备:唉,先生不必客气(心想:兵都全部派出去了,我吃得下嘛我?)


诸葛亮:(又吃了个大虾丸子)唉啊啊,主公胃口不好,臣就都代劳了吧。


一桌酒菜全让他一个人给吃了。


后来草船借箭,他又欺负老实人鲁肃,明明草船都安排好了,就是不告诉人家,害得鲁肃心神不定,愣是一口没吃下去,又让他一个人干光了一桌酒菜。



所以,诸葛亮应该是个饭量很大的吃货吧。有多大呢?


司马懿有一回问蜀国的使者,诸葛亮最近胃口怎么样。


使者说:“一天差不多吃数升饭吧。”


司马懿狂笑,饭吃得太少了,这是自已糟蹋身子……


少吗?汉代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约3两饭。数升是几升呢?算五升吧,就是一斤半,和正常人的胃口也差不多啊。


可司马懿还说吃得太少,这孔明先生得是多大的胖子啊?


(好像真是个胖子?)


果然,没多久,诸葛亮就积劳成疾而亡。


教训惨重啊,同志们,一个大吃货,如果只顾工作,背叛了自己的胃,那才是革命事业最大的损失。


2

再说《西游》。


《西游记》全篇有一个困惑了所有吃货妖怪的问题,导致众妖怪统统得了拖延症,错过成为顶级吃货的唯一机会,这个问题就是:


唐僧肉该怎么吃?


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只是个传说,到底怎么烹饪,才能保证营养不流失?要是当时能有一份《108种唐僧肉制作法》的菜谱,我想可以卖大价钱。


第八十六回有艾叶花皮豹子精,抓到唐僧后,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专门召集众小妖,开了一次“头脑风暴”会。


下面有说煎了吃的,有说蒸了吃了,有说煮了吃的,还有说腌了慢慢吃的,还没等商量出个结果,一伙妖怪就被孙大圣打成了食材。


没有效率的头脑风暴害死人啊!


于是,四大名著中见识最高的大 妖怪 终于粉墨登场了,他绝对是最有资格解开这个千古谜团的 吃货 ,凭什么?就凭这位狮驼国大鹏精,是如来佛的舅舅。


所以下面的做法可能是最靠谱的:


首先要保护动物权利,怎么能用残忍的手段吓唬唐僧呢?一吓肉就酸了嘛;


还要在一个温度适宜的阴天,配合适当的风力,精心剪洗吹,全套大保健;


最后要保持食材的完整形态,千万不能做肢解狂魔,锅要大,让水蒸气均匀地弥撒开来,保持每一个部位的口感。


所以说,论一个吃货的品味,还得看他手里有没有一本顶级私房菜谱。


但是,我心目中《西游记》里的第一吃货,却是一个从未抓过唐僧的妖怪。


在妖才挤挤的妖界吃货史上,有个叫黄狮精的妖怪,因为一次群妖宴 ,留下了精彩一笔 宴会上需要几头猪羊,这个空前绝后的妖怪,没有派人下山去抢,而是让两名小妖,带银子去集市里买。


去买……


你是一个妖怪哎,要吃猪肉还要下山买?你拿出点做妖怪的尊严好不好?


结果预算还没给够,卖肉的又跑上山来讨,丢妖啊!你居然没有一口吃掉他,还老老实实地再补足五两银子?


你就是妖怪界的一股清流,吃货界的一朵奇葩。


论一个吃货的修养,大家都要向黄狮精学习,学习它带头拒吃霸王餐,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不做“老赖”,树立了一个务实清廉的山大王形象。


3

接下来说《水浒》。


水浒里的吃货,特点就是食量大,不挑食(除了宋江),只要是肉就行。


不过,要论水浒的第一吃货,还得让武松、李逵、鲁智深三人PK。


大家都知道武松在景阳岗打虎前喝了18碗酒,等等,还有四斤熟牛肉呢!宋代的四斤相当于现在的五斤,而且是一个人吃,肯定光盘不打包。


当然,吃货的标准,从来不是吃得多,李逵饭量不见得比武松大,但他有一个旁人比不上的爱好——吃人肉。


李逵在干掉李鬼之后,顺手在他腿上割下两块肉来吃。而且,吃相还特恶心,抓些炭火,一面烧,一面吃。


就是说,都是半生不熟的,人!肉!


妖怪吃人肉还要讲品味,你李逵吃人肉就直接到人家腿上去割,真是人妖共愤。


很多人都会把武松、李逵、鲁智深看成是一类人,啊呸, 鲁智深真活佛,怎会与李逵这个小人相提并论?


鲁智深在瓦罐寺肚子饿了,向老和尚要东西吃,老和尚骗他没吃的,却被鲁智深搜出一锅粥来。刚吃了几口,老和尚哭爹喊娘,鲁智深就不忍心了,要是李逵,早就抡起斧头“排头砍去”。


水浒里,鲁智深常常和陌生人一言不合,就……一起吃饭。


鲁智深在五台山下的小铁匠铺里,他可以请小铁匠一起喝酒。他虽然武艺高强,但很喜欢与劳动人民亲近,不像武松架子大,店小二好心告诉他山上有虎,他硬说人家贪图他的房费。


鲁智深在大相国寺守菜园,作为堂堂皇家寺庙后勤部蔬菜供应处处长,却和一帮偷菜的交了朋友(不是qq农场啊),饿了一起吃肉,乏了一起喝酒吹牛,顺手表演一下倒拔垂杨柳。


吃货眼里的朋友,十年修得同桌吃肉,百年修得大碗分酒,不分贵贱,都是缘份。


鲁智深就这样一路吃喝成了佛,这算是给广大酒肉吃货们指明了一条人生道路。

4

最后要说《红楼梦》了。


虽然《红楼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讲大宴小宴,虽然《红楼梦》里个个都是吃货,然而物极必反, 中华美食到了清代,对口味繁复变化的追求,从病态走向变态。


比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里,有一道全书最有名的菜,叫“茄鲞(xiǎng)”,书中索性把做法也写了出来:


1、 刨皮,切丁,用鸡油炸了。

2、 鸡肉脯子、蘑菇、新笋、豆腐干、各种干果,都切成丁儿,混一块儿(咦,哪个是茄子丁啊?)

3、 用鸡汤煨……煨……到收干为止

4、 淋香油、糟油,封闭于瓷罐子里

5、 要吃的时候儿,再拿出来,用炒好的鸡丝拌一拌


刘姥姥吃后的评价是:“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


上面是常见的庚辰本, 此菜做法还有一个的“蒙府本”。


这个版本简单,不用切丁了,只要 把茄子切成“头发细的丝儿”


嗯,你没看错,把茄子……切成……头发丝。


那就将就一下吧,切成豆芽般粗细总做得到吧。具体做法也不难,就是“蒸”和“晒”两道程序,但是,慢着,书上写着要 “九蒸九晒” 啊,九……九……


好吧,网上还真有闲人,照着 “蒙府本” 九蒸九晒之后, 做好就成这样了……

(表打我,知乎网友“雨前羽街”亲手拍图,侵删)


这TM吃的是什么啊? 还我一整只茄子啊!一整只茄子!


不过,如果一定要选出四大名著的第一吃货,我仍然要从《红楼梦》中选。


贾宝玉同学,请,上台。


作为超越普通吃货的第一吃货,贾宝玉同学不光自己会吃能吃,更重要的是,还有一颗体贴理解帮助其他吃货们的闪亮的心。


第八回,宝玉在宁国府吃早饭,看见一碟子豆腐皮包子,惦记着这个晴雯的最爱,特意从宁国府带回家,留给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