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运营商分类
在评价一家园区运营商之前,
我们首先要对园区运营商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园区开发运营商可以分为
产城运营商、园区运营商与园区轻资产
服务商
三大类,他们分别对应着产业园区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
其中,
产城运营商聚焦
片区开发
,
以土地整理
、一二级
级联动为核心业务
,过去,华夏幸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各地城投公司是主导力量,它们被我们认定为产城运营商。
园区运营商则是依托于工业用地,
开发
建设科技园区
、
工业园区等各类二级园区
/
园中园
,比较典型的企业包括联东、中南高科、东久等一批各模式下的二级园区
/
园中园开发运营商。
园区
轻
资产服务商主要是针对于一级和二级
市场
提供自身力所能及的规划策划
、
建筑设计
、
招商运营
等
系列服务
,比较典型的企业有园动力、菜根科技等,以及一部分从二级市场转至三级市场的企业。
如何有效评价一家园区运营商?
我们通常评估一家园区运营商,会综合考量五大关键维度:
规模、能力、品牌、模式以及企业财务
。
“规模”展现了“过去”,彰显了企业既往业务成就和整体实力,“能力
+
模式”决定了“现在”,显示了企业现有业务发展能力,而“模式
+
品牌”则评估“未来”,
是企业长期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规模、能力、模式、品牌四个维度占据了
70%
的权重,是评价一个企业的基础。
企业财务则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实力、运营效率和风险状况,这一维度占据
30%
的权重,决定了企业在年度评价中整体实力的动态变化。
针对于一、二、三级园区运营商,规模、能力、模式、品牌四维虽然
都占比
70%
,
但各维度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
资产越重,对于规模
、
能力就越看重,资产越轻则是对于这个模式
、
品牌
更为看重
。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估一、二、三级园区运营商时,虽然规模、能力、模式、品牌四个维度都共同占据了
70%
的权重,但这些维度的具体权重在不同类型的运营商中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
资产越重,对规模、能力就越看重,资产越轻,则对模式、品牌就越看重。
因为资产较重的园区运营商,通常需要依赖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强大的业务执行能力来推动园区的开发和运营。而资产较轻的园区运营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的业务模式和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来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
1
)
规模维度:
包含
运营
体量
与
运营质量
两项。运营体量方面,我们以企业的开发运营面积与数量为重点考量指标;运营质量方面,我们重点考量企业布局城市的能级高低与优势区域深耕程度。
在规模维度的评价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过程研究。以二级园区为例,在年度评价过程中,我们会进行运营商规模的全面测评,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2
)
能力维度:
包含
招商能力、产品能力与运营能力
三项。招商能力方面,我们着重分析企业的年招商去化体量,以及一批典型项目的入园企业数量;产品能力方面,我们主要评估企业产品体系完整性、标杆项目的打造情况以及产品创新情况。一个健全的产品体系、成功的标杆项目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都是企业产品能力的有力体现;运营能力方面,我们重点考察企业运营服务体系的完整度以及产业服务的创新情况。
3
)
品牌维度:
包含
品牌形象
与
品牌活动
两项,其中品牌形象涵盖正向舆情信息与负向舆情信息,负向舆情将降低品牌形象得分。
4
)
模式维度:
主要从模式先进性与模式可持续性来衡量,如有轻重结合、资本模式等相关的产业园区运营商,此项加分。
5
)企业财务:
主要从企业营收、利润、毛利率、负债率等方面衡量企业财务是否稳健。
在综合评估过程中,我们根据各项子指标的得分情况,为每个维度(如规模、能力、模式、品牌等)划定从
A+
到
C-
的评分等级。这些评分等级旨在准确反映企业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并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最终的总分排名。
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园区运营商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将形成今年产业园区企业类的整体
榜单及一系列相关成果。
大约在今年
7-8
月,我们将按惯例在上海举办
CRS8
第八届产业园区百强峰会年度活动,届时将陆续揭晓
2024
园区运营商、全国标杆项目、区域标杆项目、轻资产能力等系列奖项,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
如何有效评价一个园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