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见
关注能源之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星球研究所2025新春招聘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灾害原因公布!初步核查29人失联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云南,隐藏的吃辣大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能见

储能大规模参与交易保供 江苏今夏不限电

能见  · 公众号  ·  · 2024-09-24 12:08

正文

今年夏天,全国经历了一个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天气,能源体系也经历了一次极限测试。伴随酷暑高温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刷新记录的用电高峰。确保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安全,不拉闸限电,是能源体系必须守住的底线。

但构建能源体系还要兼顾成本与效率,锚定最高用电负荷进行电源和电网投资、建设,带来的是非高峰时段的冗余和浪费,成本将由全社会承担;另外,能源在向绿色低碳转型,要适应波动性新能源的高速增长,需要加速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

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经济大省,今年夏天江苏保供异常艰难,用电负荷7次创新高,最高1.47亿千瓦,比历史最高值增加1500万千瓦。面对创纪录最高用电负荷、全国最大负荷增长,江苏省内从去年底到今年迎峰保供几乎没有常规支撑性电源投产,由于全国电力供需偏紧,外购电增长也有限。电从何来成为了困扰江苏的大问题。

江苏的答案是开创性的大规模发展新型储能应急顶峰,取得了一石多鸟的良好效果 ,不但守住了不拉闸限电的底线,还节省了外购电成本,大规模的储能还支撑了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风电、光伏打开了更大规模增长的空间,同时大大推动了本地储能产业链的发展,新能源产供销体系进一步完善,做到了既立足当下,又谋局长远。

为了保障储能调用,江苏省为储能构建了一个真实有效的市场交易机制,在高收益激励下,江苏储能电站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几百万千瓦储能在两个月内可达到平均每天两次满充满放, 这是国内储能首次大规模、高频率参与市场交易,也是全国储能从新能源强配、建而不用转向规模化高频交易、真正发挥价值的里程碑事件。

通过更多交易、更多收益的机制,江苏打造了一个真实的储能竞技场,储能厂商在其中比拼产品质量和性能,这些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表现,直接与电站业主的交易收益挂钩,这推动了优胜劣汰,储能向更高质量、性能发展,也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储能高质量发展样板。


01

开创大规模储能应急顶峰
500万千瓦储能确保不限电

去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江苏省用电最高负荷1.32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未发生拉闸限电,但今年挑战要大的多,一季度时情况已经明朗。今年1-2月,江苏省用电量同比增长 13.5%。受经济持续回升和更高天气影响,今年夏天江苏最初预计最高用电负荷将增长至1.45亿千瓦。

另一方面,从2023年底到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省内几乎没有其他常规支撑性电源投产。全省还有多个煤电、燃机支撑性电源项目在建、待建,但最快的项目也要到今年底才开始并网,远水解不了近渴。

外送电方面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国尤其是华东区域电力供应总体偏紧,华东互济能力不足、一些送端省份水电供应不足,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已经提前锁定了年度电力交易合同,增加了外购电,但综合研判下来,还有600万千瓦缺口。

江苏省通过大规模建设新型储能电站来填补保供缺口。相比煤电、燃机项目建设周期至少需要1年到1年半,锂电池储能电站只需要4-6个月。江苏省原计划到2027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500万千瓦,为了顺利完成保供任务,这个目标需要提前到迎峰度夏前。

2023年12月29日,江苏省发改委发文要求各区市发改委筛选一批自愿承诺在2024年7月15日前建成并网的电网侧储能项目,满足2024年电力保供需要;次年的2月28日,江苏省发改委明确了项目清单,一共41个储能项目(后调整为40个),合计约400万千瓦。

远景射阳250MW/500MWh储能电站是江苏最大的独立储能项目

在电力保供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这批4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几乎是省内唯一的新增电力资源,7月15日全部并网后, 江苏省累计新型储能装机达到了540万千瓦,成为全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最大的省份 ,经过集中调用测试后,确认全省新型储能可提供约500万千瓦顶峰能力。

8月5日11时15分,江苏全网用电负荷峰值达到1.471亿千瓦,比预测的1.45亿千瓦还要高出210万千瓦,500万千瓦储能全部响应电网调用,企业限电需求响应措施随时等待启动,但最终平稳度过,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全省重要设备零过载、需求响应零启动。


02

储能大规模、高频率参与交易
冠军项目40天收入4000万

江苏通过系列政策构建了一个固定电价交易市场,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储能充电免费,放电按省内燃煤基准电价(0.391元/kWh),还每度电补贴0.5元,补贴逐步退坡、取消,非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充电按燃煤基准电价60%计算,放电按燃煤基准电价,没有补贴。

这一市场机制以高收益鼓励储能参与交易,交易越多,收入也越多,也越多参与电网调用。 江苏独立储能项目在迎峰度夏期间,可实现平均一天两次满充满放,这一调用率远远高于全国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但这也对储能厂商的设备交易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型储能市场,但市场交易机制还不完善。基于新能源并网的强配储能电站“建而不用”,由于回报有限,投资商倾向低价中标,这导致整个行业储能厂商良莠不齐,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大部分设备低价低质。

在江苏多参与市场交易、多获得收益的市场机制下,储能设备的交易性能表现不佳带来的充放电损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少放出1度电,就要损失0.891元,这些在迎峰度夏的江苏储能项目中,已经形成了收入差距。

在江苏参与顶峰的500万千瓦储能项目中,交易收入最高的是远景盐城射阳储能项目,这也是江苏最大的独立储能项目,规模250MW/500MWh,自7月中上旬全容量并网以来,100%响应电网需求,最高转换效率90%, 40天收益4000万元,平均每天交易收入比第二名要高出约15% ,折算下来全生命周期电站收益比其他电站要高出约1700万元/百MWh。

江苏的成功是因为构建一个有充分激励的交易市场,调动了储能项目的积极性,让储能真正发挥价值,促成了全国储能第一次大规模、高频率参与市场交易,并提供正向反馈促进良性发展, 未来随电力现货市场落地,还将从固定电价交易市场向变动电价交易市场发展。

当前,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中心任务,储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让储能真正发挥价值,而不是“建而不用”、“低价低质”,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江苏的储能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样本。


END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