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兴起于近代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致力于经世济国与富强中华的学科,更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所长。文章回顾百余年来学界前辈投身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初心及努力发现,每一代学者始终将总结中国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挖掘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要素以及推动中国经济思想史走向世界,作为全力肩负的学科使命。未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须在发展方向上紧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在治学方法上融通古今中外,在研究与探索中践行前述四个维度的历史初心,从而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挥学科价值。摘要:既有关于1949—1978年国营企业的研究状况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也从社会学“单位研究”的视角介入,讨论作为“单位”的国营企业如何在社会管理和物资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借助企业史研究的视角转换,总结国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作用贡献,了解企业组织的运作过程与方式机制,呈现案例的丰富特征,并将国营企业研究领域与近代企业史发生关联,把握企业管理制度演变历程的整体脉络,呈现前后贯通、内容饱满的国企发展历程,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理论具有重大意义。政企关系、党政关系、激励机制、国别比较等议题是从企业史角度研究国营企业时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档案材料、厂史厂志、口述历史、个人书写以及工业小说等资料在企业史研究中各有其重要价值,构成支撑这一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甄别与利用成绩斐然,经济史研究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专题性研究有所突破,经济史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青年学者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史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经济史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等等。文章指出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为:学术评论尤其学术批评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部分新公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一些成果只是对关键词的简单量化统计,没有对资料、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与研究;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且具有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有待加强;经济史教材显得比较单薄,难能满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前辈经济史学家论著的整理与研究重视不够;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为数据而数据、为模型而模型的倾向;近现代档案资料公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史研究的深...更多关键词:中国经济史;“十三五”;学科交融;经验教训摘要:基于社会分工,孔子及其后学认为统治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义”而不是“利”,但这不意味着“义”和“利”完全对立。孔门清楚地认识到人之“自利心”的普遍存在,认识到追求利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认识到“自利心”驱动下的恶性竞争问题,所以提出以“义”限制和引导人们的求利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孔门之“义”作为一套从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演化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规范,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通过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可以改进经济效率,从而更好地成全各方的利益。摘要: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近代中国对于货币问题的思考在新的语境下显示出新的内涵和目标。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短暂任职结束后,继续坚持未尽的事业,于1912年12月提出以“钱币革命论”为旗帜的纯粹单一纸币论。这里就以孙中山先生关于货币问题的代表文献为中心,从治国理念上解读孙中山对于货币问题的定位,分析他所提出的钱币革命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他对货币问题的思考。从中国自身的古今对比以及当时的中外货币环境来看孙中山单一纸币论的地位和性质。在今天数字货币的纷扰让人们对于货币又产生迷惑的情况下,从货币的历史与逻辑来看纸币的未来。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姜锡东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摘要:探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应该首先研究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根基性问题。宋代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对象、生产工具至少有45项发展,其中农业至少有15项,手工业至少有30项。宋代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超过前代,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制约宋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7项,明清时期只有农业技术和热兵器2项超过宋代,其余5项没有重大突破。明清虽然在生产力总量、在技术上,特别是在种植作物引进上超过宋代,但因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突破、甚至在重要工具上倒退,人口剧增,导致人均生产率和发展质量低于宋代,整个社会陷入停滞和保守状态。无论与以前各朝代还是与后来的明清相比较,宋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处在最高峰。宋代社会的发展,明清的停滞,欧洲的崛起,第一位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局限性
宋代的财经政策与社会经济(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李华瑞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宋代的工商税收大大超过农业税,为历代所不及。宋政府以工商税收为主体,善于利用市场关系和商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经营,积极刺激消费并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财经政策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政策主导下,统治者为追逐巨额财利,利用国家权力,调动各种资源,实行专卖制度和征商制度,能动地反作用于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扩大市场交换规模,推动当时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宋代的财经政策显示出帝制国家干预经济的独特优势,这也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质所在。
关键词:宋朝;财经政策;工商税收;刺激消费;功利思想
嵌入式开展三线建设的历史逻辑和转型发展——以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为例郑有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摘要: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建设战略行动,承载着扩展战略纵深和调整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双重任务。这一战略行动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对推动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乃至保障国家安全,都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对三线建设中的典范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全部历程的考察,对为什么要在没有工业基础的西部地区的大山深处攀枝花嵌入式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在攀枝花如何嵌入式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基地以及为什么能够建成、为什么改革开放时期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能够持续发展3个问题进行探讨,以再现国家在三线地区大规模嵌入式实施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的历史逻辑,再现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的历史,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及转型发展路径。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落后而又交通不便的攀枝花之所以能够突破循环累积因果逻辑,根本在于充分发挥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脱离中国通过70多年建设改变弱势地位的事实,只是基于某一理论抽象地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解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现象,还有可能陷入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之前历史的认识逻辑,对新中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就难以形成共识。 关键词: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嵌入式建设;转型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摘 要]区域经济的形成,既是经济不平衡性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关中平原和华北地区在很长时间里曾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经济中心逐步向南方移动。如果说,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经济重心第一次移动的话,那么,到了清代,中国经济重心又开始了第二次移动,即由内地向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转移。而这新一轮的移动,在数据指针上有着充分展现。明清以来,以江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农业则由粮食主产区和主要供给地变为主要输入地。到晚清时期,清代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虽然略少于内地省份,但人口密度远高于后者,且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也更高。清代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商品交易的活跃程度上。除个别时段因受到太平军的占领等特殊原因外,沿海地区的厘金征收数量都要高于内地,沿海地区百姓的厘金负担也高于内地省份。沿海地区的关税征收量,不论是针对国内贸易征收的常关税,还是针对国际贸易的洋税,都远远高于内地,有时甚至超过了四倍的水平。由于晚清时期也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中国经济被进一步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整体式发展,而非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局部发展。与第一次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相比,这第二次由内地向沿海地区的向东转移有了新的重要变化。它除了在型构上呈现一种“V”字型外,在特征上也不再是以人口的多少而是以经济的活力、商品流通程度为标志。由此显示出,清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靠人力投入的农业型社会,而向工商业方向迈进。在人口数量和可耕地面积小于内地省份的情况下,沿海地区走出了一条商业化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内地省份,尤其是在人均水平方面更是如此。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经济重心在沿海地区这一格局已完全确立,而其源头则来自清代开始的变化。摘要:国穷与国富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有文献主要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直接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制度变迁、文化差异等间接因素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绩效差异进行解释。虽然以上因素均对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但依然有众多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不能用以上因素加以解释。在潜在的决定因素中,各经济体所具有的不同历史经验可能是一个重要却被忽略的决定因素。文章主要从历史的借古鉴今作用、历史自然实验、历史遗产性研究三方面阐述历史对理解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性,并为当前中国经济史与发展经济学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经济发展;历史自然实验;遗产性研究;经济史摘要: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人的涌入及城市人口增加,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出需求量大、多样化等特征。在需求驱动下,本地农业及农产品供给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类蔬果扩大种植、养殖业迅速发展以及食品加工业的兴起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本地农业呈现出区域经营的分化、对高端市场供给的兴起等特征。这些变化促进了农业劳动分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摘要: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无论是从时空演变还是长时段估值或分段考察的研究均存在模糊不实之处,原因主要在于各方所讨论的时间、空间、逻辑并不对等,这是由于中国地理范围广大、近代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且属于后发追赶型国家之所致。对标全球工业化演进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从空间和时间二个维度解析近代中国工业化,从中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在于“变化”的方向和力度。在全球工业化三重浪潮的经验示范和国际竞争中,近代中国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合适的工业化渐变和突变,并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有效地加入全球工业竞争并实现赶超,成为衡量近代中国工业化成效的一个新标尺。注:转载请注明 转自“近现代史研究动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