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开展“一对一”包联指导服务以促进投资提速,并常态化进行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同时,昌吉回族自治州积极开展煤田灭火行动,已完成7处火区治理,有效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和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文章还介绍了新疆和昌吉州的投资环境、煤田灭火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常态化开展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一对一”包联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各地抓好投资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昌吉回族自治州积极开展煤田灭火行动,已治理7处火区,有效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和有害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制定印发煤田灭火工作责任分解方案,强化全链条监管,形成强大威慑,有效巩固煤田灭火及生态环境修复成效。
新疆和昌吉州的投资环境良好,投资项目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同时,煤田灭火工作的具体做法包括制定责任分解方案、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等,成效显著。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常态化开展2025年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一对一”包联指导服务工作,指导帮助各地(州、市)全力抓好全年投资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加快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是2025年新疆重点工作之一。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让投资这一“快变量”作为“关键变量”发挥作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成指导服务工作组,由委领导分别牵头作为组长,每个组包联一个地(州、市),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和日常指导服务。
这几天,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第七包联指导服务工作组前往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充分发挥区地县三级合力,助力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
通过与地县两级有关部门座谈、实地查看项目现场等方式,工作组了解喀什地区、克州投资运行、项目支撑、重大项目开复工、前期工作推进等情况,帮助两地吃透政策精神,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把准时间节点,加力提效做好各项工作。同时梳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需要自治区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反馈自治区相关部门,分类协调解决,推进各类项目精准谋划,早日开工建成投运。
据悉,今年前两个月,喀什地区、克州已开复工项目681个,实际完成投资10.34亿元,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2月,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9.7%,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做好2025年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一对一”包联指导服务工作,督促协调各地(州、市)抓牢要素保障,抓紧开工建设,抓实发挥效益,聚焦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一季度良好开局赢得全年发展主动。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石鑫)
昌吉州已完成7处煤田火区治理
昌吉回族自治州近年来积极开展煤田灭火行动。截至目前,全州已完成治理的火区共有7处,已进场施工火区9处。目前已完成治理的灭火工程,每年可减少煤炭资源燃烧损失16.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4.5万吨、二氧化硫250.95吨、氮氧化物184.03吨、颗粒物1673吨、挥发性有机物250.95吨,有效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
煤田燃烧宛如生态“恶魔”,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浪费,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让蓝天蒙尘。近年来,昌吉州高度重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生态优先、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规范推进煤田火区治理工作。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煤田灭火工作责任分解方案,强化煤田灭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事前,开辟环评“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助力项目快速启动。事中,执法人员严格排查煤田及周边区域,严厉打击违规排污、非法开采等各类违法行为,守护灭火成果。事后,对已治理完成的火区,定期跟踪督导生态修复工作。
在开展煤田灭火的同时,昌吉州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组织执法队伍定期深入煤田火区及周边区域,对可能存在的非法开采、违规倾倒废渣废水等行为进行地毯式排查,形成强大威慑,有效巩固煤田灭火及生态环境修复成效。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行、通讯员张晓丽)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审核:钟 新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