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由中国提出,引发世界热议。究竟议论了什么?大家对“一带一路”怎么看?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学者Gracia Herrero和徐建炜近期发布一篇报告,利用大数据,量化分析全球不同国际和地区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得出他们的结论。
报告使用“全球事件、语言和语气数据库”(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 GDELT)。这是一个开源、多平台的数据库,包含132个国家、超过100种语言的电视、广播及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新闻数据。数据库收集的信息每15分钟自动更新,确保时效性。
研究者选取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25日间数据库中关于“一带一路”的内容进行评估,搜集某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报道,统计其中“积极(positive)词汇”和“消极(negative)词汇”的数量。研究者用积极词汇的数量减去消极词汇的数量,然后除总词汇量,得出该地对“一带一路”的“语气(Tone)”。如果大于零,则表明该地整体看法积极,反之消极。相应的,只要语气值越高,对“一带一路”就越支持。
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对“一带一路”的“语气” 平均数是0.7,中位数是0.66,均高于零。换句话说,全球对于“一带一路”看法总体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