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乐鸟
让美触手可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要资讯  ·  大商所期货品种之玉米和玉米淀粉(下) ·  2 天前  
中国保利  ·  保利集团党委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3 天前  
中国电信  ·  国际荣誉!首次获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飞乐鸟

艺术界的扫地僧,创造了无数经典作品,这个时代还没人能超越他

飞乐鸟  · 公众号  ·  · 2024-07-22 14:00

正文




他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一出手,作品皆是“美”的化身

江湖上有一奇人,足迹、作品遍布各种领域。其善赏美,造美,爱美之人皆欲之。


摄影圈,他为 周润发、张国荣、林嘉欣、张曼玉、王祖贤 等明星都留下了摄人心魂的作品。



电影界,他是众多大导演必争的艺术指导,美学设计。


李安、吴宇森、陈凯歌、冯小刚、关锦鹏 等都跟他合作过,电影有了他的加盟,美的基调便定下了。


他跨界舞台 ,执导话剧、歌剧、舞剧都留下了不巧制作。

杨丽萍老师的舞剧《十面埋伏》和林怀民的歌剧《罗生门》皆是他担任美术和服装指导。


游戏圈也有他的美学世界。


他跟王者荣耀合作设计了西施和甄姬的两款皮肤—— “乘鲤谣”和“化雀舞”。


游戏皮肤灵感来自傣族和壮族的民族文化,借助美学设计,游戏媒介,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文化魅力。



商业上,被许多时尚品牌奉为座上宾,周大福、香奈儿、迪奥等等都曾与他合作,奥运赛服上,也留下过他的足迹。



江湖有了他,更像江湖。

艺术遇到他,更具艺术。


可以说,这些年流传下来的多数艺术之作,都是因为有这位奇人在背后助力。


这个人就是——当代艺术大师——叶锦添。



传统文化枝繁叶茂,艺术大家锦上添花。

东方美学对上叶锦添,碰出新惊喜—— 新东方主义美学。




01

电影艺术里的

新东方主义美学

叶锦添的艺术启蒙,来自他的家庭。


父母支持他的爱好,哥哥是个摄影师,家人相继给他送相机。

叶锦添慢慢地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大学,叶锦添选了实用摄影高级摄影专业。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摄影世界开始构建起了自己的一套美学体系。


加上绘画天赋异禀,总是轻轻松松地在绘画大赛上获奖,叶锦添很快就得到了徐克导演的赏识。

徐克把他介绍给吴宇森导演,出任《英雄本色》的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

这一年,叶锦添19岁。



这一年,《英雄本色》大获成功。


叶锦添在业内声名鹊起,找他做指导的作品越来越多。



《英雄本色》后的第二年,他就跟张国荣和梅艳芳合作了《胭脂扣》;后面的几年,也是作品不断——

《吃一碗茶》、《人在纽约》、《秋月》....



1993年,由李碧华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诱僧》上映,叶锦添作为电影的美术指导,拿下了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这是叶锦添作为美术指导的第一次获奖。

但是,真正让他站上国际舞台上的,是2000年的《卧虎藏龙》。



叶锦添担任《卧虎藏龙》的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


这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华人艺术家。



指导《卧虎藏龙》,叶锦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表达体系,对于色彩、线条、元素的运用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京城的灰、边疆的红、竹林的绿, 独特、色彩鲜明的视觉表达,城墙、竹林、灰瓦等古典、素雅的中国元素,不仅构建出了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电影空间,也用这些元素衬托出了武侠江湖的美感。



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大战,就是《卧虎藏龙》的一场经典。



叶锦添为周润发设计了两侧开高衩的外褂,随着打斗的推进,摇摆起伏的竹林跟飘逸灵动的李慕白相得益彰。


看爽了,也看美了。

竹林打戏成为众多看完电影的人难以忘却的画面。这个画面,也组成了电影中的经典一幕。



自此,叶锦添艺术大师的名号响彻中外。


《赤壁》、《无极》、《夜宴》 这些知名的电影,都是叶锦添老师作指导。



去年,《封神榜:朝歌风云》再次掀起一场小高潮。


在这部电影中,叶锦添老师将新东方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场景是真实搭建的,融合了商周的青铜器,元明道教水陆画,宋代山水,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贯穿历史文化的新殷商王朝。



而演员的服装,也大有讲究。我国的服装演变,自带历史美感。


如何将服装的美感巧妙地揉进人物,再通过电影呈现出来?


叶锦添为此专门联系了一个非遗村子,负责手工刺绣,他希望能将更多的古法工艺,非遗艺术在电影中的服装中得到体现。



姜王后身上所穿的那件白底金纹衣的制作最繁琐。

不仅上面镶的玉饰都是定制雕刻的,还添加了很多非遗刺绣, 光是一片云肩,就做了八九个月。



“当你认真去做细节的时候,你会发觉电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让人产生敬畏感,并将你拽入一个此前从未去到的世界。”


叶先生像一个隐者。

相比较于导演、主演,美术指导、服装设计、舞台搭建的工作更鲜为人知。


但恰恰是无形的影响力,创造了诸多经典。



正是叶锦添对美有着自己的坚持,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我们才能不断地接触好作品,幸运地感受美与艺术的熏陶。


可是,这位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又不只有艺术的视觉之美与思考。




02

斜杆艺术家

做跟别人不一样的“美”

在担任电影的美术指导的同时,叶锦添也在跨界探索美的新表达。


他的探索方式—— 做一个斜杠艺术家。



在一档采访中,有粉丝让叶锦添推荐书籍。叶锦添提到,他想成为一个学者,与人交谈之时,什么都能说得上来,所以会什么都去涉猎,什么都去尝试。


指导舞台剧,短片就是他扩宽自己的一种方式。



2015年,叶锦添首次导演艺术短片——《厨房》。这部作品直接拿下了第八届ASVOFF国际时尚影像艺术影展“最佳艺术指导奖” 。


不过,影响比较大的是由万茜、宋洋主演的舞台剧 《倾城之恋》。



这部电影中,叶锦添延续了对美的新探索。

他通过黑白电影和舞台交织的形式,打破了时空序列单调的限制,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并存在一个空间,创造一个“无时序的世界”,为新东方主义美学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斜杠艺术家,艺术展览也办过几次。


《时代的容颜》是一场服装特展览,《叶锦添:流形》涵盖的艺术形式比较广,雕塑、影像、人偶装置都有涉及。


展览成为叶锦添传播美学的另一媒介,他渴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感受到服装、历史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美学价值。



他不仅办展览,他还把这些年对美的思考,对新东方主义美学的理解流于笔下,变成文字之美。

《神行陌路》讲的就是新东方主义在现代的生存之道。



但叶锦添最爱的,还是摄影。


“我全神贯注到⼀个摄影师的状态去⽣活。我⽣活中碰到什么,我的摄影就随时拍下来。我的性格也⽐较像摄影师,就像你说的,我不太喜欢⼀直在观众⾯前出现,但是我也对世界很有兴趣,所以我就很喜欢拿着相机去看这个世界。”


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处处都是讲究。

在他的世界里,世事皆有生命。文字是有生命的,舞台是有生命的,摄影更是。



作为摄影师的叶锦添,镜头下不仅有光鲜亮丽的明星,还有寻常百姓、人生百态和日常琐事。


他曾经多次去孟加拉国,拍过贫民窟的小孩,屋檐下的少妇、在船厂工作的少年、街头乞讨的老妪...


这些照片,记下了当地人因殖民问题的剑拔弩张;结婚后失去了自主权的妇人;眼神中对陌生人充满好奇的小孩和渴望活着的乞讨者...



“原本属于纪实的摄影,我曾对其藏在时间里的秘密充满兴趣,我并不相信现实所见是唯一的真实。”


摄影对叶锦添来说,并不是定格或者记录了现状,反而它代表的是秘密的想象和生活的延续。



艺术家的心灵,是一个无法被机器替代的独特世界。


有发现美的心灵,事事皆有美的角度。


无论是艺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导演、作家、还是摄影师,叶锦添做的一切,都是对美的探索和挖掘。


爱美,是另一种形式的活着。




03

“我要做的不是复制传统

而是重建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观与自我”


“上帝给你在地球上⼀分钟是不容易的,不要⼩看你⾃⼰⽣活⾥⾯的⼀分钟,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多少钱都买不到这⼀分钟,每一分钟都很难得。”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成为了叶锦添理解美,解构美,传承美,创造美的一个重要关键。


他践行“每一分钟都很难得“的方式—— 传承和创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