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元月19号,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四。
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烦恼不过夜,健忘才幸福。让早上醒来成为人生的每一次重生吧。
周六,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41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三部委:落实好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着力健全消费政策。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好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用地政策落实力度,抓紧构建有利于商业零售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证券时报·e公司)
2、三部门:着力扩大消费规模,因地制宜促进汽车、家电消费。
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地方典型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会议指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时报网)
3、中科院年度工作会议:我国科技创新进入战略性转变的重要关口。
1月17日至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作题为《改革开放再出发攻坚克难攀高峰 奋力决胜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会议报告,代表中科院党组和院务会议回顾总结2018年全院重要工作进展,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白春礼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范式发生新的变化,全球创新新格局加速形成,我国科技创新进入战略性转变的重要关口。(中国证券网)
4、市场监管总局:一律取消评著名商标的政府行为,以后只有黑榜。
今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表示:从2019年起,取消所有评选著名商标的政府活动。另外,他对2019年中国经济进行了相关解读:在2019年,全国的营商环境将持续优化。其中商标的准入时间、注册时间也将压缩到5个月。关于取消著名商标评选,张茅指出:政府给企业背书,然后企业一旦出现问题,不负主体责任,政府来负责任。三聚氰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央视财经)
5、中消协:警惕以治病、防病为噱头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18日发布保健品安全消费提示称,要警惕商家以防治疾病为噱头的夸大、虚假宣传行为。有些商家宣称保健品能治未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佩戴祛病强身等。中消协方面指出,保健品不具备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任何宣称保健品治病、防病的行为,都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要求的。不要轻信商家以防治疾病为噱头的夸大、虚假宣传行为。(中新网)
6、解读政策不宜断章取义想当然。
据报道,1月11日,广东省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推广使用东莞市商品房认购书(范本)的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关于“乙方可在认购书签订之日起两个自然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本认购书和退还定金,如双方尚未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甲方应当解除本认购书并退还定金”的表述,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随之,“东莞是国内目前唯一出台‘无理由退房’政策的城市”这一说法不胫而走,甚至有人将其与“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类比。(经济日报)
7、五不准!这里,官员与企业家交往有了正负面清单。
日前,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山西吕梁市委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政商交往中哪些事能做、哪些禁止做,有了具体的规定。(新华网)
8、制造业如何应对成本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制造业综合成本日益攀升,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依赖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应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增强制造强国建设的“软实力”。同时,制造企业也应加快转型升级,以应对成本变化。(经济日报)
9、房地产融资现回温迹象:利率议价空间打开。
降准之后,市场资金面如期充裕,2019年开年之后,金融机构即开始在市场上积极寻求资产,对优质资产的需求旺盛。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打开和宽信用的全面持续推进,市场各方人士亦在猜测,“六稳”基调下释放的流动性将会流向何方
?
房地产
领域是不可避免的关注焦点之一。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多位金融机构以及房地产企业人士交流,不少观点认为,房企的资金面会随之好转,今年或再现投资拿地的积极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
10、个税改革三个月减税千亿,7000多万人免缴工薪个税。
1月17日,
全国
税务
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18年
税收
工作,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2018年,全国税务系统圆满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和
减税
目标。其中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第一步改革施行3个月,减税约1000亿元,7000多万
个税
纳税人的
工薪
所得无需再缴税。(
证券日报
(北京))
11、买房后悔药!“两天内无理由退房”是一次有益尝试。
近期,广东东莞市正式出台了全国
首个
购房
冷静期
政
策——“两天内无理由退房”新规。本文认为,这是一次极具社会价值的有益尝试。住房占中国家庭资产比例高达73.6%,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然而,家庭在购房过程中享有的保护政策极为有限。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及商品房包销方的利益追逐,导致近年来居民在购置房产中与开发商的纠纷冲突越来越凸出。购房冷静期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有助于
保护
购房者
权益。(
网易研究局
)
12、报告称城市家庭财富“亚健康”:存在五大不合理现象。
第20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17日在京召开,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但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过高、刚性兑付要求较强等五大不合理现象。(中国证券报)
13、券业大佬受知青“战友”牵连?阚治东股权私募失信,造富股票跌成准仙股。
中国证券业教父阚治东旗下股权私募,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东方汇富在其官网发布最新公告称,“公司在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过程中,被牵连进该企业执行案件中,导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种情况是企业间正常往来而引起的纠纷,每家企业都可能遇到。”(华尔街见闻)
14、两联合创始人退出子公司,ofo回应正常调整。
1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天眼查工商信息发现,ofo创始人戴威名下公司北京拜克洛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动,ofo联合创始人薛鼎、张巳丁退出。公开资料显示,两位股东退出后,戴威持股70%,ofo联合创始人杨品杰持股20%,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持股10%。谈及两位创始人退出拜克洛克股东名单一事,ofo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此举为“子公司的正常调整”。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拜克洛克并非主体公司,“主体公司是没变化的”。(证券日报)
15、流量红利见顶的证明?爱奇艺、今日头条之后,优酷也不显示前台播放数据了。
1月18日消息,今日,优酷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为了营造更加良性的产业环境,破除流量喧嚣,回归内容本心,即日起全站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优酷方面称,收视率、播放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影视节目的社会价值,一部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导向意义,更不能以这样的单一指标来衡量。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爱奇艺、今日头条等也已经取消了相关数据的显示。(华尔街见闻)
16、股市收评:沪指放量上涨1.42% ,本周累计涨1.65%。
今日沪指放量上涨,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大涨近1.5%,三大指数涨附相当,银行、基建、保险等权重板块表现较为强势,带动上证50大涨近2%,银行板块大涨超1.5%,午后钢铁板块强势上涨,领涨两市,华菱钢铁涨停,有色板块表现活跃,焦作万方等四股涨停,次新股掀涨停潮,顶固集团等8股涨停,特高压、创投、5G、软件等前期涨势较好的板块集体集体下跌。(网易财经)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2月份即将发布
问题、话题与选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集锦
你还在为选题发愁吗?你还在为学术问题凝练困扰吗?你还在为课题申报找不到话题和素材烦恼吗?
不用急,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即将发布,内容涵盖问题、选题、话题与研究素材,是蔡子团队从2016~2018三年发布的500万文字材料,16000个选题中精心选出的代表性选题、话题和素材,可用于学术问题凝练、现实问题理论思考、课题申报和论文选题以及研究素材的现实证据。观察、关注与观点,是蔡子团队秉承的研究风格;趋势性、思想性、前沿性是蔡子团队关注的焦点,思想高度、理论深度与创新发展是蔡子团队的追求的高度。
今天是1141期,3年来,365天每天坚持0点准时推送,风雨无阻。我们目睹了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风风雨雨,2月份,就把这三年的观察倾心推出,期望用我们小小的思想火花,点燃中国学术繁荣的燎原之火;期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学术理论和现实的深度融合。
2019年2月28前,敬请关注!
二、今日财经关注
一个M型的社交平行世界:中国两种人最多,最忙的和最闲的
来源:甲子光年(ID:jazzyear)
作者:火柴Q
除了一次把90后说成90岁的口误外,数百人的会场里没有人笑,产品展示期间也听不到掌声。
给观众奉上这场演讲的,是位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最新社交APP多闪的
25岁
产品经理。发布会前,这款产品被看作头条系对微信的挑战。
多闪能否撼动微信暂且不表。显然,这场打着“产品体验会”名义的发布会请错了观众。多闪的潜在拥趸并不是昨天到场的职业人士。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去尝试一个玩法不明、回报不明的新产品,如果有,那也一定是为了工作——研究下一个可能成为破坏者的新事物,捕获风口、分析市场、发出报道。
他们是多闪的观察者,而非典型用户。
两种人群错位背后,是一个“M型”的社交平行世界——空间折叠、社交分层,“你的世界我不懂”。
所谓“M型社会”,过去往往被用来谈人口和消费,直接表现为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两极分化。但今天,“可支配时间”与“可支配心力”也呈现出典型的“M型”特质:
人群正朝“特忙的”和“特闲的”两端分化
,前者想办法save time(节省时间),后者则想办法kill time(消磨时间)。近来的社交之战,只是一个愈加清晰的M型社会在互联网社交产品上的投射。
社交破坏者们的底层自信在于:
1. 社交是人的刚需。
2. 社交产品是人的数字身份发生社交关系与活动的场景。
3. 人口结构在持续演变。
4. 演变积累到一定时刻,一定有大机会横空出世。
昨天的三英战微信(早上王欣的“马桶”,下午张一鸣的“多闪”,晚上罗永浩的“聊天宝”)热度尚未散去,更早之前,市场还见证了Soul、即刻、音遇、POP、硬核等一众新社交新品的登场。
这一轮社交之争和人口结构变化密不可分。
最近5年,中国的人口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M型社会”。
这一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提出,到2006年因日本管理学者大前研一的著作而闻名东亚,它描述的是财富分配的变化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
富人愈富,中产愈下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趋缓甚至衰退后,资本回报的增速远远大于劳动回报,更少的人集中了更多财富,中产却出现分流——仅少部分人能从中层跻身富裕阶层,大部分则沦为中下收入阶层,
中间群体出坍缩,
社会财富的人口分布结构从“A”型走向“M型”。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里的历史数据展现了美国社会的M型变化。
美国收入前10%人群的收入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从1910-1920年的45%-50%下降到1950-1970年的不足35%,但从80年代开始,这一比值持续上升,到2010年已重回50%的高峰。[1]
在中国, M型社会也正在形成。
从2013年到2017年,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31758元扩大到42221元,上涨超3成。[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最富裕的“高收入组”收入增张率为0.5%;“低收入组”人群收入增长率为1.6%;而
“中等偏上”、“中等”和“中等偏下”3个中间群体的收入增长率却分别为-1.0%、-1.1%和-1.3%。
对普通人来说,M型社会最可感知的影响是消费分流:
两头的“奢侈路线”和“性价比路线”成了赚钱良机。
2017年,中国全年奢侈品销售额达到1420亿元,增速创7年新高;2018年双十一,售价高达17200元的海蓝之谜全球限量版面霜1小时内就告售罄。
而在五环外,死磕性价比、3年光速上市的拼多多也已是一家市值300亿美元的公司。
而中档消费则一片惨淡。
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销售增幅节节败退,产品相似、价格更便宜的优衣库却大杀四方;一手“巴黎老店”好牌的老佛爷百货在2013年入华时非要搞吸引中高人群的 “轻奢风”,结果一脚踩空,持续亏损,他们高估了都市丽人的钱包。
人们有“可支配收入”,也有“可支配时间”和“可支配心力”。M型人口结构影响的不仅是消费行为,还有人们对社交产品中的偏好和使用习惯。
中国两种人最多:
特忙的和特闲的。
忙、闲不仅仅指繁忙的绝对程度,也指面对可支配时间的不同使用倾向。
一边是倾向于kill time的懒散人群。
他们被日本作家三浦展归为“下流社会”
(日语的下流是末流的意思,无关道德水准)
,
生活能力、沟通意愿、学习意愿低下,是不求上进的宅一代和啃老族。“下流男”有三宝:手机、游戏机、个人电脑。
换成中文很简单,就一个字:丧。
另一类人则是倾向于save time的高效人群。
他们更倾向于在自由时间有规划地进行自我建设,更愿意把精力用到有长期回馈的事物上。
闲和忙在人群中的划分与财富分配有一定相关性。
世界是公平的,高收入群体往往最忙:据说盖茨只睡4小时;马云“最开心的时候是在睡觉”;月薪5万的后厂村工程师由于没空花钱,月生活费低于5千。
这类人的可支配时间本来就少,忙的时候可能在赚闲人的钱,闲下来则要看书、运动、行万里路。投射在网络社交行为上,他们更偏好工具性的、帮助save time的产品。
微信是这类产品的典范。张小龙自己说了,他不在意用户的使用时长,甚至劝用户放下手机去过真实生活:
“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低收入群体看起来也很忙,比如工作时间超长的快递小哥,但不同的是,他们在可支配时间里的心态是闲的,大量精力花在了短视频、信息流等kill time的产品上。
最纠结的是中间阶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房贷、子女教育等压力下,他们面对可支配时间的态度则显得多元、复杂、矛盾。
一方面,期待上升的欲望,推动着他们成为“知识付费”、专业类圈子社交产品的目标用户;另一方面,需要解压的烦闷感,又让他们时时想从严肃生活中抽离出来,在抖音、综艺、爽文的世界里,以最低成本一笑解忧愁。
用时间和精力分配的M型分化趋势来看,昨天同时推出的3款产品:马桶、多闪和聊天宝都偏向kill time,
和已深入通讯刚需的微信其实不在同一战场。
其中,多闪要打年轻人的闲,聊天宝则想切下沉市场的闲。
YY创始人李学凌的预测是,昨天的社交大战,真正撼动的其实是交友战场。哪些APP会受到更大冲击,大家可以自己想了。
YY创始人李学凌昨晚的朋友圈
据说昨晚“聊天宝”发布会结束后,一些死忠锤粉纷纷脱粉,表示看不下去了。从子弹短信到聊天宝,说是“升级版”,但从命名到设计到“聊天赚钱”等新功能都是在“下沉”——变成了城市青年们看不上的“聊天+趣头条+拼多多”。
老罗这次终于不被文艺青年、理想青年待见了,这也许说明他真的要成了。
因为从这几年在C端红利日趋下降的整体趋势中异军突起的新玩家们来看,
还是kill time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