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宠物经济的火爆现象,尤其是关于宠物消费的场景越来越多。文章聚焦于“分期购宠”这门生意,分析了其背后的争议、问题以及消费者的疑虑。文章还提到了免费领养背后的信贷类产品问题,以及签订领养协议后的一系列纠纷。文章指出这门生意更像用免费领养引流,使消费者背上更多债务。同时,也讨论了宠物分期销售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宠物经济的火爆和宠物消费场景的增多
文章介绍了当前宠物市场的繁荣情况,以及生活中关于宠物消费的各种场景。
关键观点2: 分期购宠背后的争议和问题
文章详细分析了“分期购宠”背后的争议和问题,包括其是否如宣传所说充满善意和爱心,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如无法保证宠物健康、价格虚高、指定消费等。
关键观点3: 分期购宠的消费人群特点
文章指出选择分期购买宠物的人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他们通常手里没有充裕的资金,喜欢小动物,富有爱心。
关键观点4: 免费领养背后的信贷类产品和其风险
文章警告了免费领养背后可能的信贷类产品风险,包括隐藏高额后续费用、分期付款方式的陷阱等。
关键观点5: 对宠物健康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问题
文章强调了当前宠物分期销售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呼吁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时要谨慎考虑,并强调查验宠物销售店铺的资质和检疫证明的重要性。
正文
作者 | 硬壳INK
今天,宠物经济的火爆早已算不上新鲜事,但宠物消费相关的新闻,反复刷新着人们的认知。高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关于宠物消费的场景越来越多。去年开始,一些名为“免费领养”“爱心认养”的店铺开始扎堆涌现。表面“爱心领养”实则“分期购宠”,一门极富争议的生意逐渐浮出水面。所谓分期,顾名思义就是以较低的初始支付压力来领养或购买宠物及其相关用品。家住江西抚州的小南今年暑假去南昌玩时,在一家宠物店门口,看到“爱心领养”的广告。抱着好奇心,走进了店里,决定领养之际。工作人员告诉她,领养是免费的,但领养的同时须签订宠物用品分期付款项目,领养后要按月支付“生活费”。费用主要用于要从门店购买猫粮,需要在支付宝完成每月数百元,为期12个月的分期支付。在北京工作的青禾也有类似遭遇:“本来以为是领养代替购买,了解之后发现更像一种金融产品。”小猫带回家一周后出现腹泻症状,随后被宠物医院确诊“猫瘟”,配合治疗半个月后死亡。签订协议的时候每月扣费,如今付费领养的小猫生病已经去世,平台要我赔付5000元。天上掉馅饼的“分期购”,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一系列纠纷,在消费投诉App,这样的案例不是少数。在社交媒体,有很多消费者反映,签订分期合同后发现问题。有很多人反应,自己分期购买的猫狗,回家后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症。尽管合同中有相关条款,但宠物是活物,对于是在店里生病还是抱回家生病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再比如,签订领养协议后,大家每月支付的钱通常会被限定在特定场景消费。有的是指定在宠物店内消费,有的则在指定线上商城消费。商家推荐的线上商城商品价格贵到离谱,捆绑销售的猫粮生产商质量同样存在疑问。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类似店铺,有人开始质疑:这门生意更像是用“免费领养”引流,感觉是减轻了经济负担,其实背上了更多债务。青禾认为:“宠物作为一种活体有自己的特殊性,责任划分复杂,并不适合以分期方式购买,签订过程中可能存在诱导签订协议的行为。”尽管商家强调“分期宠物”不是贷款性质的消费,那它究竟属于什么?通过社交媒体上大家的案例,我们发现这门生意的消费人群存在有一些相似性。购买的人群以学生群体为主,他们通常手里并没有充裕的资金,喜欢小动物,富有爱心。品种宠物的价格并不便宜,很多人是在逛街时被吸引,希望用较少的启动资金开始养宠。“当时觉得反正也要买相关猫粮、猫砂,心理上会觉得分期是一举多得。”据青禾回忆,当时询问领养细则时店员会避重就轻,让你抱抱猫猫狗狗。即当消费者触摸到商品时,会更容易产生对产品的依恋感和所有权感,从而推动他们进行购买。店里顾客触摸猫狗时不要阻止他们,这种接触会增强他们对宠物的喜爱。商家解释,分期付款买猫粮是变相监管消费者,避免弃养。然而,这种以“免费领养”为名的变相售卖反而可能会加剧弃养问题。根据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ASPCA)的统计,宠物猫被弃养的主要原因包括猫咪生病、叫声、卫生问题等,占比达到46%;而家庭原因(如主人怀孕、工作调动等)和住所原因(搬家、装修等)分别占27%和18%。“分期宠物”在降低购买门槛时,并不能很好地兼顾宠物健康,而生病的宠物有更大概率最终被人弃养。部分商家利用“免费领养”的名义吸引消费者签订分期付款合同,并不是简单的分期,而是一种消费绑定。隐藏高额后续费用的同时,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变相销售宠物用品,而对宠物的健康和行为问题缺乏必要的保障和售后服务。首先必须明确合同内容,确认支付权益的适用范围,不要被眼前的低价免费吸引。许多消费者在签订分期付款合同时,往往未能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导致后续面临高额违约金或捆绑消费等问题。有消费者被要求每月购买指定的宠物用品,并且即使宠物生病或死亡,仍需继续支付费用。此外,部分合同中可能存在“霸王条款”,如违约金过高、解约困难等。消费者务必保留合同、宣传单、聊天记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是要查验宠物销售店铺的资质和检疫证明,分期宠物销售模式下,宠物的健康问题往往难以保障。一些商家可能隐瞒宠物的健康状况,甚至出售病宠,导致消费者在宠物生病后面临高额医疗费用和继续还款的双重压力。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产品存在信用风险,且分期付款与个人信用挂钩,如果签订后未能按时还款,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现状是,宠物分期贷款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这也引发出一系列更深的问题:当宠物的功能从看家护院变为“家庭伴侣”,是否适合被当作普通商品分期售卖?当消费者已经和宠物建立情感联系,宠物生病能否按照商品三包的规定去处理?因为买宠物和买其他商品存在很大区别,交易背后意味着长期责任、十年以上的陪伴、不离不弃、宠物健康知识学习、饲养条件的适配等诸多综合考量。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