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听潮
以小观大把握财经脉动,见微知著了悟政商潮向,获取财富,圆梦人生,回馈社会。高端,有料,诙谐,独立,深入,浅出。趋势投资者必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商听潮

刚刚,北京又一声炸雷!中国房价或走进漫漫寒冬!

正商听潮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6-14 20: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年,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简直已成为国人眼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最近,各界对房价,已渐渐形成了看空的合唱。这些话就像投枪匕首,一把把刺向了非理性上涨的房价!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房地产业老大万科了!今年来,万科已经连续三次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房价凛冬将至!

1、今年3月下旬,正在各家房地产商卖房卖得手抽筋、赚钱赚的合不拢嘴的时候,万科已先知先觉地宣告:准备迎接楼市下跌!

这话出现在万科2016年的年报里。内参君对该年报其他内容已没啥印象了,唯独记住了这几句话:万科表示对国家的楼市调控政策“感到欣慰”,已经对12个城市的13个项目计提了“跌价准备”。

2、如果三月份万科只是说说,到了6月份,万科来真的了。

6月6日,在佛山南海桂城平洲一宗5.51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拍卖中,万科给出了最令竞争对手胆寒的报价:持有这块地上所有的物业,70年不出售!

70年不出售,或准备长期出租了。

万科真是一个狠角色!

3、今天,媒体爆料,万科第三次泄露了楼市未来发展的“天机”!

据澎湃新闻报道: 万科集团人力资源部近日发布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面对地产‘黄金时代’的结束,公司更加强调真实价值创造,集团薪酬政策将据此进行分步调整。”

地产黄金时代,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房价咣咣咣猛涨的时候。 地产黄金时代结束,言外之意,就是房价大涨特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万科能够长期在地产行业中领跑,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采准地产行业周期步点的能力。这种嗅觉上的敏感,可以说既是对市场情绪的一种准确捕捉,也是对政策惯性的一种深刻体会。

连房地产业的老大,都觉得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了,可以预见, 本轮楼市飙涨,或已经到达强弩之末了!

事实胜于雄辩!

如果说,万科的话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今天,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了:

石破天惊! 刚刚, 北京一声炸雷: 北上广房价开始下降了!

昨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监测数据, 2017年5月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环比出现了下降。

上述城市5月房价中位数分别为每平方米61685元、54458元、22273元,分别比4月下降了3.2%、0.4%、0.5%。另外一个一线城市深圳房价中位数为每平方米50423元,同比上升0.5%。

一线城市一些周边地区房价也在下降。 其中5月天津、石家庄、佛山、廊坊房价中位数分别下降了4.2%、0.48%、9.1%、8.4%。

如果按照房价指数来看的话,5月一线城市北京比4月下降4.09%,天津下降1.97%,深圳下降0.36%,上海上升0.44%。京津冀5月房价环比下降4.22%,廊坊下降8.54%。

一个个信号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强化一个判断:楼市的黄金时代,的确已渐行渐远!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由乌合之众投机情绪推升的畸高的房价,其实不过是沙上筑塔,一旦投机情绪降温,裸泳者就将现出原形。

而现在,房价下降的一切条件已经成熟,只等一次汹涌的潮水到来!未来,中国房价或将走入漫漫寒冬!

1、近期看, 最大的逻辑变量,是政策调控——这次,国家是铁了心了,一定要把房价稳下来!

2、中期看, 最大的逻辑变量,美联储加息+缩表,或将成为倒逼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一大动力。而银根收紧了,市场上钱就少了,漂浮在河流之上的房地产的价格,也将随之下降。

3、远期看, 最大的逻辑变量,是中国住房拥有率和人口老龄化的巨大矛盾。从长期看,全国楼市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短中长期的因素同频共振, 中国楼市疯狂上涨的休止符,已经到来了!

在中国楼市里,一直洋溢着一种动物精神,一种投机客在非理性贪婪之下的一种自我催眠!

这种自我催眠的状态,没有经过一次巨痛,是难以醒来的。 就像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姚洋坦言的那样,“炒房客需要教育,房价只有跌几次,来次腰斩,他们才知道痛。”

现在,房价的漫漫寒冬已经到来!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谁违背了这个铁律,谁疯狂地火中取栗,谁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也许过不多久,我们就会听到那些过度贪婪的炒房客的尖叫,一批带血的筹码或将涌入市场。

岂不闻: 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延伸阅读:年轻人,不要再贷款买房了!


从借高利贷买房、假离婚买房,到实体企业老板抛弃主业投资房产,甚至一套房子能挽救一家上市公司,一场全民买房热潮近年来激烈上演,有人唯恐赶不上这趟暴富列车,也有人惊呼泡沫经济即将破裂,中国楼市到底怎么了?


下面来看一个开发商是怎么看待年轻人贷款买房的:


在中国,买房95%靠按揭贷款,而且年轻人买房的需求最大。估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全款买房的事,就另当别论了。


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先说下中国的房贷被透支得非常严重了, 楼市泡沫大 ,年轻人做接盘侠要考虑清楚楼市崩塌的后果。


房贷收入比是房贷除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越高代表老百姓还款压力越重,此前中国房贷收入比已经快达到了40%,超过了美国在次贷危机时的32%,快接近房产泡沫时期的日本。


2016年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而且央行新增的货币几乎都涌入了楼市贷款中。 如果房贷挤压了我们大部分收入,老百姓就没钱去消费其他商品了,抑制扩大内需,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说中国是将楼市杠杆用到了极限,已经存在一定风险了。那些使用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如果未来房价跌了,经济不景气了,你们贷下的房贷是否还还得起?


虽然我们都清楚房价已属于非理性上涨,为什么还有年轻人拼了命要去买房呢?有人抱怨: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


研究过邻国日本,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在世界上排名是位列前茅的),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 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呢 ,为了一套蜗居不惜借贷做房奴。


除此之外,年轻人诚惶诚恐的买房,还有一个原因。


大多数人被高房价吓住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先讲个例子。


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时,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但是,现在你看看,一个座机电话能值多少钱,如今已经是苹果手机烂大街了。


在以前,结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8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就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 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三大子”,即“房子、车子和票子。


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有攀比的心理,新鲜事物一出来,大家都跟着攀比。大家想过没有,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非是供求关系。 当整个国家在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是稀缺的。大家争抢,就有商人涌入这个行业,就有投机倒把的人炒这个东西。


7 0年代,有人囤自行车倒卖,现代人开始囤什么了?房子呀。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房子就没有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互相攀比谁家住的房子大。大家都在抢房子这个东西,抢的人多了,房子价格就涨了,一个月涨几百上千都是常见的。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个东西越被疯抢看起来就越值钱。


从经济学角度讲: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房子会疯狂上涨,加上中间投机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涨。 更多的人,资金,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去疯狂的买地盖房子,更多的实体企业老板关了工厂,疯狂囤房,一个个疯 了一样涌入地产圈。而且,央企地王的频出,更让人看到了楼市的疯狂。


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盖房,疯狂炒房。这个现象正常吗?当房子的总量超过购房者的需求量时,结果会怎样?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已是前车之鉴。


大家想过没有,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


现在虽然放开了二胎,但是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卖给谁呢?如果未来再征收个房产税,未来谁还愿意把房子砸在手上。


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谬论,照现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楼市该到头了。


有人会说,城里人不买,农民会买啊。那么看看城市化进程到什么程度?


举个例子,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3-5年部分试点农民可以住楼房,大大平抑四线城市的上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要所有的农民去城里买房就是城市化了。


在中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传统的农民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民的增加,有土地,有乡镇企业收入,有楼房住,去大城市干嘛?扫大街去?你可知道,很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收入都比大学生挣得多。


另外国家十二五计划规划提出:每年在一、二线城市,新建6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万套,可以解决一亿涌入城市的新农民的需求。


还有数据显示,现在不仅是大城市,楼房空置率高,甚至县级市的楼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大城市一个城中村改造,有的村民一个人就能手握7套房子。所以很多农民根本不缺房。


为此,国家出手挤压楼市泡沫,从限购已经到限售,决心是坚定的。 在高位接盘,尤其是首付不够,通过贷款或者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要警惕风险。当视死如归的接盘侠,要当心飞得高摔得重。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现在可以轻松买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也许没那么贵。


当然你有足够的资金,想买几套房子那随便你,风险自担。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成熟,考虑租房也不丢人, 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而错失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期。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报道,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推荐两个不错的微信公众号:

政商透视(ID:ZSTSMD)
政闻天下(ID:ZWTXMF)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猎奇漫画I  ·  美女的方式
7 年前
行鱼复盘  ·  0926涨停复盘文字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