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刑事实务  ·  实务中给DeepSeek设置的指令集合(共1 ... ·  昨天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2 天前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周喜安被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致家长:你和智慧型父母之间,只隔着这10张图片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4-08-16 18:00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孩子的生命力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父母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将是引导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一大步。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想让孩子学习不费眼,选一款好灯是关键!

8月20日 上午 9:3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为大家准备了 孩视宝护眼专场

大面积AA级、全光谱、微导光实力超国标

全场福袋抽不停,免费送阅读书架、错题打印机

直播间买大路灯,再加赠悬吸灯+阅读书架

▽▽

来源 | 网络

做父母很容易,做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父母却很难。

养大一个孩子很容易,养好一个孩子却很难。
为什么有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却状况百出?普通的父母和智慧的父母到底有什么区别?
或许下面这十张图可以给你答案……
关于孩子的特质
普通父母 :眼里的缺点永远>优点
智慧父母 :缺点、优点,都是特点
在普通的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优点和缺点,他们觉得必须帮孩子改正缺点才能帮助他们成为好孩子。
这样的父母习惯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也习惯发现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优点,所以他们总是在比较,总是在寻找平衡,从而变得急功近利。
但是智慧的父母却知道,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其实都是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互相比较的必要,也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衡量。
所以智慧型父母更容易支持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换个角度看,孩子的优点、缺点其实没有界限。
  • 有的孩子软弱、胆怯,这也意味着他做事谨慎靠谱;
  • 有的孩子磨蹭、优柔寡断,那也说明他心思细腻、认真实在;
  • 有的孩子爱凑热闹、管闲事,那么他一定有颗乐于助人的心。
教育家约翰·格雷说过, 我们不必去想该做什么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已经是美好的了。
父母眼中的缺点,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特质,它的存在,也是成长的问候。
优点也好,缺点也罢,都只是孩子的特点。
关于沟通
普通父母 :控制型,我的想法都是对的
智慧父母 :合作型,我们有共同的观点
一份面向孩子的问卷调查中,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你最讨厌爸爸妈妈对你说的一句话”,超过半数的孩子在“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前面打了对勾。
细细想来,这也是家庭教育里很普遍的现象:
不少父母总是以最权威的角度安排着孩子的一切,和孩子的关系不是“你说我听”,而是“我说你做”。
所以,他们会习惯性的,也会无条件打压孩子的想法,不给孩子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一旦孩子有反对的意见,一句“你还小,我这是为你好”,就能堵住孩子还想要再辩驳的嘴。
被父母想法控制的孩子,就像笼子里的鸟,虽然笼子会移动,但也只是换了个地方被关。
智慧的父母明白试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探索性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所以智慧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权力,鼓励他们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于比较
普通父母: 别人家的孩子是个“宝”,自己家孩子是根“草”
智慧父母: 只和孩子自身比较,成功中总结经验,失败中提取教训
普通父母永远把别人家孩子当做参照物,把别人家孩子当标杆,把各路精英拿过来做孩子的榜样,鼓励孩子做到最好。
这样会给孩子很多无形的压力,也容易给他们很多挫败感。
湖南卫视《少年说》里有个姑娘,站在楼顶对着妈妈大声哭诉: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原以为她的妈妈听了会感到抱歉,没想到当场就把孩子怼了回去: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看一下……”

讽刺的是,下一个上场的,就是妈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一样的烦恼,已经是全班、全年级、全校、全联盟第一的她,还是会被父母批评:

“你看看你们班的那些同学,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孩子。
一味地把别人家孩子当作自己家孩子的标杆,只会让孩子更有压力,不敢尝试更多的可能。
而智慧的父母从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他们只关注孩子自己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中有失败的教训,也会有成功的经验。
孩子只需要和自己比较,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如何面对未来的成败,更独立、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关于视角
普通父母 :只放大眼下,忽略了未来
智慧父母 :有长远打算,心存大格局

“你怎么定义孩子的成功?”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Kenneth Ginsburg曾做过一场演讲,他给家长提出以上这个问题。
所有家长都走进了一个误区:
盯着自己眼前的孩子,想着他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没有一个家长,会去想孩子未来的模样。
用放大镜的视角看孩子,过度关注孩子当下的任何考试、任何活动,很容易一叶障目,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有智慧的父母,习惯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和成功做准备,培养一股后劲。
比如孩子的求知欲比暂时的成绩要重要,读书获取的知识比应付考试作文更重要,健康地成长比班级的名次更重要。
长远的目光,才能为孩子做好人生的铺垫,在家庭教育上事半功倍。
关于提问
普通父母 :提问题就是没用的胡思乱想
智慧父母 :提问题就是思考的光芒
普通的父母很烦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提问,觉得他们麻烦又纠缠,而且他们觉得孩子那些问题都是幼稚而无用的。
所以,当孩子提问时,他们通常会漠视或敷衍了事,也有很多家长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并要求他们不要继续纠缠。
孩子提问的时候正是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大好机会,所以智慧的父母会鼓励孩子提问,并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
童年的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
而求知的路上,小孩子最开心的事,就是提个问题把大人问倒。
长此以往,孩子就学会了独立思考,拥有了自信。
关于能力
普通父母 :孩子只有“学习”和“其他”两件事
智慧父母 :综合考虑,全方位发展
电影《我们的世界》里有句台词,大概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在普通的父母的眼里,学习是唯一重要的事,所以他们经常对孩子说:“你只要成绩好就行,其他都不用管。”
这样做完全忽略、阻断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把孩子变成了一个麻木的“学习机器”。
孩子的世界,除了学习,还应该拥有别的,比如运动、社交、兴趣、阅读……
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教育,适当地让孩子自我发挥,给他一定自由的时间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更好的人。
智慧型父母会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每天让孩子定时运动,广泛地去阅读,并给孩子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也不完全禁止娱乐和游戏。
孩子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更容易成长为一个健全、完整、独立的个体,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于学习
普通父母 :成绩是唯一的指标
智慧父母 :成绩背后也很重要
普通父母把成绩当做衡量孩子学习的唯一指标,以此判断他是否优秀,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能不能在社会中立足。
所以他们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在乎孩子是否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智慧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他们知道, 只有兴趣和动力才是支持孩子成绩增长的内因。
而且智慧的父母知道孩子成绩波动很正常,所以他们会宏观地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否在进步,也会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心态对成绩是否有良性影响。
关于教育
普通父母 :教育就是说给孩子听
智慧父母 :教育就是做给孩子看
普通父母教育孩子,就是跟孩子说很多大道理。
一旦孩子没有做到,就会朝孩子生气、发火,直到孩子发生改变。
父母们感觉自己煞费苦心,最后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叛逆和不领情。
而智慧的父母很少说教,他们懂得“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所以他们会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不管是读书、运动、还是与人相处,他们都愿意成为孩子的榜样。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去做什么样的人。
关于生活角色
普通父母 :把生活变成单选题
智慧父母 :把生活过成多选题
普通父母总是把生活变成单选题,要么只工作赚钱忽略了孩子,要么只顾教育孩子忽略了自己。
当工作遇上瓶颈,或是孩子不听话,就开始心气不顺、焦虑、发脾气。
有智慧的父母,不会故意苛责自己,他们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身份,会把生活过成多选题,在每个阶段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营造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2 天前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周喜安被查
2 天前
健康养身  ·  珍惜吧!人生没有下辈子......
7 年前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  声音嘶哑,你要注意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