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山大叔
让思考更有效率,让时间更有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搜猪  ·  生猪现货日报|全国均价14.84元/公斤 ...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山大叔

“求求你别在试衣间拍照了!”

不山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6-11 21:35

正文

文 | 故姐

来源 | 故姐(ID:gujieshuo)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她在群里讲了一件让她十分气愤的事情。


上星期,她路过一家快消品牌店,站在门口,放眼望去,蜿蜒不绝的长队,她正惊讶店家生意这么好的同时,瞄了一眼,不巧偏偏看中了一件衣服。


心想着不试一下又怕不合身,她就排起了长龙的队伍,可半个小时过去了,她才移动了一小段,想放弃又觉得不甘心,于是,还在继续坚持排着,缓慢向前移动。


终于,大概一个小时过去了,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她了,哪知道前面一波女生一进去又是大半个钟头不出来,试个衣服,她站在那儿看了两集电视剧。


她问我,怎么现在的女生试衣服恨不得半个店子都试遍呢?重点是,她还发现隔壁试衣间的女生,两个人在一间试衣间,说说笑笑,好像还在拍视频。


她气愤地表示:不买衣服专门来试也就算了,还能一边嬉戏拍照又拍视频的,她们完全都不需要考虑后面排队的人,还有收拾衣服的工作人员吗?


朋友一开口,没想到群里就有别的女生表示,也遭遇过同样的事情,看到过很多女生试衣服就是为了拍照发个朋友圈,试了大半个小时,衣服拍完了,玩完了甩手出来就把十多件衣服扔到工作台上,然后转身走人。


事实上,这种事情似乎逐渐成为了一种现象,甚至还有一些人有一种自己寻开心又没有妨碍别人的感觉,不过是拍个照,试个衣服占用了一下试衣间,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


我只想说: 请别拿你的自私理解为正常,教养是一个好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



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个突然爆火的视频,叫:给闺蜜挑一套最丑的衣服。



顾名思义,就是闺蜜之间,相互挑一件最丑的衣服,然后拍前后对比照进行对比,这件事情,又名: 试衣间挑战。


于是,你就看到一些穿得时尚靓丽的女生,纷纷拿着一些毫不搭配的搞怪,夸张衣服进行奇怪搭配。



换上一套又一套,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这件事情的背后,仔细想想,不只是一件简单的娱乐活动。


看看火爆的背后,有多少人“眼红”了,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要参与。



相约效仿的人,不计其数。


我们都知道,试衣间是为了给买衣服的人准备的,店家打开门做生意,可不是为了让你找遍店里所有的衣服,挑选一些丑的衣服不停地试穿,然后发到网上博取传播量和眼球。


而且,这个视频被很多人转发,传播量一经传播,就有很多人效仿跟风。



还好,网上有一部分正义使者,明白是非,清楚知道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但盲目跟风的背后,苦的是工作人员和糟心的商家。



吃亏的是那些真正想买衣服而因为你们的资源占用,而不得已先买回家的人。



可能说到这里,有人会反驳:谁买衣服不试啊,店家又没有规定试衣服的时间,我试多久不是我的自由吗?关你什么事情。


这个反驳明显就是自私的人说出口的,是没有规定你不可以试衣服,时间也从未有过明文规定,可是试衣间的提供初衷是为了给那些想要买衣服的人试穿的,而不是给你这种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买,而且还选了你自认为最丑的那件。


试问,谁买衣服专挑最丑的买?


况且,你的占用就是耽误了别的顾客的时间,同时,还平白无故无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格外负担。


想想,若是在家里,或者私人场地进行这种自认为有趣的活动,也是无伤大雅,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件增进闺蜜之间友情的活动。


可是,你们选的地方是试衣间,公共场合从来都不是私人用品。


这样难怪有网友说:丑的不是衣服,是人心。


自私的人习惯性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与其说这是人性本能的缺失,不如说就是一种没教养的表现。



无独有偶,让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上热搜的另一件事情: 女子买18件衣服旅游后要退货。


这名女子在商家网购18件衣服,总价4600不止,可五一小假一回来就声称不喜欢要求商家全部退货。


我们都知道,某宝的规则,是支持无条件退款,哪知道还能有这种用完之后还无条件退款的。


极度郁闷的商家加了对方微信,想问明白具体原因,才发现,原来这名女子已经把这些衣服穿到西藏旅游回来,还拍了很多美照发朋友圈了。



从来都没见过,原来衣服买回来旅游完拍完美照又可以无偿退货的,要知道,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拍过照发过朋友圈的衣服那就是“旧衣服”。


这波操作,真的是既满足了穿新衣服的心理,又可以无偿退款,赚到了美,又省了钱。


可没想到,当记者反问这名女子的时候,她还能够理直气壮地说:“你买了衣服你不试穿吗?”


对于自私自利的人来说,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全然不顾他人利益,占了小便宜还能够振振有词说自己这是正常行为 。


很明显,对于一个自私又缺乏教养的人来说,他们心里的认知是跟正常有教养的人有区别的。


过失可以被原谅,但故意不行,真正的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自己。


有时候可怕的不是利己,可怕的是损人又利己。


上个月网上曝光一件良心只值1分钱的事件: 老人大学门口卖小吃月亏2000多,气得老人家饭都吃不下。



按照正常逻辑,大家肯定都觉得在学校旁边摆摊,那里的人会素质相对高一点,老人家也是冲着这点人性最基本的信任,所以有的顾客没有把支付记录给他看,他也当付款了。


可偏偏却有人欺负老人家年纪大不会用手机,在付钱的时候很多人都支付了1块钱,或者0.1元,甚至是0.01元。


原本只要七块钱的小吃,还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可耻。



这老人家家里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好,生活拮据,这么大的年纪出来补贴家用,也是不想增加儿女的负担。


哪知道一个星期下来,原本可以收入两千多,却只收到80元不到,一脸茫然的老人家还是回家后让女儿查看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不过是几块钱一份的小吃,连老人家的一份收入都要坑骗,真的是黑心到丧尽良知。


电影《奇迹男孩》中说到:


如果要在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请务必选择善良。

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出卖善良。

我们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记善良。

我们可以偶尔犯错,但不能利用善良。


但当你看多了世道变坏的新闻时,有时候想想,教养这个东西已经被某些人拉低了底线,善良是一种选择,连不去坑骗都成了最基本的教养。



前段时间,有一个叫乐乐的小朋友在网上被不少网友称赞。


在出去玩的路上,在某小吃街,她看到有一对情侣撸串后直接把竹签子扔到地上,她走过去默默地把竹签子一根根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


@东大显控


很多人都竖起大拇指表扬她的同时,也纷纷唾弃那些道德缺失的大人,因为连小朋友都懂得不能随地扔垃圾,可有的大人还缺一张幼儿园毕业证。


白岩松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这时你就明白,教养不关于年纪,不关于文凭,它不是一蹴而就,但是有的人就是从小就有,这是一个从小就培养的好习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