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中铁
中国中铁官方账号。践行“三个转变”,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股票代码601390.SH,00390.HK。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要闻 | ... ·  2 天前  
中国铁建  ·  中国铁建祝您元宵节快乐! ·  昨天  
中工国际  ·  媒体关注|冰雪经济催生新机遇 ...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在广州开展系列商务活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中铁

硬核实力!一起为中国中铁16项成果加油打call

中国中铁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2-25 17:49

正文


近日

“国资小新”开启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十大超级工程

十大热搜、海外十大精彩瞬间

入围项目投票通道

盘点回顾国资央企的新技术新成果

和一年来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间

中国中铁16件国家“名片”强势入围

快来为开路先锋加油打call吧

(点击图片链接参与投票)

👇👇👇


01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中国纪检监察报》专版报道“应龙号”架桥机。



02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秘鲁钱凯港正式开港


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钱凯港由中国中铁十局参与建设,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80公里,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将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在APEC期间对中国中铁十局承建的钱凯隧道进行了专题报道。


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2月7日,由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中国南极秦岭站是中国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方米,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用来导航的南十字星。



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对中国中铁建工建设南极秦岭站给予了关注报道。


秦岭站建成后将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可满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的工作生活需求。


川青铁路德胜隧道顺利贯通


5月11日,随着德胜隧道最后的拱部围岩被凿通,历时近十年,由中国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国中铁二局施工的川青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德胜隧道终于顺利贯通,为川青铁路成黄段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该隧道全长22.943公里,是全国最长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洞身下穿多条横向支沟,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750米。



人民日报刊发专题报道《“十年”凿山今得胜》,讲述中国中铁建设者克服地质挑战、创造工程奇迹的历程。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贯通运营后,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


12月11日,中国中铁大桥局、中国中铁工业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加速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央媒聚焦中国中铁在大桥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高端装备应用,刊发专题报道。


深中通道建成开通


6月30日,中国中铁大桥院、中国中铁六院参与设计、监理,中国中铁大桥局、中国中铁隧道局、中国中铁工业参与施工的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创下十项世界之最,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作为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至中山之间车程从两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内,未来,广州南沙至中山仅需15分钟,珠海和江门至深圳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开创湾区交通发展新格局。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6月9日,由中国中铁大桥院等单位设计、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中国中铁工业参建的常泰长江大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合龙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至此,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历时5年建设实现全线贯通,长江南北两岸的常州和泰州两市成功实现江上“牵手”。该桥全长10.03公里,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建设团队创造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和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等多项我国乃至世界“第一”和“之最”纪录。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项目属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的“咽喉”工程、东线南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既是俄气输送至上海的必经通道,又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沿海天然气管道过江的唯一通道。工程以盾构隧道形式穿越长江,隧道最深处距离江面超过60米,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口径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油气管道穿江盾构工程,同时也是国内首个长距离、独头掘进最长的水下隧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每年可输送俄罗斯天然气380亿立方米,与燃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11月13日,中铁大桥局参建的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为我国乃至世界海上光伏产业规模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本项目全部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17.8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267万普通中国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有效节约标准煤50.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47万吨。



03

央企十大热搜


#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

主持人:国资小新

阅读量:7.7亿


10月28日

“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

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

“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

如约而至!

中国中铁工业研制的

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

隧道掘进机“永宁号”

在“国资小新”淘宝店惊艳上架

成为亮眼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中铁始终致力于国产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研发, 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中铁1号”盾构机,实现了国产复合盾构机从零到一的突破,打破了“洋盾构”在我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全球 最大直径TBM“高加索号”助力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隧道提前30天贯通;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推动 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推动桥梁建造进入3.0时代;世界最大吨位1800吨级整孔预制箱梁架桥机“越海号”刷新架梁世界纪录……一台台大国重器让梦想照进现实,助力中国基建行稳致远、勇攀高峰。 截至目前,中国中铁出厂盾构/TBM已超过1600台,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连续12年中国第一。







《人民日报》专版报道“永宁号”盾构机



#今日中国的和平答卷#

主持人:国资小新

阅读量:1427.3万


10月25日,正值抗美援朝纪念日

国资小新携手中央企业

与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联合发起网络互动

#带着我们的李想继续前进#

中央企业展示了一系列

当年我们梦寐以求、却不曾拥有的

世界一流先进科技、高端装备

向李想和无数志愿军英烈交出一份

用国之重器书写的

今日中国的和平答卷

中国中铁官方微博

也同步发布了专题海报

讲述国产盾构机的逆袭之路

致敬“最可爱的人”

话题引发万千网友共鸣





#共和国的圆梦时刻#

主持人:国资小新

阅读量:462.6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联合新华网、云听APP、
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
《国家工业密码》
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
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
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
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
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中国中铁与国资小新合作推出了

《国家工业密码|文物保护,已经是“next level”了!》

专题讲述“中铁文保”借助科技创新

赋能文保实践的生动故事



《科技日报》整版报道“中铁文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