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因为喜欢孙俪,最近一直在追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她饰演的周莹:
17岁嫁人,18岁公公、丈夫相继离世
自学成长,执掌家业
最后凭一己之力重振吴家大院
一步步成为清末的女首富!
周莹的成功之道可以总结成 7 点,值得现代管理者和职场人学习。
周莹本是孤儿,被养父收养,走遍大江南北,以跑江湖卖艺为生,也学会了与三教九流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不同,周莹这种江湖阅历让她见多识广、胆识过人,在行事风格上颇为不羁,透着一股“野”劲儿,凡事敢为天下先。
早年遍历江湖,让周莹对人情世故洞察清晰。更重要的是,在她后来带领吴家东院,重拾盐商生意,直至商铺遍及全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周莹天生聪慧,对数字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凡,商业天赋非常突出。
进入吴家后,从学徒房打杂做起,起初还是小打小闹:帮同学写作业、口述重点内容;并立志:“女人也能经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人不仅能当学徒,还比男人更加优秀。
后来,在精神导师吴聘、吴蔚文带领下参与到了家族生意中,包括参与最重要的商议战略方针大事的六椽厅例会,学习家族的生意经营。
如果说吴聘、吴蔚文为周莹创造了外部条件,那么周莹自己的真才实学就是内在核心驱动力。
吴家家道中落之后,周莹更是将“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陈规陋习置之脑后,只身挑大梁,承担起复兴吴家生意的重任。
吴蔚文早就发现了周莹过人的经商天赋,但因担心她缺乏管教,容易走上歧途。
当周莹提出用杜鹃花的叶子来代替血竭,这种投机主义的想法让吴蔚文异常愤怒,严肃教导周莹:
“吴家东院发家靠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信!诚就是货真价实,信就是信誉卓著。”
做生意和做人都要讲诚信——这样的教诲一直影响了周莹的一生,成为诚信为本的坚定执行者。
她接手大当家之后,坚守信义的价值,继续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才是使吴家东院能够东山再起的根本原因!
周莹洞察到新商机,着手刚把手中的五十亩地都改成罂粟田,准备供货给药材行。
但赵白石任西安知府后,开始推进禁种禁鸦片的章程。
之后,鸦片最终害得老德夫妻双双死去,周莹又气又悲。这才意识到鸦片害人不浅。于是她果断一把火烧了苦心经营的五十亩罂粟,做生意,害人的事情她决不做:
“以前我只知道鸦片之恶,但是心存侥幸以为只卖给药铺就可以杜绝,但就在刚才,我亲眼看到鸦片夺走了两条人命,我怎能再有害人之心。”
罂粟事件成了周莹人生中的转折点,周莹刚开始的生意经就是:做生意,就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才能赚钱!
但在吴家父子的影响下她明白,生意不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在商人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做人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短期靠投机取巧,确实能谋取小利,但毁掉的却是自己的信誉。
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却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周莹虽是女流,却具备很多男人都没有审时度势的英雄气概,大写加粗,牛逼!
推陈出新,会选人,
股权激励,会用人
在后期革新过程中,周莹从不墨守陈规,不断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
首先,她将诚实守信的学徒房同学提拔到管理层,稳定住了吴家的整体局面。
随后,周莹创新性地提出了允许掌柜、伙计参股的计划。把员工的收入和店铺利益相挂钩,类似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制度,店铺越赚钱,员工收入越高。
这项计划拯救了初期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吴家生意,为日后吴家生意的迅速崛起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刘强东曾说过,公司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么选人、怎么用人、怎么留人。
具备了实际的共同利益,吴家企业的“股权分红者”们自然卯足了劲儿得干,生意越做越红火。
百年前的女老板周莹就开始玩股权了,其视野之远、谋略之深,让人叹为观止。
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公司想要做股权激励,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便参加过股权培训,也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其实股权激励不是分老板的股份,也不是分老板兜里的钱,而是通过一种制度,激励员工创造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