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结合了物理过程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量化了三峡水库对历史及未来时段洪水干旱等水文极端事件的调控能力,评估了水库调度对径流情势的影响。
三峡水库总库容
393
亿
m
3
,位于宜昌水文站上游约
40 km
,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库能够有效调控长江上游洪水,进而对中下游区域起到防护作用;此外,水库调度也会对干旱及径流情势产生影响。许多研究指出,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上游将面临更极端的洪水干旱,但已有研究尚未量化气候变化下三峡水库对洪水干旱等极端水文事件的调节能力变化,对径流情势的长期影响也有待评估。
本研究基于分布式冰冻圈
-
生态
-
水文耦合模型
GBEHM
,模拟了三峡水库过去
60
年及未来
50
年间的入库流量;在此基础上,基于双神经网络耦合的集成机器学习(
Ensemble Machine Learning
)模型,刻画了三峡水库的调度规则,进而量化了三峡水库调度对洪水干旱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历史时段,三峡水库调度能够使得洪峰减少
29.2%
、洪水总历时下降
53.4%
,若三峡水库投入运行,
1998
年的洪峰能够被削弱
24.7%
;对发生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的干旱,三峡水库调度能够使烈度、峰值和总历时下降
5%~10%
。
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长江上游洪水干旱呈上升趋势;尽管三峡水库仍然能够对洪水干旱起到有效调节作用,但无法将其降低至历史阶段水平。三峡水库对未来
50
年洪峰、洪水总历时的削弱幅度预计分别下降至
23.8%
和
25.1%
,均低于历史水平,对干旱指标的削弱能力也有所下降。从
32
个
IHA
径流情势指标来看,对于大多数指标,水库调度部分抵消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对于少数指标,水库调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方向相同,水库调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气候变化对河流生态的不利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调度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新挑战。
图
1
过去
60
年间最严重的
10
次洪水事件,受到三峡水库调控的日流量过程(红线)和无三峡水库调控时的天然日流量过程(黑线)的比较(单位
: m
3
/s
)
图2 过去60年间最严重的10次干旱事件,受到三峡水库调控的月径流过程(红线)、SSI(粉色柱状图)和无三峡水库调控时的天然月径流过程(黑线)、SSI(灰色柱状图)的比较 (SSI: 标准化径流指数)
扫码访问原文
https://doi.org/10.1029/2023WR036329
Cheng, H., Wang, T., Yang, D. (2024). Quantifying the regulation capac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 and its impact on flow regime in a changing climat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60
(6), e2023WR036329.
文章作者为
清华大学水利系程瀚
博士生
,
王泰华助理研究员
,
杨大文教授
。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支持。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发表
水文学
,以及
关于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科学
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包括
水资源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公共卫生健康以及相关社会和政策科学
中的角色,以及能推动
水资源科学及其管理进步
的方法论文章。期刊旨在提供对于
水在地球系统中作用的广泛知识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期刊网站,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
欢迎转载、转发。气象学家公众号转载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小编
(微信:qxxjgzh)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