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信河南
发布工作政策的渠道,传递业界信息的平台,服务网络媒体的大厅,传播河南声音的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关于给予范可新等15名同志记大功奖励的公示 ·  9 小时前  
笛扬新闻  ·  价格大跳水,跌至个位数!很多柯桥人抢购…… ·  12 小时前  
笛扬新闻  ·  价格大跳水,跌至个位数!很多柯桥人抢购…… ·  12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不得用四季豆”!一地新规引热议!网友吵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信河南

年味藏在_____里 | 老家年味儿

网信河南  · 公众号  ·  · 2025-02-03 11:3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河南地区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期间的年俗文化活动,通过策划系列文章展示河南非遗之美,传递人们对节日的祝福与热爱。文章从非遗文化、烟火气息、节庆IP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河南春节的年味,并介绍了相关的非遗项目、传统民俗表演和文旅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非遗文化承载年味

河南各地推出系列文章展示非遗之美,非遗文化成为城市灵魂,承载独特魅力和品格。河南焦作地区的非遗项目如龙凤灯舞、火龙舞等,传递浓浓年味。

关键观点2: 烟火气里的年味

儿时记忆、老味道是浓年味的来源,如芝麻糖、特色花馍、炸肉丸子等,都是年味的象征。食物在高温下的美拉德反应,也代表着河南人的春节来临。

关键观点3: 节庆IP与年味

2025年春节,焦作利用云台山、太极拳两大IP,推出了一系列文旅主题活动,创新玩法,激活新经济。如山海云台燃爆新春、功夫大咖联手过大年等活动,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和太极文化的魅力。


正文


2025年,我们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
为传播展示河南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读者感受河南各地充满烟火气、焰火气的年俗文化活动,回味老家河南丰富多样的年俗风情,今豫网言联动河南省各地市级网信部门,策划推出以“老家年味儿”为主题的系列文章,让更多人领略老家河南的非遗之美,传递河南人对生活和节日的祝福与热爱,表达我们迎春接福的美好愿望。


2025年,春节迎来了一个新身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节日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深度与独特韵味。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中国春节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

中国春节成为世界潮流的背后,是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价值理念,彰显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化软实力。

春节假期,欢欢喜喜过大年 图源:新华社

一、非遗里藏着年味儿

非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承载着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品格。在河南焦作,每逢春节,苏家作龙凤灯舞、孟州火龙舞、沁阳高抬火轿、中站耍老虎……各种非遗演出轮番上阵,传递着浓浓的年味。

非遗年里的“巳巳如意”。 河南焦作活跃着多种非遗项目。苏家作村将龙舞和凤舞结合,形成了全国唯一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龙凤灯舞”。沁阳山王庄有一种民间社火表演节目“火龙舞”,青火龙总长24节,代表二十四节气,12根持节,代表一年12个月,祈福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非遗“黄河飞龙” 盘旋起舞 ,向全国人民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河南非遗“黄河飞龙” 图源:焦作文旅

非遗年里的“虎虎生风”。 舞龙舞狮是我国传统民俗表演,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但“舞老虎”的表演就不常见了。在河南焦作就有这样一项独特的活动——虎舞。在河南焦作的方言中,玩、表演可称为“耍”,所以虎舞又通常叫作“耍老虎”。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春节,中站、沁阳、博爱等地都会起鼓敲锣耍老虎,四乡八邻的乡亲们都会前来观看。

非遗年里的“声声传情”。 过大年,唱大戏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春节习俗。在河南焦作有一种古老的稀有地方剧——怀梆。每到春节、元宵,修武县大南坡村的赵氏祠堂里,一场场怀梆戏开始上演。红红火火,人声鼎沸,“威风锣鼓、铿锵有力”,随着一声声音质醇厚、动感强劲的鼓声,孟州乔家鼓坊用喜庆的锣鼓迎新春、送祝福,敲出了浓浓年味,打出了美好期盼。

河南焦作,居民们舞起龙灯 图源:新华社

二、烟火气里飘出年味儿

人间烟火气,暖心中国年。最浓的年味藏在儿时的记忆里,藏在一口老味道里,当非遗遇上非遗,在舌尖上品味浓浓年味儿。

芝麻糖飘香年味浓。 “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灶仪式,要甜一甜“灶王爷”的嘴,芝麻糖是必不可少的贡品。河南焦作高新区阳庙镇和庄村的芝麻糖已传承了400多年,如今已成立了祥云芝麻糖专业合作社大院,创立了“和酥”品牌,将“四大怀药”及多种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出多种口味芝麻糖,成了小年的畅销年货。咬一口芝麻糖,满满的儿时回味,浓浓的新春年味。

特色花馍蒸蒸日上。 “二十八,蒸花馍”,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蒸制花馍,盼来年生活甜蜜、蒸蒸日上。河南焦作武陟县的面点师傅们创造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馍,把节日气氛带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花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如制作“聚宝盆”花馍,寓意富贵吉祥;醒狮蛇、发财蛇、状元蛇、财神蛇,融入“蛇”元素,灵动可爱。武陟青龙宫每年二月二还会举办蒸花馍大赛,各种花馍作品集体亮相,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了新活力。

福字花馍 图源:河南日报

炸肉丸子团团圆圆。 如果要用一个自带画面和音效的字,形容河南人的春节,“炸”绝对当属其一。食物在高温之下产生美拉德反应,河南人的年就来了。家家户户支起油锅,把肉馅揉成一颗圆滚滚的肉丸,在金黄的热油中翻滚,炸至酥脆,香气四溢。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先吃几颗,大人们则是笑语盈盈地“嗔怪”:炸完了再吃。博爱牛肉丸醇厚鲜香的口感,“虏获”了不少人的味蕾,不仅成了春节里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是畅销全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过年“炸”出年味 图源:新京报

三、节庆IP玩出年味儿

2025年春节,焦作用好云台山、太极拳两大IP,实现景城互动、全域联动,46家景区聚焦“新文旅”,解锁“新玩法”,推出30项、276场文旅主题活动,不断激活“新经济”。

山海云台燃爆新春。 2025年春节,云台山聚焦冰雪元素以“山海经里的神域世界”为主题,打造峡谷内造型各异的千米冰瀑群,举办围炉煮茶、冰雪奇缘show、萌宠巡游、非遗展演、互动魔术等活动,创新“冰川神域 山海云台”趣味玩法,推出NPC与游客沉浸式互动,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传统文化盛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