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的就是一个个传统年俗的连接。喜鹊登枝迎新岁,金鸡起舞报福音。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新华网带你走遍全国,领略各地辞猴迎鸡的新春传统习俗。一连七天,每站都有新惊喜。还在犹豫什么?一起出发吧!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农历鸡年的第一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胜意!今天咱们将走进华北,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过大年的!
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庙会之外,五显财神庙会、东岳庙会、白云观庙会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在春节庙会期间,香客们常常要迎着五、六级大风,入庙参拜。路旁两边摆满了香烛表纸的摊子,庙内香烟缭绕、灯烛通明,殿里殿外熙熙攘攘 ,拥挤不堪。
敬神完毕后,除了可以在庙内品尝一些北京的风味小吃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请”上一些别具特色过年商品。这里有大小不等的”福“、”寿“”字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还有长尺半、阔半尺的印有金鳞图案和“吉庆有余”、“吉祥如意”等吉利话的装饰品,挑一个“请”回家中,增添了不少年味。
守岁,是河北人过年十分注重的。大年三十这一夜,忙碌一年的大人们坐在一起,玩玩麻将,打打牌;孩子们则凑在一起,提了个花灯笼,到户外放鞭炮、放烟花。
子时一过(正子时为晚上零点),晚辈会给长辈拜年、磕头,这也是孩子们向爷爷奶奶要压岁钱的礼节。到了年初一,拜年的人开始多了起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话、微信拜年更加受欢迎,到别人家里拜年年俗变得越来越少了。
“遛百病”是河北沧州的年俗,在每年的正月十六这天夜里,人们会出门四处游走,以游览散步驱除病邪,寓意将身上的病痛“遛”掉,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人们吃过晚饭后,或三五成群,或成双结对,有的提着灯笼,有的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年轻人们在湖边会点起孔明灯,大家每过一个路口都会抛撒一些硬币,意味着将疾病、苦痛抛弃;硬币叮当掉到地上,就有孩子们去捡拾,因为大家认为晦气摔过后就剩下福气了。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送穷节”。在晋西北地区许多村落,每到年初五的早晨,他们都要掀起炕席,把炕土打扫出来倒掉,称之为“送穷”。
在晋北地区,汉族民间还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晋东南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在“送穷节”这天将烂衣破衫扔到院墙外,称为“送穷鬼”,寓意送走坏运气。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就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在这一天,人们会作仓打囤,象征性地填粮,或是焚香礼拜仓神。所谓作仓打囤,就是用炉灰在院子里围出圆的、方的粮仓、粮屯来,或者用秫秸搭个"仓库",然后放些五谷杂粮或金钱进去,以表示老天爷填了仓、来年丰收有望。也有人专门在这天买米买面,装满箱柜,寓意来年粮食丰收。
天津的人们还会把“吊钱儿”(一种贴在门窗的红纸)揭下来塞到自家米袋子或米缸下面,寓意着新的一年丰衣足食,人丁兴旺。此外,天津人还会在这天吃米饭、熬鱼,谚语“填仓填仓,干饭鱼汤”就是这样来的。
各位团友们,
第二站华北的行程到这里就要结束啦,
明天同一时间,
小编带你游华南,
去瞧瞧南方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今日大年初一,
小编祝大家:
阖家团圆,如意吉祥!
截图有惊喜哦!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环球网、中国日报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刘凝、李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