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欢乐颂2》热播,樊胜美这个角色又一次让人感受到:
爱,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电话一个拥抱,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简单到就是钱。
而且,是快快到账的钱。
这两天,一篇《母亲节,腾讯为17万特殊的妈妈定制了一款产品》在我的朋友圈流传很广。如果不是这篇文章,我可能永远不会关注到这个世界上那个叫“港菲妈妈”的小众群体会有汇款回家困难的问题。
公众号“腾讯互联网金融”是这样描述港菲妈妈汇款难:
“每周只有周日一天休息日的她们,只能到香港中环附近的汇款机构操作,对于大部分港菲来说,从雇主家到中环要2个小时舟车辗转,来到拥挤闷热的环球大厦,又要排队超过3个小时才能完成汇款。为了赚钱养家来到香港,把钱送回家却成为第一难题。”
于是,腾讯专门为这17万妈妈开发了一款温暖服务—“We Remit”,以往要花上每周仅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去排队汇款,如今通过微信,她们花5秒钟就可以汇款到家。
从5小时到5秒钟,腾讯对这个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细分市场下了很大功夫,原因可能都在这条视频里了。
看完这条视频,有点小触动。
虽然听不懂她们的语言,但是那些微笑着说出来的哽咽,那些快要流出来却又憋回去的热泪,那些看到孩子、丈夫、父母时幸福又辛酸的表情,全世界通用。
她们都不年轻,也都不漂亮,但在视频里无论哭的表情还是笑的表情,都好看到让人动容。
2015年去香港玩的时候,我曾经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在香港中环汇款机构外排队的港菲
这些疲惫又兴奋的表情,你曾见过吗?
那种为了养家而不得不离开家,每次把大部分的收入汇给亲人的心情,无论什么国籍,什么工作,大抵都是相似的吧?
腾讯作为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却注意到了这些并不光鲜也并不算富裕的服务群体的特殊需求,确实让人觉得意外。
我们常说,做产品要保持克制,因为“克制”才能够让初心变得简单。腾讯很多产品,依然保持着精简的功能,许多可做可不做的东西,坚持不做。但是这一次,在面对这17万小众群体的需求时,腾讯选择了做。
做还是不做,克制还是放纵,从来跟服务人数的多寡没有关系,而是跟这个功能存在的现实意义有关。
“We Remit”,解决的不仅仅是港佣妈妈们排队汇款难的现实问题,也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
这样善意的举动,不止腾讯做过。
2014年,可口可乐在迪拜做过一件“小事”,也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情怀释放的经典案例。
很多在迪拜打工的外来人员,每天收入6美元,给家人打长途电话要0.9美元。为了节省这一笔钱,这些务工人员舍不得给家里打电话。
迪拜可口可乐开发了一款可以用可乐瓶盖当通话费的电话亭装置,把这些电话亭放在工人的生活区,每一个可口可乐瓶盖可以兑换三分钟的国际通话费用。
虽然说腾讯的We Remit和可口可乐的瓶盖电话亭都是一种企业情怀的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宣扬,但那些辛苦劳动的人们都切切实实得到了来自世界和陌生人的温暖。
腾讯一直主张用科技“连接一切”,提升用户的体验,缩短用户的距离。如果说腾讯的各种产品已经做到了功能上的连接一切,那么这次We Remit让远在异地的菲佣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钱汇到家中,就是一次人心上的连接,跨越时间和空间,温暖人心。
如今,那些偏远山区的人都可以用微信支付,那些背井离乡的港菲也可以享受We Remit ,这部分人也许不多,但因此而感动的人一定不少。毕竟,每一份善意都会被世界听到。
对于受众来说,他们不仅仅记住了We Remit这一款温暖的产品,也记住了产品的背后,是腾讯关怀小众群体,连接一切,赋能于人的初衷,以及践行普惠金融的企业责任和形象。
这样的案例,希望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多来几个。
评论里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创意广告坊
一个广告人的自媒体
如何成为一名好文案?
如何写出10W+爆款?
如何妙笔生花?
拿起手机扫一扫
你想要的答案
这里统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