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与自己共同呼吸的大学,作为城市发展的创新动力而存在;例如斯坦福大学之于美国硅谷,霍普金斯大学之于巴尔的摩市,剑桥大学之于英国剑桥。那么,城市与大学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1902年,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在巴特勒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就职典礼上,道出了两者的关系:「一所大学应该使自己适应城市的影响,应该发挥作为城市文明的表现的作用,应该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最后,应该多少与坐落在乡村和小城市中的大学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哈珀从实践中认识到的——正是他所领导的芝加哥大学,让处在工业社会上升期的芝加哥,转变成为了世界级城市。
大学从来就不只是象牙塔。每一所大学的诞生都不是毫无缘由的,每一所大学的成长也并非无根之水。翻阅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们都起于一个和城市有关的契机——或因文化、或因政治、或因经济,契机落在大学的血脉中,汲取着城市的养分慢慢成长,最终形成了一所大学的风骨与特征。
大学不仅展现城市的风光,更重要的是给城市带来发展的思维,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这些思维融入到城市的精神内核,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关键所在。城市与大学,互相滋养,彼此影响和教化。
杭州,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一方自然与文化皆备的钟灵宝地。自古以来,杭州的城市特征便是清淡、儒雅、闲适、实用。位于杭州市大学路160号的求是书院,是浙江大学的前身,诞生于1897年。在西子湖畔出生的求是书院,自然也深得杭州城的气韵,以图志育才为目的、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从1897流到1937,西湖水流淌经年,求是书院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在苏浙一带颇有名气,但与百年之后的地位依然相差甚远。如今的浙江大学名列中国高校榜前茅,在国际学界也声名日隆,最重要的是它有着一股子「求是」的精神,鼓励着青年人奋发向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杰出的校长,他做过不亚于哈珀所做的事情,让这所大学有了坚固的发展基础,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校长叫竺可桢,这件事叫「浙大西迁」。
1937年「淞沪战役」失利,地处杭州的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被迫西迁,是抗战时期唯一未就地解散而集体西迁的高等院校。浙大师生在竺可桢的带领下,从杭州出发,历经浙、赣、湘、粤、桂、黔等六省,用双脚丈量了南国2600多公里的山水。
西迁是一次不屈的成长之路。在浙西,梅城与天目山的山水润泽浙大;在龙泉,芳野土地养育浙大,浙大人贴地而行,贴地而学,扎根土地办学的龙泉分校在七年中培养了上千名优秀人才,包容、严谨的文化风气从这里而来;在吉安,领悟了王阳明心学,这是「求是」之源;在刘三姐的故乡宜山,唱出西迁峥嵘岁月的脉脉温情;在湄潭七年,于黑暗之中,浙大人咬牙坚持继续前行,身居僻静山村中依然坚持教学科研,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褒誉为「东方剑桥」,书写了许多传奇。正是在不屈不挠的坚持之中,这所大学淬炼出独特的精神——「求是」精神,它是这所大学前进的基石。
正是这次西迁,磨炼了浙大的意志,成为了浙大发展历史中的转折点,也因行径路线正好与中央主力红军的上段路线基本吻合,被彭真称为「文军长征」。1946年,浙江大学从湄潭复员杭州,动荡的岁月渐归宁静,七年的经历正需要慢慢沉淀、酝酿、升华。不同的城市区域赋予了浙大不同的气质,使其更有格局。时间继续向前,又是几十年的风雨。老和山的雪,秦望山的风,华家池的水,西溪的雨,以不同的方式锤炼浙大的筋骨,荡涤浙大的灵魂,2002年,紫金港校区在杭州西部的一片田畴中崛起,浙大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所优秀的大学更是如此。它需要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来改革社会,它有着自己坚固的基础,绝非筑造在浮沙之上的高塔。从这里去看见浙大,无论是个人后还是组织,我们都可以从浙大的历史中或多或少获得一些启示。今日的浙大,作为全国顶尖高校,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而每个学科的年轻学生,饱含着理想主义者对于社会改良的渴望,鼓足干劲求是创新。当他们走入社会,就会把在母校里学到的求是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藴带到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从而对城市气质产生影响。到了浙大,你会发现这所大学的独一无二,同时也看见了「浙大系」这支蓬勃涌动的创新创业生力军给杭州这座传统与创新之城带来的与众不同。
今年,在浙大建校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团队走进浙大,从一个学校去看一座城市,了解一段历史,亦从一座城市去感受一所学校,听听他们的呼吸。在悠扬大「大不自多」的吟唱中,轻轻叩问在120年的时间里,西子湖倒映的千年名都杭州,与这样一座大学有着怎样的气质?他们是在怎样的相处中,培养了各自的性格?想听听这里的故事,想探索这里的历史么?
《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2017年5月特别专辑「浙江大学」,让我们讲讲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的故事,运用人文地理的视角,将这所高校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观察和解读,发现看不见的浙大,还原一所充满人文关怀和人间烟火气的大学。
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一所百年名校的练成史,从而看见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发展史;回忆起每个人都曾有过的青春印象,来看看大学的活力所在;在波澜壮阔中寻找岁月静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已经飘去的不受世俗所累的家园吧!在这个5月,《中国国家地理》还将同步推出的《从1897走来》《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浙大六记系列图书,以「发现」为主题,从「看不见的校园」「看不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自己」三个不同的观察层面,携手摄影家、学者和设计师带着好奇心和创造激情走进浙大,与师生一道用全新的视角和全方位的图文来诠释浙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引领读者一起发现「浙时光,那样美」!
詳細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或關注“全景傳播”公眾號留言咨詢。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