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人物
以人物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物  ·  退休后,她们去留学 ·  23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第一批去漠河受罪的年轻人,后悔了 ·  23 小时前  
新闻在线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  4 天前  
新闻在线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  4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新年最值得读的10本书,还好没有错过 ·  4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  4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人物

作为清华高材生,却钟情乡间建筑。他觉得:建筑学院应该教没钱怎么造房子

环球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9-07 10:29

正文

奶奶庙火了,《他奶奶的庙》的作者徐腾也火了。


徐腾是谁?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国家一级注册没报名建筑师”“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青年还不是学者”“做一些野路子的研究”“每天的工作就是暗中观察”。


在“一席”演讲上火了以后,徐腾的野路子研究暂时放了放,首要工作变成了接受采访。接下来的一星期,他片刻也没闲着,任何媒体来者不拒。但徐腾见到《环球人物》记者后抱怨:“你们做新闻的,角度可以新一点,不一定非得是热点。现在除了问奶奶庙,没人在乎我出名后不堪重负的生活,没人关心我忙成什么样子。”


“你忙成什么样子了?”


“成天坐在宿舍里,一台电脑、一部iPad、一部手机处理采访信息,舌头都说麻了,再也不接受采访了。”高频率采访过后,徐腾已经腻了,也“基本摸清了媒体套路”。于是,不胜其烦的他“逃到贵州支援贫困县”去了。


《环球人物》记者见到徐腾的时候,是他回北京的第二天,地点在清华大学外的一家咖啡馆。徐腾身着一件普通T恤,一条黑色短裤,脚踩一双轻便运动鞋,开始了他口中的“最后一次采访”。



不应被忽视的底层


在采访开始前,徐腾神秘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红色聘书,上面写着:“兹聘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博士徐腾为凤山乡银川村名誉村主任。”

“你看,‘村主任’,当地村民对我多信任。”徐腾笑道,“以后身上的责任就大了,得多为村民考虑。”


在徐腾看来,中国的这些村民里隐藏着很多“野生神人”,他的姑爷就是其中之一。“我姑爷早年当过泥瓦匠,后来去某个单位做工程。有一次修涵道,需要抹腻子,单位里只有他会抹腻子,这个任务就给了他,他却突然消失了。找到他后问怎么回事,他说吃得太差,要吃肉。没办法,这个单位只好给他弄肉吃。”徐腾说,“你可以说这是耍小聪明,但这就是民间智慧。乡下的人没受过多少教育,看事情很简单,但他们能很直接地抓住要害。”


有一件事让徐腾觉得非常好玩。


他的姑爷做过生意,开着货车全国跑,知道各地的房子长什么样,有钱人怎么住。只要有家乡的人盖新房,他都会指导别人怎么盖,别人也都听他的。“他自家房子的大门,是他用麻秆在地上摆出形状后,让铁匠做出来的。后来附近的人也都按这个样子做,反而我这个科班出身的人,给他们设计的房屋、大门没人要,说我的不上档次。”徐腾苦笑。


在他看来,在这场设计之争中,姑爷是民间文化的代表,自己是经典文化的代表,结果是民间文化大胜。但他觉得不能就此推断民间文化优于经典文化,反过来,经典文化也并不比民间文化优秀,它们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生存的土壤不同而已,没有可比性。


一个是学院派的智慧,一个是老百姓的智慧。就那个门的设计来说,其实是个产品思维,用户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设计得再高大上,这只是我的价值观在作祟,别人不一定是这个价值观,就不会觉得我专业了, 他们感受不到满足,再好的设计也没用。



鸟巢、中国尊,这些是徐腾认为的好设计,但在这个世界上,耀眼的东西总是少数,普通的东西总是多数。


“大部分房子都是很平常的,包括北上广的建筑,那些建筑其他城市也有,它们都有一个基本面。鸟巢代表的是学院派的一个高度,但更多的建筑其实是在中间层,奶奶庙则是被忽视的底层。”徐腾说道。


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没有人会闲来无事修一幢央视大楼,稍微多一点想法,就会超出好几万的预算,最终产品可能是一个价格与愿望折中后的效果。


“所以很多时候就要做抉择,在局促的环境下如何满足愿望,这里肯定有技巧,创造力就出在这里。如果什么都随便造,都用最好的,就没有想象空间了。”



此时的徐腾,不见了演讲视频中的搞笑、文章语句中的欢谑调侃,而是皱起眉头,认认真真地对记者解释:“我们从小学到大的知识,都是理想主义型的, 我觉得建筑学院应该开一门课:没钱的时候怎么造房子。 现在的建筑师都希望甲方是你爸爸,随便要钱,不给钱就生气不爽,其实人家也没钱。资本市场讲的是价值成本,还用书本上的知识就跟不上了。搞乡村建设的更没钱。日常生活中房子漏雨了,还按书本里的建筑学处理,根本跟不上节奏,随便抹点水泥就行了。”


正是这种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平视,让他发现了奶奶庙的光芒。


奶奶庙与宗教


“别提奶奶庙!”“别写奶奶庙!”这是徐腾在采访中重复得最多的话,他不希望奶奶庙与自己的名字永远绑在一起,也不喜欢被贴标签,“贴标签容易导致认识事物片面化”。


徐腾想起自己在西安考察时的一次体验。


“有天晚上我睡不着觉,于是出去散步,外面的景象一下子就惊到我了,这里也有闪闪发光的摩天大厦、热闹非凡的夜市和穿着靓丽的年轻人,非常繁华。原来这座在书上和影视剧里展现出的古色古香、雍容华贵的古都,竟然也有这么鲜艳的一面,它除了历史庄重感,也有现代时尚感。”


徐腾感叹,“就像以前,都说五道口是宇宙最堵的地方,直到后来用大数据才发现,其实西二环才是最堵的,这不是感觉能做到的。所以我觉得评价一样事物,一定要先去实践了解,不要靠经验判断,凭空臆想。”


徐腾在《锵锵三人行》


徐腾说的“凭空臆想”,是有针对性的。


2016年12月26日,去了趟河北易县的徐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他奶奶的庙》,第一句话是“ 有哪一座庙,如此真诚地将自己的正殿就叫正殿? ”配图中,写着“正殿”的牌匾在晚上散发着蓝色的LED灯光;第二句话是“有哪一座庙,它的神像手握方向盘,为旅途上的人们保驾护航?”配图除了握着方向盘的神像,还有一副标注着“车神庙”的塑料牌。接下来的文章风格也大致如此。



徐腾用整篇文章介绍了奶奶庙的沿途景观、各路神仙,以及当地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开发盈利,却并未展现人们所熟识的宗教的静穆庄重,只有不按套路出牌的另类庙宇和乱七八糟的“诸神”。


于是有人看不下去了,给徐腾留言,讨伐他的审美观和对宗教“调侃讽刺”的行径,甚至还有他的同行博士给他发去了好些追问。


“说我轻佻、哗众取宠、消费奶奶庙,论述不严谨、做研究娱乐化,总之就是我给清华大学丢人现眼。”徐腾对此置之一笑,“这些我一概没回应。首先这不是研究,而是我的兴趣爱好;其次,文章中一次也没提到审美,提审美的都是跑题;最后,评论的人连奶奶庙都没去过,只是根据我提供的资料,再凭自己的一点经验想当然地评判它,不是荒谬吗?”



徐腾觉得,奶奶庙没消失,是因为它接地气,在当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官方庙宇都不见了,因为它们始终处在被保护的状态。不去生长,不能发展的事物早晚都会衰败。自己不能造血的时候,很难靠外物给他造血。可是你看乡间的人,根据时代的需要能造出车神,给宗教做了业务扩展,太有创造力了! 神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说不定千年过后,车神真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神了 。福建人拜孙悟空,现在他们的孙悟空跟六小龄童一个样,小孩子觉得孙悟空就长这样了。”



在徐腾看来,宗教不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而是一种情感交流,给人提供精神慰藉。这些作用,恰恰是现在社会中缺失的职能。


“你的很多需求都能在城市的服务中得到满足,可是一些在乡野、在底层的人,谁去管他们呢?他们的生活其实过得很局促。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一些情绪的出口,也是很好的事情。”


徐腾对宗教的这些理解,是从外婆那儿得来的:“小时候我得了很严重的腮腺炎,医生说再往后拖就没救了,外婆就去拜菩萨,求来的药方是每年这个时候她要吃斋,一直到她过世,每年如此。我跟她说这是鬼扯淡,她不听,你就能从中感受到她有种情绪在里面,这就是宗教对人的影响。所以 不要觉得宗教是个不存在、不可理喻的东西,几千年了它都没有消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玩”出大道理


为了体现自己是一名建筑师,徐腾不久前把自己的宿舍改造了,买张沙发、弄台投影仪,再搬来一套草席和茶具,像是一个小型生活馆;学院足球队要踢比赛,他把队服也改了,一面写着“共产主义”,一面写着“建筑”;他把研究生团委“又红又专”的“树典型立标兵”大会开成“年度人物盘点”,评选“最美女神”“学术新咖”“不务正业”等头衔;他用的烟灰缸是个鼎、考试会背着小型关公坐镇……徐腾的确是个爱玩的“怪人”,他喜欢和好玩的人在一起,而他喜欢的那些奇葩建筑,“其实是因为喜欢背后好玩的人”。


“我见过最有意思的建筑,出自一个精神病人之手。”徐腾说。这个精神病人通过捡垃圾,用3年时间造了一个7层、10多米高的“塔”,“不能住,只能爬上爬下,是他送给自己的玩具。”


相比故宫、长城等经典标本,徐腾更钟情于乡野不为人知的怪异设计,比如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里的金鳌馆、新疆特克斯县城八卦公园的八卦摩天轮、辽宁的“干”字文化广场……这些建筑,勾起了他对未知的好奇。


“小学的一天,派出所所长突然来我们学校,校长说,有5个学生偷了家里的钱跑到广州去,被警察送了回来,别学他们。那天傍晚的夕阳打在那5个学生身上,像5尊镶了金边的佛像。我当时第一次对远方产生期待。”徐腾回忆,“那正是上世纪90年代,都往南方跑的时候,小孩都想去南方,是很好的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故事。这些有趣的人把我身体里的一些能量调了出来。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些人,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如今,徐腾自己也成了这样的人,发现了有趣的事,也做了有趣的事。奶奶庙火了,易县那里的人逢人便问:“是徐腾的朋友吗?是的话帮我们好好感谢他,他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不是香客的人都来捐钱了!”但徐腾却担心自己的这篇文章会害了奶奶庙,“因为里面有太多东西看上去‘离经叛道’。”


不要站在一个高度上去审视别人,你怎么知道自己就是对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人物  ·  退休后,她们去留学
23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第一批去漠河受罪的年轻人,后悔了
23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新年最值得读的10本书,还好没有错过
4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4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4 天前
咱是闽南人  ·  娃哈哈,一个帝国的陨落!
7 年前
学习小组  ·  平天下 | 宽容别人,更要宽容自己
7 年前
伯乐在线  ·  程序员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