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开东  ·  教育还有底线可守吗? ·  2 天前  
王开东  ·  教育还有底线可守吗? ·  2 天前  
摘星DSE  ·  扩招至130人!2月7日!26届摘星DSE全 ... ·  4 天前  
摘星DSE  ·  扩招至130人!2月7日!26届摘星DSE全 ... ·  4 天前  
中国科学报  ·  “双一流”扩容,“名单”该咋列? ·  5 天前  
太星小升初  ·  又一波新消息!2区学校拔尖+多区2025寒假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两节课让我大吃一惊

王开东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2-11 00:01

正文


参加姑苏区彩香中学的评课活动,听了两节课,大吃一惊,大饱眼福。


原先在我的观念中,彩香中学是一个薄弱学校,但短短两年,刮目相看,这所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发展到了让我震惊的地步。


听的两节课是心理和地理。


第一节课是王柳老师的心理课《走进生涯,预见未来》,课前有活动单,标题是《落叶重生记》。


活动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选择这片落叶?


课前每个孩子都拿了一片落叶,老师要求“四感落叶”:从看、闻、摸、听四个角度感受落叶。这就把为什么选择这片落叶具体化了,但重点是感知之后的课堂延伸。


活动单的第二部分是“落叶的重生”。


学生交流到落叶的凋零,从落叶的精神品格上,落叶有陪伴,有滋养,有牺牲,有奉献,老师顺势让孩子们以落叶为素材,发挥想象,让落叶的生命重生。


可以剪接落叶,然后粘贴在落叶重生的版块里,给这个“落叶的重生”取一个名字,写一个小故事,或是一首小诗。


最后一个步骤是,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第一个女孩把树叶当成了一条鱼,但给鱼画了两个翅膀。鱼在水里自由自在,也可以在空中翱翔。


女孩给树叶重生取的名字叫《自由》,这个名字让人怦然心动。



女孩说,我为什么要给鱼儿画上翅膀?我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定义一尾鱼?一尾鱼是不可以被定义的。同样,一个人的生命也不应该被定义,被刻画。


全场掌声雷动,我想,这节课就算听到这孩子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也就足够了,不虚此行。


第二个孩子画了一棵花树,他把树叶做成了花树的倒影。孩子给作品取名《陪伴》,亲情的陪伴就像影子一样,永不分开,如影随形。这又打动了很多人。



第三个女生把一枚银杏叶,当成了一个漂亮的黄裙子,她画了一个腰肢纤细的非常美丽的小姑娘。


她说,那是过去的自己,她取的名字叫《怀念》,怀念童年的自己,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



掌声雷动,同学们都快把手掌拍烂了,女生走下讲台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同学等着击掌,这样的课堂彻底嗨了。


第四个同学把褐色的叶子,当成了一条深色的河流,旁边一个老人在无忧无虑地垂钓。



孩子说,老年人非常悠闲,他画的是岁月老去的松弛感。又是创意满满,掌声响起来,又是一个孩子被鼓励。


最后一个孩子把树叶当成了红日初升,另外一个叶子当成了落日半隐。


孩子说,先辈们是落日半隐,我们这一代是红日初升,这代表着希望。


我久久沉浸在这样的课堂里,这是一节什么课?美术课?语文课?班会课?生命教育课?心理课?


我们四感树叶,然后创意表达树叶,这算不算是一节写作课?从落叶的凋零,到寻找落叶的重生,这是不是一节生命教育课?但最最重要的还是心理课,这节课太了不起了。


孩子们认识一个落叶,就是认识一个平凡的生命,任何一个生命都会凋落,但重要的是这个生命留下了什么?


所以老师才引导孩子创作落叶的重生。这个重生不仅是落叶,也是孩子们自己心灵的重塑。


我们不妨看一看孩子们的构思,其实都是潜意识的流露,千万别忘记,流露就是治愈,被看见就是治愈。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亲子的陪伴,所以有花树和影子的《陪伴》。


孩子们需要《自由》,所以有长着翅膀的鱼,每一个生命都不该被定义,被刻画,那么,孩子们被定义成三好生、入团积极分子、劳动小达人……这是不是一种刻画?是不是画蛇添足?


孩子们为何会《怀念》童年穿黄裙子的自己?因为童年是无忧无虑的。那么现在呢?现在自然是紧张忙碌的,童年是彩色的,现在自然是灰色的,沉重的,是压抑的。


前段时间,我接受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的采访,主持人说,小时候写作文一开篇就是无忧无虑。


我说,未来有一天,无忧无虑这个词语很可能会从现代汉语中消失。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个词离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久远了。


孩子为什么羡慕老年人?其实孩子们羡慕的不是老年人,是老年人生活的松弛感,羡慕老年人的那种状态,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无忧无虑地垂钓。


钓到也好,钓不到也罢,把生命浪费在自己喜欢的美好事情上,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不是用来受苦的,否则这样的人生就不值得歌颂。


这就是最好的心理课,让孩子们把委屈和郁闷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了,获得共鸣,找到同类,所有的郁闷和不快又变成了创作的源头,孩子们就能摆脱不良情绪,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乌云,轻装上阵。


你看最后那个孩子,画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代表的就是崭新的新生。我听着这样的课,也觉得是一次新生。


看着孩子们下课都舍不得离开课堂,看到孩子们每个人激动得通红的脸,我只觉得今夕何夕。


后一节钱校长上的生物课,则是又一节生态样貌的课。钱校上的是《养一只自由自在的鱼——生态鱼缸的建立及其原理》。


这是一节前置课,学生小组都已经制作好了生态鱼缸。所以第一个环节,就是小组展示本组的生态鱼缸,和观察日记。



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构成生态系统,那就自然引出生态系统构建的相关知识。二是封闭状态物质和能量与外面有交换吗?这又引出了太空中的生态鱼缸。


第二个环节,作为对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有的鱼死了,探究鱼死的原因。这里的探究很有意思,有学生谈论了很多种鱼死的可能,有的说草太多,鱼活动空间受限;还有的说鱼活的时间太长了,孤单寂寞而死。


老师都未做辨析,因为这不重要,科学实验的要诀,就在于大胆假设,然后才是小心求证。


最后师生达成一致是,可能是鱼缸中的氮和磷太多,导致负氧化,鱼大概是窒息而死。


钱校又直入青云间,提出一个宏大构想,外星球可不可能建立一个生态系统?


好在美国人曾经干过,建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生物圈2号。老师让孩子们猜想是否成功。


结论是美国人失败了。老师顺势提出要珍惜和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唯一的环境生态。


最后布置的作业极有创意。保护生态系统,最高明的办法是利用好生态系统的循环。


农民稻田里养鱼,鱼和稻子都长得很好。钱校自己做了一个实验,鱼菜共生。她的实验成功与失败交织,全都分享给了学生。


学生们每个小组都发到了工具,他们又认真讨论和忙活起来了,相信下一节课又是一个美好的体验。


姑苏区采用“苏老师 我要协培”系列活动,这一次是“五力”并举之“学习力”,把一个个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各个学校结合自己学校的课堂特色,把这个核心理念通过课堂上出来,融入到师生血脉之中。


彩香中学的课堂是“自学-合学-展示”,因为最终都需要小组展示,比学赶超,所以自学阶段,每个孩子都学得非常起劲。


等到合学,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合作学习,小组争论得很厉害,每个人都不甘落后。


最后的小组展示,因为是为小组争光,代表了小组最高水平,自然成了课堂嘉年华,是思想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每个孩子都沉浸其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和收获。


看着每个孩子参与其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感觉如果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教育还是大有希望的。


最讨厌一些专家说一些不痛不痒的风凉话,鼓励老师们穿新鞋走老路,那就永远原地踏步,万劫而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