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拉勾
拉勾网,专业的互联网领域招聘平台,专注于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海量诱人职位实时更新,薪资透明,拒绝面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好巧,我也因为上班得病了 | TIPS ·  昨天  
51HR派  ·  你骂的预制菜,在春节卖爆了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1V1模拟面试/语音答疑服务助力求职! ·  昨天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3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拉勾

我怀念每个月生活费1500块的日子

拉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5-16 19:02

正文

微信公众号:雷斯林


01


大学的时候,爸妈给我每个月1500块钱的生活费。大一大二是1200块,然后从大三开始涨到了1500块,说是物价涨了,也给我涨一点让我可以过好一点。


1200块在上海能买到什么呢?


我记得学校食堂吃一顿饭,吃饱要至少十二块钱,宿舍楼下“红房子餐厅”吃一顿酱爆猪肝盖浇饭要十五块钱,如果要加个椒盐鸡腿需要多七块,加个蛋要两块。


这样算下来,就算不出去吃,每天吃食堂或是小馆子,每个月花在吃饭上也要将近900块,如果偶尔聚餐,可能还要更多。


手机话费每个月至少一百,买书本每个月至少一百,其它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就算一百吧,加起来怎么都要一千两百块,应该一分钱都剩不下来。


事实上那会儿,我用这每个月一千两百块,还能去市区看一次话剧,还能买上几张魔兽世界点卡,还能偶尔和同学去KTV唱一次歌——因为我那时每顿饭都吃五块钱一个的饭团。


当然新衣服肯定是不可能买的,我那时候也毫不在乎。那种正儿八经的昂贵话剧,演出也是不可能看的,基本都是看80元一场的学生作品,或是花80块,摸进上海的MAO LIVEHOUSE,跟着满场的穷学生,甩一个晚上的手。


偶尔也去市中心玩,去徐家汇,在美罗城的美食面前逛着,看着,没钱买。港汇是万万不敢去的,那里无论是衣服还是食物,对我来说都太贵了。


挺惨的对吧。


02


暑假的时候,我实习过不少次,都是在上海。


一次是在广告公司,工资是100元一天,扣除暑假住学校宿舍多交的钱,每个月也就剩下2000元左右生活。但那家公司在常熟路,又是出了名的工资高,所以公司同事没事喊我们出去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都瑟瑟发抖。


其实最开始我和他们去过一次,结果那家餐厅最便宜的三明治要128元一个,三明治上来后我根本没吃饱,但几乎用掉了我三天的伙食费。


从此我再也没敢和他们一起吃饭过。


还有一次是大四在某互联网公司实习。


那时候说起来真的挺可怜的,我学校在松江,实习公司在张江,中间隔着大半个上海,如果每天坐地铁通勤,那来回得四个多小时,所以只能租房。但我那会儿实习工资是120元一天,租房就要用掉大半收入,还租不起公司附近,不得不公交转地铁才能去上班。


那时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最早实习的公司特别偏远。

附近没地铁站,偏偏那又是一家科技公司,口号是什么“人性化的科技”,什么都要讲究个科技与自动。

到公司自动指纹打卡,进了办公位自己到邮件里查收今天的任务,完成后在系统里提交然后接下一个任务,午餐晚餐自己在系统里点好,前台帮我送到办公位上。

在我看来,他们很忙,永远面无表情,从上班到下班。在他们看来,大概我也是。

整整一个星期,几乎没和人面对面说过话。


那个冬天特别冷,每天夜里我都会在网上帮陌生人写故事。

有一天空调坏了,缩在被窝里听一位读者倾诉。

她说她男朋友不告而别,她非常痛苦,一到晚上脑袋里就全是过去那些事。

“过去他会像这样抱着我睡觉。你知道吗,今天好冷”

“恩,确实好冷。”

“所以我想如果你可以帮我写个故事,把故事写温暖点吧。”

“好,一定让你们好好告别。早点睡吧,我慢慢写。”

打下这行字的时候我正因为寒冷在被窝里缩成一团,刚拿下耳机想要舒展舒展筋骨,隔壁小夫妻夸张的呻吟声立马就传过来,直往耳朵里钻。

女的动静大,男人动静居然比女人还大,我至今想不通一个男人那么大动静是为什么。加上那会儿刚分手,心情抑郁到无可附加。

当时就想到一句话。

习惯一个人了还好,如果从两个人的状态突然回到一个人,再被刺激一下,那感受绝对难忘。


第二天一样起床,一样排队,一样挤根本挤不上去的公交,一样跟着一大群人挤上满满当当全是人的车子。

车上人挨着人,都低着头,拼了老命地以各种奇葩的姿势掏出手机来刷。

公交站台上人山人海,公交门口堵着十几个没能上车的乘客,无力地拍打着门。

突然明白大概不止我,所有人都很孤独。

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个公司所有员工清一色在20多岁时都结婚了。

我们的孤独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残疾。

没有人能真正解救你的孤独,但有个人陪着,总归会好受一点儿。

就像瞎子和瘸子,在这世上互相搀扶着向前走。


也挺惨的对吧。


其实这样的生活我维持了挺长时间。


刚开始正式工作的时候,税前工资是6000元,交完各种税之后就只有5000不到。扣除租房的2000,在商区吃午饭,昂贵的1000,以及各种杂费之后,其实经济状况也没比大学时候好多少。


那会儿我不敢吃晚饭,每天夜里到家以后,实在饿得受不了,就自己下一碗面吃。


这碗面有荤有素,成本不到7元


也挺惨的对吧。


03


上面说的那些日子是真的没钱,是真的挺惨的,但也是真的有活力,每天啥都不想,过得真的非常开心。


记得有一次在佘山一个学生社团组织的Party玩得迟了,回去的公交,地铁全都没有了。就大家一起从佘山走两站地铁回在松江的宿舍。


我还记得那天有月亮,很大很圆。秋天的夜风凉飕飕的,吹在身上很舒服。我们在party上喝多了赞助商给的酒精饮料,追逐打闹吹牛逼,谈论假期,理想还有关于明天的一切。


如果那会儿有谁在后面偷听,一定以为我们刚拯救完世界。


记得月薪6000的时候,有一次接到一个月薪税后8000的职位邀请,去见老板前激动了一个晚上。整晚整晚地计划要换一个好一点的房子,要买那个看了很久的鞋子,要攒一点钱以防万一,要把自己手上的“老年机”换掉,至少换成最新的华为或小米。


虽然后来还是没去那家公司,因为总觉得老板明天就要跑路,太不靠谱,但那时候的开心绝对是真实的。


后来工作换了,自己也做了一些正确的事情,经济状况渐渐好起来,一直到现在,可能比95%的中国人经济状况都要好。但却再也没像从前一样开心过。


在知乎看了一个答案,来自知乎用户@KIWI,她在劝解一个月薪7000,在上海活不出“品质生活”的答主时写道:


他们坐定之后,开始聊天,声音特别大。听他们聊着,他们四个都是河南农村来北京打工的,都在这个超市做理货员。其中一男一女是一对小情侣,另外两个人就总开他们玩笑。


然后这天是小情侣中男孩子的生日。


女孩子本来是要值班,为了跟他一起出来庆生,特地跟别人换班了陪他。他们住的地方是超市给租的集体宿舍,男孩子一直说,很快就要当组长了。当了组长挣了更多的钱,就回老家盖房子娶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