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投资
搭建专业的产业链研究社群。通过汇集产业专家、行业分析师、PE/VC、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和职业投资人,一起进行深入、全面、前瞻性的产业链研究,发掘股权、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专业咨询请联系i投资(itouzi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集体下场,上下同心! ·  6 小时前  
债市唤醒官  ·  2025-0220-今天有啥消息吗?不需要消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投资

圈子 | 一位上市公司老板的独白: 我是如何走上股权质押不归路的

i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8-02 17:25

正文

来源/并购圈SHARE

作者/并购君


*应被访者要求,本文人物及企业名称均为化名。


“我这一生,什么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没想到临退休,还要来一次生死之搏”。对话中,苏阳很是无奈,“除公司股份外, 别看我的家庭资产超过5亿,可连同公司,负债已经80多亿 。这些我所拥有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就不是我的了”。


苏阳前不久刚把手中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云飞扬”所有股票进行了质押,市值打对折拿到了15亿贷款,质押股份比例为总股本的38.3%。“其实我们所有人都知道, 股权质押贷款是个坑 ,但是没有办法啊,很多开销,不是圈内人,你根本无法想象,而 公司就几乎从来没有过不缺钱的时候 ”。


1/ 上市前的日子


八年前,他还只是一个 年产值2亿左右的机械装备公司 老板。“如果没有遇到刘峰,现在的我,可能是另一番光景”。苏阳想起了2009年7月9日,第一次在河边步行街喝啤酒时与时任“大华”证券投行部总经理刘峰初次相逢的情景。


“那天的前一天,我女儿满20岁,很多亲朋好友来庆生,我高兴,喝多了,第二天下午才起床,就跑到河边步行街喝点啤酒醒醒酒”。想起女儿,苏阳一脸幸福,正好刘峰在隔壁桌与朋友玩扑克牌,纯粹娱乐,三缺一。刘峰正好看到苏阳一个人,年龄也就比他略大十来岁,便邀请苏阳一起玩,苏阳看刘峰也不像阴险奸诈之人,心情也不错,就这样认识了。


一来二往的,苏阳和刘峰成了好朋友,刘峰的专业和为人、苏阳的勤恳与商业操守,都吸引着对方。刘峰认为,像苏阳这样技术型企业家、 管理规范、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无商业纠纷、每年盈利状况甚好 的精密制造业企业,就应该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力成员,而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如不迅速做大做强,则极有可能被淘汰。


在刘峰的帮助下,苏阳很快转型成功 ,通过引进并购资本,横向收购扩张,把一批产能、客户市场、技术等收罗账下,三年不到,年销售超过20亿,平均几倍的年增长,终于在2014年敲响了中小板的大钟。那时候,正是中国并购市场迅速回暖加速的时期。


2/ 公司上市的冲动


“知道我为什么从一向谨慎稳扎稳打的经营思路中跳出来大干快干吗?”这时候的苏阳,盯着眼前的白开水杯,一步也不想离开,“ 都是虚荣心闹的 ”!


2009年的时候, 销售2亿,净利润在15%左右 ,苏阳的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惬意至极了。赚来的钱除了置产,送女儿出国留学,就是一家子的用度开销, 剩下的都在银行躺着呢 。“当时心态真不好,何必去跟别人比拼呢?”苏阳在经历过几次尴尬之后,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改变。


第一次尴尬 。2010年1初,苏阳经商圈子的朋友介绍他去一个高级会所骑马,顺便带他去包厢跟一个百亿级上市公司大佬打个招呼,结果对方没起身,连正眼瞧他一眼都没有,就更别提给个座位了。“ 我也不差钱,凭什么看不起我 ?”苏阳没有怪这个大佬有多么的不礼貌,认为有没有修养是对方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但这个窝囊气给他触动还是很大的。不过并没有过多的往心里去。


第二次尴尬 。没过多久,一个新的顶级会所开业,股东及会员的基本要求是收入10亿以上,朋友带苏阳去捧场,全场总共也就20来人,其他人苏阳一个都不认识。主人倒是很客气,苏阳平时不太善于应酬,无聊之下就随便拿了一瓶红酒倒上半杯,两口就喝掉了。苏阳的这一动作,被一个张姓的大佬发现了,也许是喝多了,还是个大嗓门,“红酒哪是你这样喝的?一看就是土包子!谁让你进来的?(我)交了500万,怎么能跟他在一个圈子”?苏阳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会所,心里五味杂陈,“500万,老子也有”!


“那次是真的伤了我心,红酒嘛,不就是拿来喝的,哪样喝不是喝?非要装逼才高大上?”苏阳下定决心,要跟上时代,跟上圈子。“现在想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当你走进一个所谓更高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 前面还会有更高的圈子,照样可能被人所轻视 。过得快乐自在才是真生活,纯粹为了别人的评判、别人的眼光而委屈改变自己不值当。这是病,得治”!


第三次尴尬是在高尔夫球场 。说实在的,苏阳并不喜欢这项运动,不过圈子里盛行,也就先去体验体验,随便买了一套装备,应付应付,如果喜欢,再另做打算。结果一路上,参加活动企业家们基本没咋讨论球技,也没多沟通商务层面的事情,主要干了两件事, 一是赌杆数 ,十万八万一杆不等; 二是拿装备比价格 ,你的30万,我的50万,还有个全套加起来130多万的,结果,这个冠军赢得了普遍的“尊重”,打球最好的那个在饭桌的末排呢。显然苏阳受伤最重,球友们一看他的装备,一路上全是“哈哈”。


我们要承认,世间的人,没有不虚荣的,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就是欲望,但 所有的欲望和虚荣,都应该有个基准和限度 ,否则只会害人害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一个糟粕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根除,就是“ 为别人而活 ”:


孩子学习成绩好,父母高兴不是因为孩子未来会有多少成就,而是左邻右舍羡慕的眼光;每月收入5000元工资要抽50甚至7、80元一包的中华,不是因为中华烟好抽,而是大家都拿中华烟来应酬,哪怕在家吃10元钱的盒饭也不在乎;手机要用苹果,不是因为需要那么强大的功能,而是因为要用这街机,躲起来吃一个月泡面也要买;就不用说那些使用高仿的LV、GUCC和劳力士了。 我们总是过多的在意别人眼中自己的“面子” ,殊不知,为了这个面子,已经早早地把自我给丢弃了。


3/ 上市后时刻紧绷的神经


于是,苏阳主动联系刘峰,告知对方自己想要成为中国顶级圈子的一员,同时也参加各种高级商务礼仪培训等,而刘峰果然不负所托,2014年把“云飞扬”送进了中小板,开盘当日市值98亿。苏阳 如愿以偿跻身于新一阶层的 人上人 ”。为了实现百亿级上市公司大老板的梦想,苏阳吃尽了苦头,尽管他已经比大多数中小企业家幸运多了。


“你想想看,到10年前后,我能攒下来的钱,顶多啊、就3000多万, 公司账上也有3000多万 ,跟我爱人共同持有,也就总共6000万,根本吃不下体量稍微大一点的同行。”于是,通过刘峰,券商介入公司股改、引进股权投资和战略投资、借助并购基金、产业基金、银行贷款等,采取现金收购、吸收合并、股权置换等一些列手段, 2014年公司整体营收26亿元,固定产达到15亿左右,净利润约12%,负债率53%


“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啊!”苏阳透露,别看公司负债率只有53%, 但实际负债率已经超过150% ,除了向亲戚朋友借钱,我把家里能抵押的都抵押了去贷款,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就在2014年,我的财务总成本应该在1亿多 。“这些年来,看着好像我口袋里装了大把大把的钱,其实还不如一个高管财务自由”。


还有一笔开支是做杠杆 。比如一个结构化并购基金,按10倍杠杆,2亿规模,苏阳就需要拿出2000万来做劣后,GP有时也会分担一部分,当然,也有不需要苏阳出资劣后的。


苏阳透露,家里的房产价值约8000万,贷款5000万,买土地厂房和设备贷款12亿,“甚至有部分资产还二次抵押,这个就不方便说了”。“上市前,我拿了券商的钱、银行的钱、股权投资方、其他金融机构的钱, 加起来应该60亿左右,可还是缺钱 。”


1/ 我们先看看钱用去哪了?


苏阳大致梳理了下,并购重组前前后后现金用掉28亿;产业引导基金回购花了6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多亿;贷款借钱的利息总计约10亿,其中,并购杠杆利息每年5000万(后来因上市成功,无需再支付),亲朋好友借款6000万利息每年600万;新项目投资支出约15亿,夫妻俩的股权从100%降到38.3%。


“主要是当时底子太弱,几千万储备金就去大肆并购, 杠杆做得太大,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公司总资产的6倍 ,而回收期比较长,其中还有一两家一直都基本是在亏损。”苏阳至今心有余悸,“当时也是鬼迷心窍,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上市不成功,要么跑路,要么跳楼”!


2/ 苏阳其实已经被资本所左右了


“中间有一段时间想过放弃或者暂缓上市,先好好消化下,实在不行,我用几年的时间把钱一点一点的还给银行和投资机构,”但苏阳被诱惑了,跟几个资方签了个补充协议,只要基本确定能上市,就停止支付固定利息,“ 这可是几个亿啊,不心动那是假的 ”。


而就在这个时期,苏阳的开销明显剧增,很多支出根本无法通过财务手段在公司层面解决,“证监会不是吃素的,审计肯定很严,而且我坚决反对财务造假,所以这些支出都是我自己在扛;另外,公司股改后,股东多了,财务管理规范了,也不允许我想拿就拿,或者把过多的某些个人开支作为公司支出, 投资机构的业务水平也是很高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某个垫资方还专门派了个财务来公司监督管理,确实没发现问题之后才撤出的”。


这些隐性开销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了更能胜任“新阶层的人上人”,苏阳置办了大量的行头 ,名车、名表、名酒、名画、公司会所,慈善捐赠、品牌宣传、读EMBA、担任社会职务等。“不怕人笑话,现在家里放着的这些东西,买的时候少说有一两个亿, 光读EMBA就花了几百万 ,几乎把国内主要院校的班都读遍了;当个会长副会长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平均每年30万左右一个,加上请客吃饭,各种活动,算下来也得1000万了吧”。当然,这些开支中,还是有部分让公司来买单了,而且资方也是乐见的,对公司的发展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好在公司管理一直做得不错,也没受到多大的影响。


“那时候,我经常怀疑人生。你说我一个搞技术的, 每天跟演员一样生活 ,削尖脑袋往更大的企业、更权威的大佬、各种官员甚至还有金融掮客身边靠,天天宿醉,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老婆孩子,几次都差点离婚。想想都觉得愧疚。”


苏阳家庭第一次闹离婚的时候,刘峰就在场,妻子非常平静,没有索要一分钱,只是要求给女儿5000万现金和几套房子。“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二类开销就更大了,就是特定人物公司参股投资 。“后来大家都认为我有钱了,这个某某官员亲戚的企业,那个某某大佬领投的项目,这个平台那个关系什么的都来了,管你看好还是不看好,也不管是不是喜欢,从北京到省里,再到市里,甚至到县里乡里的都有,投资金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的都有。我不是搞投资的,哪会分辨好坏,而 这些投资,大多数都打水漂了 。即便后来请了专门的投资团队才略有好转,但那些抹不开情面的投资还是一直都有”。


还有一类更为隐晦的支出,数额不在少数,苏阳对这个问题比较抵触,不愿意谈,也不同意写,我们就发挥中国特色的智慧来合理想象吧。


最奇葩的是,除了丰厚的保险,苏阳一家没有买一分钱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除非必须,否则也没有投资过任何一只基金。“ 最困难的时候,家里一两万现金都没有 ,你能想象吗”?中国会有这样的上市公司老板吗?我相信,这不是苏阳在标榜自我高尚。一方面纸醉金迷,一方面又拮据如斯,难怪要“怀疑人生”了。


另外一个包袱也很头疼,就是收购的企业中,欣欣向荣的有,不死不活的多,亏损的也不少, 整体估算下来,这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资本市场获得了一些收益。“就算现在两方面加起来收支平衡,那也很吃亏,预计至少还要赔2年,”苏阳很犯愁。其实,在并购重组过程,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大有所在,云飞扬只不过是身在其中而已。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17年兑现的761条并购重组对赌协议中,251条对赌协议并购标的未达到其承诺业绩, 占比高达32.90% ,涉及上市公司225家,其中28家上市公司并购标的在2017年出现亏损。而到2017年年报披露结束以来,约有10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业绩补偿公告,其中部分企业或已收到补偿款,或回购注销了相关股份,不到总数的一半。


3/ 上市后该有钱了吧?


是的,资金能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了。苏阳罗列了上市至今这几年所有能动的资金。IPO时,云飞扬募集了20亿,之后2016年增发募集了18亿;期间组建并购基金募资26亿,股权投资基金15亿,银行授信15亿,抵押贷款20亿,自有资金15亿, 总计129亿元


从数字上看,已经不少了,可苏阳天天发愁钱不够用。“家大业大,到处都得省吃俭用,还是入不敷出, 2017年营收也就65亿,净利润早已滑落至10%以下了 。”苏阳认为,除了各项成本增加,毛利下降因素外,不断的加大投资也影响了分红。


是的,传统的机械制造装备技术含量偏低,要掌握一定高度的技术不容易,苏阳因此 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今后的主导产业 ,连续5年进行投资,研发、建厂、收购等前后总计投入超过20亿元,而回报从2017年开始,约4.5亿营收。


另一方面,公司员工从最早的120人已增至当下2700多人,“有些子公司的总经理年薪都得两百万,技术人员也大幅增加”,加上福利等, 平均到人头上差不多得每年10万元 。同时,各项财务成本和营业费用成倍增长,“ 贷款综合成本已经到了8%左右 ,每年就要去掉大几个亿”。还有各种税务、任务指标等,如果不是申请到了高新和双软,税负更重,而诸如各种年费更有增无减,“光各种捐赠一项,平均每年恐怕得上千万吧”。


而多元化发展使得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从2011年开始,云飞扬公司就先后介入了智慧停车、智慧小区、特色小镇、智慧医疗等各个物联网大行业,甚至还差点建厂生产智能锁。“一方面单一主业很难把盘子铺大,二来收入多元化也有利于抵抗风险,”另一点苏阳没有明说,但通过交谈知道,直到现在为止,关于并购,他其实还不甚明了,大的框架知道,某些核心条款也懂, 但很多涉及财务方面的事情,都是委托刘峰在处理 ,“他做得不错,也很负责,基本都没有出大的纰漏,要说疑惑,倒是有几个案子在估值上意见有些不同,不过总觉得他更专业,也相信他,所以就点头了”。


不过,最让苏阳记忆深刻的是在上市公司协会里碰到的几件事,最终 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2014年,因为云飞扬的上市,苏阳自动成为上市公司协会成员,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其中两件事伤害却很大。


一是协会里组建了几个不同的圈子 ,苏阳参加了两个,一个是制造业为主的智能制造小组,一个是技术创新小组。可几乎每次聚会,聊的都是大项目,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甚至还有人拿了几个亿去炒币。“我对投资是真不感兴趣,也学不来,听听就好,可 炒币和包明星之类 的事情,我是抵触的,渐渐地小组里也就没我什么事了,也很少参与了”。只是没想到,在一次避无可避的聚会上,苏阳中招了。


“当时有个组长拿了个300亿的能源项目来,说小组8个人,每个人50亿都不到,组长出100亿,去澳大利亚收购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转手卖给大型能源集团,下家都找好了,关系很硬,下家不方便直接出面购买,至少每人能分10亿,在场诸位,只要知道的,即便不参与,也要大出血才能封口。”苏阳打听到了组长的厉害,拼凑起来准备了30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先没打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