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1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1 小时前  
玩物志  ·  曾在风口浪尖的明星 AI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老铺黄金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南京德基广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人群越小生意越大?悦鲜活靠什么1年卖出35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仅仅追求金钱,人活着就没有价值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12-12 05: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稻盛和夫关于人生哲学、企业经营和员工培养等方面的观点,包括珍惜员工、提高心性、人格变化、经营者责任等。同时,也介绍了盛和塾的理念和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稻盛和夫强调人生的目的在于拥有美好的灵魂和心灵,通过事业和生活经历不断提高人格。他认为,只为赚钱而工作是卑微的,真、善、美才是人生的追求。他提倡不断反省自身言行,提高心性,保持高尚的人格。

关键观点2: 企业经营中的员工培养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者应该珍惜员工,将他们视作家人。他通过举办研修会、讲述哲学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心性,塑造崇高的人格。员工的幸福和人生转变是经营者的责任。

关键观点3: 盛和塾的理念和活动

盛和塾是稻盛和夫哲学共有的灵魂之友的集合体,通过营造强大的磁场,让参与者度过精彩的人生,成就卓越的经营。该组织强调实践圣贤的道理,提高心性,注重集体氛围的营造。

关键观点4: 活动推广和奖励机制

本文介绍了相关的活动推广和奖励机制,包括年度、月度、每周的获奖名单公布,以及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也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磨铁图书、人民邮电出版社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正文


每日听稻

如果不打心眼儿里珍惜自己的员工,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家人,员工就不可能真正努力工作——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4139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一味追求金钱不对,应该还有更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

京瓷公司在1990年并购了AVX公司,本来只有7000~8000名的海外员工一下子就扩大到13000人。

新的子公司包括社长在内,干部都是外国人。为了同大家共有哲学,我把干部们召集起来,举办了3天的研修会。


对国内的员工,我不断讲述京瓷哲学,把它作为京瓷员工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

我把我的讲话汇集成几本小册子,事先交给了AVX公司的干部。AVX公司的干部中有人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等所谓常春藤联盟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主要都是技术出身。京瓷当地总公司的副社长当过18年俄勒冈大学经营系的教授,此人热心于教育。

他把我的哲学手册翻译成英语,事先发给AVX公司的干部,并附加调查表,征求大家的意见。


研修会的前一天晚上,我到达加利福尼亚看填写的调查表,其中充满了抵触性意见。

例如,“如果要把这种哲学强加给我们,我们无法容忍。”基本上都是这种论调,其中特别的还有,“你的哲学中写着不能只为赚钱而工作,但是我们就是为了赚钱才来工作的。说只为赚钱工作不行,这话毫无道理,简直荒谬。”


因为意见对立,所以讨论进行了3天。我们请了两位美国最优秀的同声翻译,就刚才所讲的话题,与50名干部展开了讨论。

讨论内容不限于所谓日本式经营如何,不限于经营上的问题,而且谈到了历史、宗教和哲学等话题。

另外,因为都是搞技术的,所以我们还谈了有关精密陶瓷的专业性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话题。


最后,我们讲到了我刚才给大家讲的有关人的本质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工作,为什么要经营企业等哲学性话题。

在连续3天的讨论中,我谈到了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话题,那就是真、善、美这种灵魂的本源。灵魂本身就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

这个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员工,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倾向。然而,就是这些人,经过3天的讨论,全都接受了我的观点。


当时,只为赚钱而工作不对这个观点又怎样呢?结局很有意思。对话是这么展开的:


“我们就是为了赚钱才来工作的,这为什么不对?”



“你为赚钱而工作,说起来也没什么不对。我们人既然拥有肉体,就会有本能,有利己的欲望。因为人缺乏这种欲望就无法生存,所以欲望是必要的。然而,我说的是,只凭赤裸裸的利己欲望做事,那是行不通的。为了赚钱而工作,并不是坏事,所以我才给大家支付高额的薪金。这就是说,我并没有否定你们的这种动机。不过,仅仅追求金钱,人活着就没有价值。有一句名言说:‘男子汉不强悍就难以生存,男子汉无爱心就没有生存的资格’。一味追逐金钱,人生有什么意义呢?”讲了这些话,我才谈到真、善、美。


“一味追求金钱不对,应该还有更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我们的哲学里写着这一条。诸位,难道你们不也是这么想的吗?在这附近,有人下班回家以后,就积极地充当义工,努力为社区做贡献。难道你们不认为他们的行为很高尚吗?公司的工作繁忙之余,一对夫妇周六、周日花费两整天为了教会的事情东奔西走。你们不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吗?不取任何报酬,不求任何补偿,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具备这种美好心灵的人,你们也会肃然起敬吧。我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工作要获取金钱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只为赚钱而工作,就未免太卑微了吧。”

*摘自 《人才培养与企业传承》 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是否拥有美好的灵魂和心灵,灵魂是否比出生时变得更加纯净美好,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人生就是一个反复修行的过程。我们通过事业及生活,或遭遇灾难,或获得好运,或遭受苦难,或烦恼不堪,在种种人生历练中不断提高人格。

这就是说,我们在努力生存的过程中不断使灵魂得到磨炼,使之在死亡时,比出生时美好一点点。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我为了什么而生于人世?我创立了京瓷,使之发展壮大;我还创立了第二电电,做出过不少成绩。

这或许值得骄傲,但在我看来,比它重要得多的是,在死去时,我的灵魂是否能比来到这个世界时更美好,即是否拥有美好的灵魂和心灵,灵魂是否比出生时变得更加纯净美好,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这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迎接死亡。

人生在世,无论遇到灾祸还是好运,都应该保持开朗、感恩之心,都不可因此滋生怨恨、嫉妒之类的不良思想,而应该以美好之心坦然面对,如此人生必将有更光明、更广阔的未来。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灾难或幸运,应该采取何种心态?应该如何面对?如果要正确面对,就必须磨炼自己的心性。


*摘自 《企业家精神》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们需不时回顾做人应有的原则,反省自身言行


提高心性,最关键的是实践圣贤所讲的道理,而不是只将这些道理当作知识死记硬背。

我在孩提时学过一首“日新公伊吕波歌”,这是日本封建领主为了教育子弟而作的便于记忆的数数歌。

其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圣贤之道,听了唱了却不做,毫无价值”。这句话的意思是,“读再多的金玉良言,听再多的醒世警句,如果自己不去实践,就完全没有意义”。

中国有古话云:“读《论语》而不知《论语》。”或许用这句话表达更贴切。


我们为了提高心性阅读圣贤的书籍,而书中所写的道理大多看起来朴实简单,所以我们往往单凭头脑理解,自以为深得个中三昧,却很少将之付诸行动。


然而,事实上,实践正确的做人道理非常困难。且不论圣人君子,我们普通人不管学了多少至理名言,都很难付诸行动。因此,古人才会将这些道理编成数数歌传唱至今,以诫勉后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不时回顾做人应有的原则,反省自身言行,持续努力,尽可能向这些理念靠拢。

既然是人,就无法百分之百做到这些道理,即便如此,也要认真思考,时刻反省,尽可能提高心性,完善人格。

*摘自 《企业家精神》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每天刻苦钻研,保持高尚的人格

“提高心性”的一个关键表现就是人格发生变化。运动选手为了保持体魄,每天都必须勤于训练,同样,一个人要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必须勤于精进。

人格并非一旦形成便恒久不变。特别是若想追求高层次的人格,并想长久保持高尚的心灵境界,就必须付出苦行僧般的努力。


这就要求我们反复学习,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省自身,看自己是否存在作为人不应当有的行为。

通过反省,反复告诫自己“应该这样做”,否则就很难保持高尚的人格。 我认为,人格是由天生的性格与后天在人生中所学的哲学共同构成。

尽管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人会遭遇种种幸运或灾祸,但只要不断努力提高心性,完善自我,就能通过后天努力,塑造出崇高的“第二性格”,取代天生的个性。

正因为疏于磨炼人格,那些取得了卓越功绩的经营者最终难免走向没落。

即使有的人一开始表现卓尔不凡,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快的不出10年,慢的也不出30年,就开始走上衰落之路。

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全身心投入事业时,人格得到了暂时的提升,但事业成功之后,变得疏于反省,结果无法保持高水平的人格。


常言道,人到了某个年龄,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这并不关乎相貌的美丑,而是指人的心灵境界。

通过提高心性,培养道德,人的相貌和表情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面慈心善”的说法。


没有人生下来就拥有优秀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人格是在人生的种种考验及艰苦磨炼中逐渐形成的。



员工将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企业,因此企业经营者肩上的责任尤其重大。

一生不懈钻研,日日刻苦努力,不断提高人格,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经营者应尽的义务。

*摘自 《企业家精神》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让自己集团的所有人都获得幸福,让他们的人生都向好的方面转变


既然是经营者,就必须千方百计在自己的企业内营造强大的“磁场”。让自己集团的所有人都获得幸福,让他们的人生都向好的方面转变,这就是当经营者的诸位的责任。


在人生中相会的人,通过相会成为自己导师的人,因他们的帮助使自己的命运好转。这是一条。

另一条,把自己学到的哲学植入自己的团队,在团队中形成强大的“磁场”。就靠这两条,就能使我们的经营和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以前我就跟大家说过,盛和塾是“灵魂之友”的集合体,是发自内心彼此信赖且心灵相通的同伴的集团。


这样的500人甚至1000人会聚起来所形成的氛围是祥和的、美妙的。


而一般的研讨会或讲演会往往有一种张扬喧嚣的气氛,讨论话题时也给人冷漠无情的感觉,但是这里则完全不存在那样的问题。


所以才会有很多“追星族”为享受这美好的氛围,不顾工作繁忙,不管路途遥远,自负差旅开销赶来参加。

仅从这一点看,也足以说明盛和塾和今天的集会,都是具备强大“磁场”的场所、团队。


盛和塾是哲学共有的“灵魂之友”的集合体,因此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力量的“磁场”。只要在盛和塾的“磁场”里不断钻研,就一定能够度过精彩的人生,成就卓越的经营。

*摘自 《心灵管理》曹岫云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