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入智堡专业会员群参与每月两场线上路演会议,请后台联系客服购买后入群。无需参会仅阅读市场随笔,请通过文末二维码加入星球。
昨天的发布会让一部分投资者比较失望,今天的快评重申下我之前的一些看法。
如果你对发改委的
机构
性质
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那么就不可能对发布会的内容期待过多,至于发布会的择时问题,请注意并不是只有金融从业者需要节后上班……从落实的层面来讲,只要项目在推进,
那么就可能产生资金的落实和转移,你甚至都不用管这个项目有没有实效。
我个人建议诸位可以把自己从外资行和外媒的
预期把戏中抽离出来
,个人认为今年以来的港股行情你压根
不需要
买预期
,只需要
跟实际
即可,上半年没有政策的时候港股也有一波强力的回升。
所谓实际的东西,有三个,一
政策
二
资金
三
增长
。
短期政策就三个东西,
货币刺激,财政刺激和地产政策
。货币刺激我们已经看到了;财政刺激没有看到增量,可这本来也不该找发改委拿,这是财政部和人大行政范围内的事儿,核心是
赤字率和特别国债的增发
;地产政策我们也已经看到了,
止跌回稳的中性定调合情合理
。
资金的层面,核心是两个再平衡,一是居民储蓄的再平衡,有没有从债券/储蓄等安全资产迁过来?有,但要关注杠杆风险;二是外资有没有可能再平衡到中国资产?有可能,
但与其期待外资大规模的回流配置,不如先想想过去几年跑出去的内资作为“外资”需要怎样的动力才可能先行回流
,然后才是诸如日本、EM还有欧美的资金,
自己人的美元都不回流的话指望沐浴在长牛中的外资快速地用配置思维考虑中国资产恐怕想多了,当然战术性的参与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用怀疑
。
增
长的改善先从环比开始看,
目前
我们感受到了
行
政
部门对于维护经济增
长目标的迫切
感,如果三季度的数据不好,那么就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昨天为什么跌了?或许是因为此前
一些外资卖方和媒体营造的出礼包的预期落空了。
请注意任何媒体都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市场影响力KPI的,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通过用看似中性的标题党来包装一个臆想,至于
是不是真的根本不重要
,因为哪怕落空了媒体依然可以坐收流量的渔翁之利,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顾一下自2022年中以来各大外媒每个月分上中下旬有多少次重复通过特别国债的发行,降息的可能性、地产政策和重大会议的角度拿捏市场预期。
必须承认市场中存在小道消息是合理的,但现阶段政策是实的,行情也是实的,小道消息你也就别太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