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良资产大事件
不良资产行业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雷军:小米SU7 Ultra可提前小定,将优先排产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17人中毒,一知名酒店突发!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20℃!淄博火箭式升温,但很快要反转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颜宁(山东人),拟获中国女性至高荣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良资产大事件

董事长被免职,建信信托参与管理,四川信托爆雷始末

不良资产大事件  · 公众号  ·  · 2020-12-28 15:50

正文


12月26日,四川信托任命原中海信托董事长黄晓峰担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免去牟跃董事长职务,同时,聘请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12月27日起开始 交接程序。


2020年12月26日下午,四川信托召开全体大会,通知内容是 “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经四川银保监局《关于核准黄晓峰四川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黄晓峰担任四川信托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


同时,会议宣布免去牟跃董事长职务。


随后。四川信托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该公司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建信信托为四川信托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四川信托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发生改变。委托期限为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2月25日,双方协商一致可延期。



“救火队长”黄晓峰



在此任命前,黄晓峰的职务是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海信托是四川信托第二大股东,持股30.25%。


四川银保监局于12月26日核准了黄晓峰担任四川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相关批复文件显示,黄晓峰应在四川银保监局核准任职资格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四川信托应要求董事长黄晓峰严格遵守银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履职情况,应督促董事长黄晓峰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规,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本次董事长的任命,正是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管控,督促尽快改组董事会的结果。


中海信托2019年报显示:

黄晓峰自2003年4月起任中海石油有限公司资金融资部副总监;


2004年10 月起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资金融资部代理总监;


2005年4月起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资金融资部总经理;


2011年12月起任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15年7月至今任公司党委书记;


2016年3月起任公司总裁;


2018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而业内人士认为,原董事长牟跃在任期间,四川信托自救失败难辞其咎。



自救失败 兑付方案待制定



四川信托曾在6月17日公布了几条自救的最新进展:

1、变卖资产:川信大厦(被抵押、查封冻结);


2、引入战投,寻找有合作意向的机构(雪松之后,再无白衣骑士);


3、转让宏信证券公司所持有的60%股份(约20亿,被查封);


4、由股东增加注册资本15亿,由现在的35亿增加到50亿(股东放弃增资);


5、催收底层资产,回笼资金(50天仅回笼1.7亿)


四川信托TOT集中到期时间是2020年-2021年上半年。面对两三百亿的净窟窿,四川信托账户资金余额仅10.7亿元,四川信托自救已是天方夜谭。


12月22日,四川信托全体员工大会召开,银保监和地方金融管理局成立联合小组正式宣布入驻接管四川信托。


会上,四川银保监局还强烈谴责了四川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信托公司治理失效,内控机制形同虚设,管理层漠视监管法规,以隐蔽方式大量开展违规业务等等,最终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而投资人最希望了解的兑付方案,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四川银保监局表示,需要在全面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制定最终风险处置方案。


当日下午四川银保监局官网发布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已不能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除对四川信托进行监管外,其股东也难逃法网。



爆雷始末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整顿重组,合并部分优质资产,并引入战投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信托公司,2010年11月28日正式开业。


截至2019年末,四川信托注册资金35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公司下属792名员工。其实际控制人刘沧龙,也是上市公司宏达股份的实控人。


刘汉龙的堂兄弟刘汉, 此时还是汉龙集团实控人,持有境内外5家上市公司。2013年3月因涉嫌窝藏、包庇等刑事犯罪在北京被捕后,在2014年被法院判决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在那之后,其堂兄弟刘沧龙也开始被调查,四川信托的业绩随之进入下坡。


2015年,四川信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42.1亿元和15.93亿元,到2019年四川信托净利润已经腰斩,仅为7.31亿元。


与此同时,四川信托的自营资产分布结构中,不良类资产的占比在2019年突然放大,从2018年的4.82%提高至22.21%,金额也从2015年的3163万元激增至22.42亿元。


那么,爆雷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从已有媒体的报道情况来看,四川信托的问题其实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


根据《财经五月花》之前的报道,那时候就已有包括“四川信托-济宁富邦万象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内的部分项目出现问题,正面临着到期无法兑付的难题。于是,四川信托便通过发售新TOT产品获得的资金来完成已到期项目的兑付。


TOT(Trust Of Trust),即信托中的信托,指的是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的钱,并非直接流向具体的底层项目,而是由信托公司操控,流向其他信托产品,然后才会对应到具体的项目。


就这样,TOT产品就慢慢扮演起了“遮羞布”的角色。


拆东墙补西墙,终有无墙可拆之日。到2020年6月11日,四川信托旗下TOT产品停止兑付,包括申鑫系列、百福系列在内的TOT产品,只能向投资者发送产品无限延期的通知。


爆雷之后,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在投资人沟通会上承认,四川信托TOT的总规模为252.57亿元,且TOT新产品已经在监管的要求下停止发售。而监管方面出此决断,是因为四川信托的风险敞口已然形成,TOT的持续发行只不过是在用新投资人的钱偿还旧投资人的钱。


当然,四川信托爆雷并不只是因为TOT和资金池项目持续掩盖固化风险。大股东的资金挪用,可能是四川信托爆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企查查显示,四川信托共有10名股东,其中有四名股东被采取强制措施,分别是四川宏达、宏达股份、濠吉食品和汇源集团。主要因其在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后,相关股东拒不归还违规占用的资金,损害信托产品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而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强制措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