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3 天前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疫情下“逆市创业”,抗疫中“顺势而为”丨传统综艺人转型记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20-02-17 21:38

正文


武汉加油 共渡难关
向白衣天使 抗疫英雄们致敬

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庞李洁 / 编辑:于华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
越来越多的人在说,2020年,遇到了“地狱开局”。 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变得少有的安静,人们这才恍然,原来堵车和拥挤才是盛世繁华的象征。
随着人们出行受限,一些行业的发展突然停了下来,尤其是传统文娱产业备受冲击,一批中小企业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 而在此时,已经做好创业准备的桑洁却没有打算改变计划,仿佛行业里的一位“逆行者”。
桑洁曾是《最强大脑》的制片人,2月10日,她创建的公司「赛客信息」正式开始线上办公。
“我从业16年了,见证了从2G时代到5G时代,从对编机到线编机到手机剪辑,从台综起飞到网综爆发再到短视频井喷,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离开体制之后,桑洁首次以创业者的身份接受了镜像娱乐(ID: jingxiangyule)的独家专访。
桑洁坦言,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她在思考: “大危局下能够诞生什么新机会,而这一波新机会又会把哪些新贵送上潮头?
“黑天鹅”的突袭,不仅没有改变桑洁创业的决定,还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时局的变化。 未来,她将把目光投向短视频市场,重点布局教育类微综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抱一个新的时代。


长综艺的困局不是今年才有
2014年,《最强大脑》进入大众视野,担任制片人的桑洁也随之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最强大脑》从第一季走到第六季,就像桑洁养大的一个6岁的孩子。她倾注了情感,花费了精力,也收获了成功。据桑洁透露,六季《最强大脑》为江苏卫视创造的品牌价值达到50亿之多。


《最强大脑》制片人 桑洁


离开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不是《最强大脑》第六季的录制过程出现了波折,对她个人心态造成不小的冲击,桑洁或许还不会转身离开。
但这个“转身”,也开始将她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一直埋头做事,难得抬头看天,以前一季一季地做节目,我生活的半径很小的,就像一个活在玻璃罩子里的人,也像一个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和真正的市场是隔绝的。
桑洁谈到: “长综艺的困局不是今年才有的,而是从2018年就显现了。先是网综崛起,然后是短视频横空出世,台综式微,现在连视频网站都天天哭穷,危机不是今年才产生,而是这次的黑天鹅事件让危机来得更快了、辐射面更广了。
其实,2019年,传统综艺人内部已经有了一波裁员。 而疫情的出现,又加速了行业悲观情绪的蔓延,“云录制”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弥补综艺的内容空缺,但并非长久之计,转型成了不少传统综艺人的共同想法。
以往,长综艺以其在制作、成本、阵容等方面的优势,具备更强的流量吸附能力,并逐步释放长尾效应。 但在近几年,无论台综还是网综,都受到了短视频不同程度的冲击。
今年开年为止,最火的视频都是从短视频领域辐射全网,特别是回形针创作的短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截至发稿,这个科普性的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累计破亿,为回形针带来500万左右的新增粉丝,将其累计粉丝量拉升至1300万以上。 这样的播放表现,已经与头部综艺的单集播放量不相上下。

回形针科普短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

在微博,张文宏医生的18分钟公开课《让流感病毒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播放量超360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3亿。

可见,市场对知识性内容的需求会越来越强,而短视频可以更加迅速地对热点事件做出反应,新闻+知识类的科普性短视频正在成为新的风口。
这也让桑洁更坚定了入局短视频的想法: “以前大家认为长视频和短视频最大的壁垒是影响力,但现在连这个壁垒也被打破了。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短视频的爆发空间还将持续上涨。
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短视频行业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2亿。 巨大的用户承载量是内容产业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
就综艺领域来说,在此之前,《奇葩说》《吐槽大会》《偶像练习生》《这! 就是街舞》等头部网综,都在尝试推出衍生的微综艺。 长综艺在播出后,也会分割出数条3-5分钟的短片段,这些片段在社交平台的传播,已经成为长综艺的一个重要流量入口。


长视频在变短,短视频则在变长。 2019年,在抖音首届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总裁张楠透露,平台将逐步开放15分钟视频的发布能力。
可见,从平台到创作者再到用户习惯,体量在10-15分钟的短视频将在未来成为一种更主流的内容形态,而这也是微综艺所适合的体量。
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在未来的可能性和商业价值都让市场保持乐观期待。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坚持开公司,是桑洁的一次“逆市创业”,而重点布局短视频,又是桑洁在抗击疫情中的一次“顺势而为”。
“我决定今年将70%以上的精力都投注在微综艺上。 ”桑洁说道。


从“做国宴”到“摆路边摊”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综艺正规军都在短视频里折戟沉沙,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 但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其要义都在于如何用画面讲故事。 只是在不同的时代需要的外包装不一样。

桑洁开玩笑说: “好像做国宴的现在去摆路边摊了,是‘降维打击’还是‘水土不服’,先做了再说。 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比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更能安定人心,与其被动等待市场复苏,不如先做能做的事情。


疫情当下,创业的风险的确不小,而短视频已经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目前的行业形态是,有客户才有节目,没有客户就很难有钱为你的梦想买单。
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今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在花钱上都很谨慎,不会轻易上新项目,未来,大体量的节目将形成平台行为常态化,只有从平台发起,才有可能立项,而不是仅凭一个制作公司的方案就能完成,除非自带客户。
长综艺和短视频的成本体量差距巨大,相比之下,短视频的低成本对应着低风险,给了内容创作者更大的试错空间和话语权。
“以前我们认为,长视频是作品,短视频只是边角料和快餐,但现在短视频也在向精品化的方向升级,我相信随着一支支专业团队下场,可能会把短视频带入2.0时代。

长综艺普遍是精细化分工,工业流水线生产,前期、后期、舞台、选手,各人做好自己的岗位即可。
而短视频对于单体作战能力要求极高,从写到拍到剪辑上传,可能就1个人,最多3个人完成。
16年的从业经验,练就了桑洁一身单兵作战的能力。
在做综艺之前,桑洁曾做过6年的社会新闻记者,新闻讲究的就是短平快和逻辑,这也是同样适用短视频的表达语境。
2010年之后,桑洁开始接触综艺。 在录制《非诚勿扰》的那段时间里,桑洁每年大概要面试五六千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这些训练了她在人物把控上的专业直觉。

2019年,在《最强大脑》100个选手和《高能玩家》18个选手的挑选和甄别上,桑洁负责完成的选管组只有8个人。 “我们这个行业不要过分迷信‘年轻’,有些专业素质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的,这是岁月赋予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未来,随着桑洁等传统综艺人逐渐转型,包括米未传媒、新世相、《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程工等专业内容创作者的参与,短视频质量的不断提升,也会对广告主的投放产生影响,资本将更多地向短视频领域倾斜。 在2019年,爱奇艺就推出了短视频分账模式,帮助短视频探索更清晰的商业模式。


做时间和空间的朋友
从2019年5月开始有创业想法,6月开始找方向、找钱、找人、找项目,直到将短视频选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桑洁没有太多犹豫,“对我们制作公司来说,做短视频可以沉淀为自己的品牌,而为平台代工长视频,品牌归属则属于平台。 就是亲生的和代孕的区别。
随着短视频商业化的不断摸索,场景细分、深耕垂类已经成为创作市场的共识。 能够生存下来的内容创作者,大多都是抓住自身的特色,并不断强化内容辨识度,形成品牌积淀。 而那些因为某个爆款视频突然爆火的博主,往往容易被下一次刷屏事件迅速覆盖和淹没。
桑洁选择在此时入局,显然也不想做短暂发光的“烟火”。
“我的想法是,做内容要做时间的朋友和空间的朋友。 时间的朋友,就是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空间的朋友,就是专注、聚焦、深耕,你做的内容要打上你的tag。
桑洁选择的“既定赛道”是她熟悉的教育领域: “因为《最强大脑》就是教育类综艺最好的代表作,我为什么不从自己擅长的方面着手呢?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教育是这个时代的刚需。
随着80、90后逐渐进入父母的角色,教育类网生内容的需求量也将进入爆发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