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南大学
欢迎广大师生及海内外校友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应急管理  ·  一女子徒步登山不慎坠崖身亡! ·  5 小时前  
CEO品牌观察  ·  深耕户外领域逾20年,牧高笛MOB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南大学

重磅!东南大学122周年校庆宣传片正式发布!

东南大学  · 公众号  ·  · 2024-06-04 10:36

正文





“千钧嘱托激壮志,乘势而上谱新篇”

2023年7月

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

紫金山实验室考察调研

作出了 “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的重要指示



为东南大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推进科研创新

更好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校122年来

东南大学以激浪为势

高峰为志,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

学校发展

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体现了勇担国之使命的东大担当!



风雨兼程 弦歌不辍


“聚千年风韵以润之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东南大学自1902年建校至今

校名十易,初心不忘

勤研笃学,续谱华章

01


其初创之时的三江、两江师范学堂

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式学堂之一

是肇创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自此扎根兴学守初心,以教安邦传学脉

02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崇尚科学

融会中西,革故鼎新

初具综合大学之雏形

03


国立东南大学系科设立齐全

为当时中国综合性大学之典范

04


国立中央大学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

为当时中国之第一学府


05


南京工学院勇立潮头

锐意改革,敢为人先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和教育科技事业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


1988年复更名后

经过不断发展

东南大学现已成为一所

以工科为主要特色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

凝炼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

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人才济济 学风恢廓


一百二十多年来

共培养了 39万 多名各类优秀人才

走出了 220 多位两院院士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和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









近年来

东南大学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立德树人、学术至上

生为首位、师为根基

课比天大理念



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

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

本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持续强化培养学生的

“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

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首批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入选了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共有教育部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3

53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3 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共有 36 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89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 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建有 12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1 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进入新世纪20多年来

每届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学名世 久久为功


东南大学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大力推进“一流领军人才学科领航计划”

“东大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团队计划”等

深入推进“一号工程”

人才引育成效凸显

队伍建设量质齐升

一流人才高地逐步形成



学科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

东南大学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

精品文科、特色医科

提升新兴、强化交叉的学科总体布局

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聚力打造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



学校已有 12个学科 入选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

其中计算机科学、工程学

均进入ESI世界前 万分之一 行列

分别位居全球第 7 位和第 14

材料科学和化学位居ESI世界前 千分之一 行列



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

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

东南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方向指引

精准谋划、体系布局

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



强化原始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

立足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持续建立以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为核心的前沿科研大平台

布局新一代储能、无人系统

先进计算、海洋等新科研平台

重点推进大医科平台以及优势理科交叉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