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市民在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媒体上吐糟,话题的焦点就是“滴滴让我出行不易”。
在早晚高峰甚至不少传统非高峰时段里,通过滴滴等平台打车已经变得很困难,要增加叫车成功的概率,往往得加价。这让很多人困惑不已。有文章把“出行不美好的体验”归结到了部分互联网平台的服务模式上。滴滴一下,为何不能马上出发?
北京市民熊小姐昨天刷新了自己的打车等候时间:70多分钟里,无论是通过滴滴等平台叫车,还是在路边拦车,都没有成功。
熊小姐:一点开就让我加调度费,15块,20块。(滴滴平台)说因为这是高峰时间,可是那都晚上九点多十点了怎么可能是高峰,我就点了个0(不加价),然后我就怎么也打不到车。
小刘最近直接放弃了打车,她感觉,滴滴平台实际上方便司机选择性“拒载”。
小刘:滴滴平台又没有强制派单,所以司机一听到不想去的地方,就要加价。其实就是和拒载一样的,这本来是双向随机的选择,但是现在变成了你的目的地信息被掌握了,你又还没上车就不算拒载了。
网友吐槽↓
@他说他叫谷子:讲个真人真事,昨晚公司年会,结束十点半左右,在浦东新区金科路招出租车,半小时时间内,粗略计了一下,空车过去五十多辆,全部拒载。委婉点的说那个地方不去,直接点的就说等@滴滴出行 单子。这时的滴滴平台早翻到2.x倍。快车起步价20翻到48,出租车不加价没人接单,加价15元才接单子,平常五六公里的路,花了五十多块钱才到家。到家已经十一点半了!
@马楚钧:上海的滴滴打车最近神经病一样,打不到车不说,平时40元的路程一定要加价到100才有人接单,你这是要上天啊!我身边所有的朋友和同事都遇到这种情况,司机根本就不接单!如果你们还想做下去的话,请尊重一下上海的穷人们!
@Chanshowhaa :附近明明有n辆出租车,却显示出租车已无,要打得预约50分钟后的!此时屏幕直接跳出快车按钮,加价1.6倍!消费者不傻!
调度费最终不归司机,而被平台扣留?
有说法认为,由于目前网约车市场过度集中,部分平台已经形成垄断,导致可以随意进行加价,订单取消的规则也存在漏洞。部分网文直接将矛盾指向滴滴。还有一些说法中提及,平台所加调度费,最终不是由司机获得,而是被平台扣留。
记者向多个城市出租司机求证得知,在出租车订单中,这种说法并不存在,订单所加调度费确实由司机获得,滴滴方面并不抽成。
而滴滴专车、快车,价格则确实因订单量增加等因素,由平台调节。合肥专车司机梁师傅说,加价费用自己拿不到:
记者:我付出的钱跟您收到的钱,中间差很多?那我这加价的钱您也收不到?
梁师傅:收不到,他不可能给你加价的钱。你看这好多钱,我只能搞18块多钱。
记者:您这显示20.3毛钱,我这是25.5毛钱。
梁师傅:你看差好多,是虚的。
除了加价问题,打车难是否也是因为平台?
有号称是UBER前员工的网友发贴称,因为滴滴平台派单机制存在问题,导致司机只会去选择加价订单,这就是近期难打车的主因。但北京出租司机王师傅认为,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节前出行高峰,活多车少。
王师傅:每年都是这样啊,因为年关将至,大家就是有这个需求,去机场火车站、去大型商超去采购啊。节前都是这种状态。
记者:一般来说平台不是会报单吗,很多司机是不是一听活不好就甩开了?
王师傅:那肯定有,很多的单同时爆出来,肯定是司机有选择性的接啊。我们的时间就是金钱啊,也是有运营成本啊。当然如果说没有这么多的活,井喷一样出来,我们也没法挑活啊。
滴滴回应:司机数量减少 回家过年了
以上是滴滴高级产品总监罗文发在知乎上的图片
滴滴高级产品总监罗文昨晚8点左右在知乎发起有关“打车难”的对话,称从滴滴后台数据来看,今年司机回家早,运力下降。在其晒出有关“滴滴在线司机数据”和“北京订单需求”的两张手绘图表中,虽然隐去了具体数值,但可以明显看出,前一张图表近期呈现了直线下降,标注数据显示下降超过25%。而出行订单数量同期上涨了3成。
某滴滴前员工表示,供需变化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北京能够与出租车提供相同服务的网约车数量明显减少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三个月过渡期后,考验也不会少。
某滴滴前员工:网约车平台又不是影响供需的根本因素,背后主要是政策原因,因为新政发布后,其实网约车的数量就是越来越少。出行需求变多,供给又更加跟不上,这个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司机王师傅也承认,相比去年,今年分蛋糕的人少了,订单确实更多。
王师傅:有网约车和没有网约车,就节前看,那确实今年的订单更多,因为很多专车已经不能开。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数家网约车平台,所提供服务模式略有不同,以首汽、神州等自有车辆平台来看,仍然是强制派单给司机。易道等则根据车型不同,采取派单和选单结合方式。在北京工作的陈先生表示,他感觉,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未来网约车平台还可能有更多的竞争者进入。
陈先生:滴滴现在价格(取消补贴)确实在增长,但是在平时也都在可以接受范围内,这次春运我选了(另一个)约车平台,就是强制派单,我觉得也挺好。
来源:中国之声、央广网
记者:杜希萌
编辑: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