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北京文艺活动信息邮件组“elvita威生活便签”,内容包括音乐演出,戏剧,艺术电影,纪录片,展览,现代舞,讲座沙龙等活动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DeepSeek,掀起算法效率革命 ·  昨天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Marine Sedimentology  ·  Science | ... ·  3 天前  
洪观新闻  ·  突发!西藏地震 ·  4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 全面梳理艺术家近30年的创作历程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 公众号  ·  · 2017-08-04 13:55

正文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7年8月5日至10月22日在大展厅呈现个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本展览是赵半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亦为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展出艺术家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余组/件作品,媒介横跨时装、影像、电影、行为与绘画等。在其职业生涯中,赵半狄考察周遭环境近三十年的剧烈变迁,对中国持续演变的社会现实进行浪漫的个人化叙述——社会的发展正是不断混杂的过程,一场酸甜苦辣融为一炉的“奇异Party”;他时而作为积极的介入者,时而作为冷静的旁观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或抽离这场盛大而炫目的“Party”,以幽默、反讽的语调勾勒稍纵即逝的时代面貌,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意识形态、商业价值观与个人化的表达之间,利用媒体与文化的力量敏锐地捕捉某种荒诞感,甚至试图重塑当代的境况。

▲《赵半狄和熊猫》,1999,灯箱,120x 120 cm 。


▲《赵半狄和熊猫》,1999,灯箱,120x 120 cm 。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赵半狄在中国艺术界先以“现实主义”绘画的精湛技巧而闻名;他从自己认同的经典艺术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技巧。这些作品构图严谨、笔法克制,以叙事性的日常场景刻画具体时空中普通人的存在与精神状态。《蝴蝶》(1990年)、《远方来信》(1988年)、《涂口红的女孩》(1987年)等作品将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独特而鲜活地结合起来。1994年,在戴汉志策划的展览“月光号”上,赵半狄将数朵以10元人民币叠成的“花”置于浸润着血液的花瓶中的肋骨上,制造出甜腻诱人而残酷可怖的消费社会景观(《一个童话》,1994年)。1996年起,赵半狄转而运用作为流行文化形式的广告摄影与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可爱熊猫形象,巧妙地介入彼时方兴未艾的社会状况。他运用具有宣传与推广作用的“熊猫”符号与视觉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展示公益性内容的灯箱,尝试与艺术界之外的广阔公共领域对话(《赵半狄和熊猫》,1999年)。

▲ 赵半狄,《蝴蝶》,1990,布面油画,250 X140 cm。


2000年之后,赵半狄的创作进一步转向行为表演与社会介入。录像作品《熊猫人失恋的故事》(2004年)记录了赵半狄将两家使用其广告摄影作品而未注明版权信息的媒体告上法庭,通过在法庭现场“插播”虚构女友的信件而扰乱了秩序,最终获得胜诉。这次行为不仅意味着一种戏仿,亦批判了现存的制度、法律与现实,在既定的社会机制中为艺术开辟了一个空间。2005年,作为牵动全国人心的“北京奥运会”预热,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了一场虚构的私人奥运会“开幕式”,以奇特的方式将现实中的演员与人群纳入这次行为。基于一系列广泛的社会角色,大获成功的表演项目《熊猫时装秀》(2007年/2009年)则以“时装”的形式塑造了31个熊猫“造型”,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冲击。在此,时尚勾勒出一幅光怪陆离的新世相图。此后,赵半狄发起的介入性项目《熊猫慰问》(2007年)则致力于让艺术真正成为一种解放性、批判性的力量,在固化的社会系统之中打开一个微小而意义深远的“缺口”。在依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拍摄的电影《让熊猫飞》(2013年)中,赵半狄与其他参与者为实现同一个目的而共同努力,通过并置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虚构的想象而让“真实”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熊猫时装秀”现场照片,2007。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目前,艺术家偏向以保持距离的观看方式重新审视艺术创作,乃至社会行动本身,以洞穿另一重历史转型。2016年,赵半狄于郊区成都发起“中国Party·肖邦”项目,邀请亲朋参与聚会的同时,安排一位少女在湖中演奏肖邦的钢琴曲。描绘这一超现实场景的视频和绘画作品亦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展出,对从现实中捕捉到的飘忽不定的情绪有所回应。


UCCA馆长田霏宇表示:“UCCA荣幸地呈现这一回顾赵半狄三十余年创作历程的展览。在漫长创作生涯的不同历史性时刻,赵半狄均令人信服地探讨艺术如何与社会现实产生联系,激发全新的思考,留下独特的痕迹。我们迫不及待地与公众分享赵半狄的作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犀利而独特的思想。”

关于展览


展览“赵半狄的中国Party”延伸出多场类型丰富的公共项目。其中讲座系列包括:法国策展人亨利·贝利埃对赵半狄创作历程的梳理;十几位艺术家围绕在架上绘画前,就当代绘画的现实性所展开的讨论;根据赵半狄此前作品引发的诉讼,对艺术作品版权及保护等问题的研讨;关于艺术与广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等。此外,UCCA亦发起一场由UCCA会员与观众一起参与的“绘画Party”工作坊,以及由艺术家和策展人参演的实验戏剧,古典钢琴与即兴现代舞蹈融合的现场表演等。


尤伦斯创意探索地带(UCCA Studio)策划一系列相关儿童工作坊,主题如“我是动物的代言人——吉祥物设计”“我是动物的代言人——时装设计”“我是动物的代言人——观念设计”,面向所有观展儿童征集代表UCCA Studio形象的吉祥物,在“十一”期间举办吉祥物作品及“赵半狄的中国Party”主题工作坊作品展览。尤伦斯艺术商店(UCCASTORE)、意间艺术AIO Lab和赵半狄工作室联合发布系列周边限量版设计产品,包括胸针、手机壳、环保袋、服饰等,并于UCCASTORE实体及网络店铺限时售卖。


“赵半狄的中国Party”由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郑州金水西雨绘画艺术中心及刘钢先生提供主要赞助,由林奇(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特别赞助。展览由红日照明提供灯光技术支持,由GENELEC(真力)提供独家音响设备赞助,由绿影室提供展览制作支持。展览开幕活动伙伴为北京久久达世酒业有限公司、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Ryan Carter景观花园设计及京A精酿啤酒。


关于艺术家


▲ 赵半狄肖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品堯 。


赵半狄,1966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国先锋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其创作涉及行为、影像、时装、电影、社会介入等。其展览及个人项目如:“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水下肖邦”文化派对(四川,2016);“赵半狄熊猫时装秀”(东京宫,巴黎,2009;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2007);“一个人的奥运会”(大型行为艺术项目,伯尔尼,2005);“看啊!熊猫人”(曼彻斯特美术馆;伯明翰Ikon美术馆;普利茅斯城市美术馆,2004);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月光号”(翰墨艺术中心,北京,1994);“中国前卫艺术展”(世界文化宫,柏林;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鹿特丹美术馆等,1993-1994);“赵半狄的一张新画”(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1992)。1999年至2004年,赵半狄与熊猫相关的公益性作品在中国及海外多个城市的地铁、机场与街头等处呈现,所涉及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米兰、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奥斯陆、东京等。2010年至2013年,赵半狄发起的艺术慈善项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吸引中国两万多名青少年参与创作艺术作品,他利用所得收入在河南省开封县成立了一幢孤老院,让46名孤寡老人获得安身之所。2013至2014年,由赵半狄执导、依据上述项目创作的作品《让熊猫飞》入选第29届华沙国际电影节,以及多个国际儿童电影节,并在中国的各大影院公映。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2017.8.5 – 2017.10.22

UCCA大展厅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早鸟票限时抢购:

“赵半狄的中国Party”展览早鸟票上线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