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东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苹果放弃 DeepSeek ... ·  17 小时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penAI ... ·  3 天前  
程序猿  ·  本地部署 DeepSeek ... ·  4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09]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东方周刊

拜登执政“天团”名单纷纷出炉,果然豪华

瞭望东方周刊  · 公众号  ·  · 2020-11-26 12:0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微 信公众 号“环球”(ID:GlobeMagazine),原文首发于2020年11月25日,原标题为《拜登执政“天团”名单纷纷出炉,果然豪华》。


美国总务管理局局长埃米莉·墨菲11月23日通知前副总统拜登及其团队,特朗普政府已做好准备正式开始政权过渡进程。当天,拜登公布了其过渡团队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小组第一批成员。

这是11月23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发(沈霆摄)

较早前,拜登曾宣布了这个多达500人的执政过渡团队人员名单,并任命多名高级顾问。目前看来,其执政团队的轮廓已初见形态。

拜登团队成员多数来自美国上流社会,具有公职经历,将致力于推动美国精英政治和建制派路线的回归。 但是,这些人政治理念并不一致,当前最大的共识是反特朗普。一旦取得政权之后,其内部分歧有可能将逐步显现。

1


从当前拜登方面公布和媒体披露情况看,拜登的过渡团队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由民主党背景的智库、院校、商界人士和非政府组织成员组成,既有退休的前任官员,也有智库中刚刚崭露头角的学术新星。 这一组成充分照顾了民主党内以希拉里为代表的大公司派、以哈里斯代表的西海岸派、以沃伦和桑德斯为代表的激进左翼、以奥巴马为代表的建制派,以及支持拜登的劳工团体。 拜登显然希望能够依靠党内合力,尽快修正特朗普政府的“错误政策”,让美国返回“正途”。

内政领域,最先公之于众的是白宫办公厅主任,拜登选择了在抗疫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白宫前官员罗恩·克莱因担任这一职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克莱因就一直是拜登的核心幕僚。接着,拜登将9名竞选团队成员选为白宫高级顾问,包括竞选经理珍·奥马利·狄龙、长期顾问迈克·多尼伦、众议员锡德里克·里士满等。这些人均为拜登最为信任的心腹。

媒体披露,前美联储主席耶伦可能成为美国首个女性财长,这一选择出乎外界预料。此前,参议员沃伦被传可能担任财政部部长,她一直想将整肃华尔街的做法付诸实践。 参与2020美国总统选举预选的华裔政治家杨安泽可能被提名为商务部部长,同样参与预选的左翼代表人物桑德斯、前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布蒂吉格也可能进入政府,担任劳工部长和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拜登希望通过此类任命,拉拢民主党各派大佬。

此外,前司法部代理部长萨利·耶茨是司法部部长的候选人之一。前总统奥巴马的经济顾问杰夫·齐恩茨可能成为拜登经济领域的主要帮手,他有可能官复原职,掌管白宫的经济和预算政策。阁员中也可能包括一些共和党的面孔,例如已故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的妻子辛迪·麦凯恩,其潜在职位是教育部部长。她是拜登的跨党派支持者之一,并成为拜登拿下亚利桑那州的重要功臣。

拜登在外交领域的抉择更为迅速,一批奥巴马时期的副手就此上位。 前常务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将被提名担任国务卿,他出身于外交世家,1993年就进入国务院工作。前国土安全部副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预计将担任国土安全部部长。

如果提名被通过,他将是第一位担任国土安全部长的拉丁裔和移民。前国家安全副顾问沙利文将被提名为国家安全顾问,他现年不到45岁,将成为几十年来担任这一职位最年轻的人之一。

这是2012年2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副总统官邸拍摄的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前)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前国务卿克里将被任命为总统气候特使,并将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这将是国安会首次加入一名致力于气候变化的官员。非洲裔的资深职业外交官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则预计将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前白宫首席国家安全副顾问兼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埃夫利尔·海恩斯预计将担任国家情报总监职位,来统领整个美国情报界。

此外,新美国安全中心联合创始人米歇尔·弗洛诺伊有可能返回五角大楼,成为美国首个女性防长。该中心的苏珊娜·布鲁姆已经成为国防部过渡团队成员,国防部过渡成员也包括大量来自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兰德公司等智库的专家。

2


相比特朗普和奥巴马,拜登在团队选择时并没有突出强调个人忠诚。 其未来所用人物既包括不少奥巴马时期、克林顿时期的旧部,也有不少与拜登的主要党内竞争者希拉里、沃伦关系密切的人士。

这一任命既体现出拜登希望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执政心态,也体现出其强调经验,注重行政能力,寻求这些阁员在各自领域挑起大梁,迅速让一些行政部门“恢复正常”。团队选择也表现出拜登个性化的执政风格,这可能会对未来美国政府运作带来深远影响。

一是兼顾制衡和放权,白宫将主要担任最终协调人的角色。 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美国政府出现了强白宫、弱部门的趋势 。奥巴马时期强调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将该机构的人员一再扩编,将不少外交安全领域的职权从国防部、国务院上收到白宫来定夺。

这种做法导致白宫与各部门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不少各部门提出的创新计划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特朗普虽然大幅削弱了国安会的作用,进行多轮裁员,但他独断的执政风格和频繁干预人事的做法让各部门心惊胆战,不少机构的资深员工辞职抗议。

拜登深刻理解两种做法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一开始就强调“专业人士治国”。布林肯、克里、耶伦等部门阁员的候选人在资历和知名度上高于进入白宫的顾问。这些三朝元老具有自己独立的幕僚团队和人脉关系,在经过充分授权后立刻就可以展开行动。但与此同时,拜登在白宫内部也加入了众多“老臣”和身边人,可借此来制衡位高权重的各部部长。

二是关闭“裙带门”,重开“旋转门”。 拜登在组建过渡团队时称,将不会排斥政府公关人员参与。 这些人往往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公职经历和政策设计技巧。拜登的过渡团队包括了来自美国银行、推特、优步、红杉等企业的成员,这成为外界批评拜登的重要理由。不过,从目前披露的资料看,这些政府公关中知名人士较少,且有意回避了高盛、谷歌等美国政客圈的主要玩家。

这一安排保证了游说人士很难成为团队中的关键势力。拜登试图运用这一做法向美国商界表明态度,即并不排斥商界精英进入政府供职,但也不会根据竞选资金支持为其提供政治回报。

三是重用咨询公司和新型智库。过渡团队和阁员人选也体现出美国战略界的新老交替。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的过渡团队中有四人来自于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其中两人为团队负责人。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为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创立,奥尔布赖特也是苏珊·赖斯的导师。波士顿咨询集团和德勤也有人加入过渡团队。

在智库中,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进步中心入围6人、兰德公司入围4人,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入围3人,这体现出华盛顿主流智库仍是拜登和民主党主要依靠的力量。但与此同时,新型智库的影响力也显著上升。例如弗洛诺伊的新美国安全中心入围4人,与世界银行关系密切的“全球发展中心”入围3人,左翼智库新美国也有两人入围,这些智库近年来影响力显著上升,已经在国防、国际经贸、数字经济上发挥突出作用。

四是推动东西海岸平衡。传统上,美国的政治重心偏向东海岸,例如华盛顿出官员、纽约出策略、纽黑文的耶鲁和波士顿的哈佛出政治精英。美国主要的智库也多坐落于东部,并形成了热衷于政治的氛围和庞大的人脉网络。与之相对,西海岸虽然在经济、人口上均在显著提升,但在政治上却并不积极。

在拜登的过渡团队中罕见出现了大量来自西海岸的身影,其中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员已超过了哈佛、耶鲁的成员。 这表明拜登选择来自加州的哈里斯作为搭档,可能不仅是一个出于族裔、性别上的考虑,而是需要调整美国的政治重心,巩固民主党在亚利桑那、内华达等西部内陆州的优势,甚至动摇共和党在得克萨斯的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