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不缺爆点。今年最大的爆点,当属优衣库和快手。前者升级微信小程序官方商城,硬生生在阿里生态之外搞了片自留地,而且目测这个自留地会成为此后优衣库玩转社交零售的新阵地。
而另一爆点则是快手,
10
小时带货
1.6
亿,提前刷爆双十一,让我们看到原来除了阿里、微信、抖音,聚集了成千上万十八线小镇青年的快手,带货能力竟然如此神奇。这对品牌而言,俨然是赫然冒出的流量新高地。那么,当你布局了微博、微信、抖音之后,快手是否值得社交电商深度挖掘?
带货能力亮瞎眼
这个双十一怎么就让快手抢了
C
位?
1
分钟卖出
3
万单价
19.9
元的两面针牙膏,总销量过
10
万单;
59
元的七匹狼男士保暖内衣
10
几分钟卖出近
10
万套;售价
658.9
元的小米红米
6
手机,
1
万台秒没;
9.9
元包邮的纸巾,
36
秒卖出
3
万单……不要以为这是阿里双十一的“预告片”!这其实正是“两微一抖”之外,“快手卖货王”活动的成绩单。而且,这还不是整个活动的成绩单,只是“散打哥”一人的“收成”。
活动当天,“散打哥”直播同时在线人数突破
100
万,
3
个小时带动了
5000
万的销售额,当天上午
9
点开始,“散打哥”的淘宝店访问人次在两个小时内突破了
1000
万。据坊间数据,这一活动
10
个小时带动了
1.6
亿的销售额。娃娃教搭配、大胃王猫妹妹、贝源哥等快手红人也都“收成”满满,其中,娃娃教搭配在直播中带货的一件
78
元毛衣,几分钟就突破
1000
单,一款亲子装毛衣则突破了
1
万单。大胃王猫妹妹一晚上卖出了
3
万盒酸辣粉,轮胎粑粑则带货了
2
万多单宠物肉干。
其实,快手红人带货早已不是稀罕事,但是如此强悍的一波波带货,在双十一前这个特殊时刻能成为爆点,还是让人不禁被亮瞎双眼,原来快手带货这么“人狠话不多”。这里的一个背景是,目前,快手已经与淘宝、天猫、有赞、无敌掌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达成合作,用户在快手发布内容和直播时,可添加上述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实现从快手内到电商平台的跳转。这个逻辑其实很像微博与淘宝合作后的微博电商,而无论是微博还是快手,抑或是抖音,其实大
V
、网红带货的逻辑并没有变,那就是,人气!人气!人气!
但是快手如此神奇的带货能力,不能不说快手抢了今年双十一的
C
位,让品牌和营销人都无法忽视快手的营销势能和商业价值。尽管快手仍然是一个短视频
+
直播平台,但是
在快手这个平台上,细究会发现,其天然拥有带货能力:打通平台与电商的渠道赋能、不比拼多多差的用户购买力、自有一套的变现机制……快手,原来是社交电商继两微一抖之后的新沃土。
平台基因
+
下沉用户
+
“老铁文化”
快手的三把刷子
不是随便一个平台都能随随便便“带货王”,譬如美拍、秒拍这些红极一时的短视频应用,并未在电商上做出多大动静。而抖音尽管也有不少带货短视频,但是也未能像快手这般释放出如此彪悍的带货能力。
这中间,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快手的平台基因有关。由于定位的不同,抖音是以一二线用户为主,他们更追求的是品质,而非价格。或者说,对价格并不太敏感。而快手的用户群则是三四线甚至十八线的小镇青年,他们与拼多多的重合度很高。既然拼多多能做起来,拥有高重合度的快手也能做成电商。
而更深究的话则是,抖音是以单条短视频的火爆引发用户关注,是以内容为核心而非人(主播)为核心。而快手的平台机制则是以人为核心,是以人带内容,而不是抖音的以内容带人气。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快手的平台基因:目前,快手日均活跃用户数达到
1.3
亿,日均使用时长超过
60
分钟,每日产出的
UGC
(用户生产内容)超过
1500
万,原创短视频库存达到
70
亿。在快手用户地域分布结构上,一线城市
10%
,二线城市占
36%
,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
20%
和
34%
。
快手和抖音的差异,还体现在平台文化上。譬如,快手平台上有独特的“老铁”社区文化,这让快手上更容易形成“老铁经济”,粉丝对“老铁”更忠诚,天然的信任像散打哥这样的“老铁”,这为今天散打哥这样的头部“老铁”带货打下了基础。
显然,
有平台基因
+
下沉用户
+
老铁文化,快手让更多散打哥释放带货势能成为可能。
而这里值得社交电商关注的一个背景是,快手已经联合阿里妈妈、京东联盟、拼多多三家电商平台成立“电商价值联盟”,宣布联盟成员将与快手在流量、数据、内容和社交等领域逐步展开合作,优化升级联盟成员和快手之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快速流通
,
努力打造用户体验和商业需求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
而除了像“葵儿”这样的微商在挖掘快手带货红利,其实像哈啤、百雀羚、联合利华旗下家乐辣鲜露等品牌厂商也已经通过“官方”合作的方式“打入”快手内部。既然已经有先行者,加上此次卖货王活动让外界看到的带货能力,不难预测,接下来的快手将成为更多微商和品牌的新战场。
玩转快手
社交电商的新路
尽管抖音的崛起让快手有些暗淡,特别是在商业化方面相比抖音比较保守甚至说落后,但是当猛兽苏醒过来,两微一抖之外,快手就成为社交电商的新必修课。
根据企鹅智酷报告显示,快手用户刷关注页和同城页的比例高过抖音,也就是说快手用户会更多持续关注主播,而抖音用户更喜欢围绕视频内容的即时互动。而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该报告指出,在快手上,有更多的用户会购买关注的用户推荐的产品,以及加微信
/QQ/
进群。这自然是与快手的用户群体特征和平台机制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去吸引粉丝参与进来,继而实现高的订单转化?
抛开与快手官方的直接合作不谈,单就与“快手大哥”们合作,就很有想象空间。这里简单说一下这种玩法的套路:选择实力大哥,让其以
10
万甚至
20
万人民币秒榜,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1000
件、
10000
件……一笔笔订单让存货一售而空,秒榜的费用已经完全赚回。而还给了这位快手大哥大几十万的粉丝。这其实就是快手草根大哥带货的套路。对于数以万计的粉丝而言,他们看到的是“老铁”大哥的魄力,进而对老铁产生好感、及至任何他所卖的任何货品,加上从众效应,一时间所到来的正是庞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