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店好物
推荐一种我们久违了的自然味道
2014年年底,我到周庄参加了一场文艺连萌的聚会,那一天的聚会对我来说记忆深刻。
因为那是我唯一一次,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率性而为,文艺又自在的人。
那时候,我还在工作,每天面对的,大多也都是和我一样的上班族。早上赶公交,晚上赶公交,周末睡大觉,循环往复,见不到什么有意思的人。虽然我看不少书,但是在行动上,并不怎么勇敢。
是这一次聚会,看到这么多奇奇怪怪,又充满魅力的人物,我才真的确定,文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病态,而是对生活的自觉,对品质的追求。它要求更笃定的心态,更智慧的头脑,和更充盈的生命激情。
而这些东西,都是很容易被生活磨损的,一不小心,就会变得疲惫而空洞。我很佩服那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任性,同时充满理想的人。
拿画笔的农夫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的真名叫做张新宇,个子很高,留着大胡子,看起来似乎很严肃,但是他做的却是一件特别温柔、特别美好的事情。
他在杭州城北经营了一个三十亩的农庄,这里面有教室,有池塘,种了很多植物、很多蔬菜。
也许你以为他是开了一家农家乐,不是的,他做了一个自然学校「植物私塾」。
植物私塾是干什么的?
很简单,就是和植物打交道,让人们更多的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了解自然。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一件极小众的事。
但是不因为微小,就不做。这是我认识的很多我所敬佩的人身上共有的特质。
农夫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关于槐花饺子。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禹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种她最想吃到的食物,这个食物是什么呢?
就是槐花饺子,就是春天槐花开时,用槐花包的饺子。
她小时候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她外婆就会给她做这个东西,但是自从没有了姥姥,她就再也没有吃过槐花饺子。
她的妈妈为了圆她这个梦,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就会让人去把槐花采来,然后放在冰柜里面给她冻好,等她回家的时候做给她吃。
以前,我们的食物和季节,和自然,和生活的节奏,都密切相关。那是一种特别容易心安的生活状态。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都会长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会通过食物来感受自然。
但是因为现在工业化的进程,我们吃得越来越丰富,却不自觉间也失去了对自然,对外部世界最亲切的那重联系。
农夫在做自然教育的同时,也开始做了一些带有时间和季节味道的食物,比如说——梨膏。
农夫讲,做梨膏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
几年前,梨园的梨初次丰收,农夫想着拿上集市,但是因为梨园里的梨从没有洒过农药,梨的模样并不讨喜,有大有小,有虫吃后的结疤,所以不好卖。
不过这梨吃起来却美味。为了不浪费难得的果子,农夫第一次开始尝试熬梨膏。
秋时,梨园
这第一次试验的过程是艰苦的,试方子,试料,800斤梨,没有几次,就用完了,最后熬成了黑而浓稠的梨汤,那并不算是膏。
但是这一系列的笨拙的行为,受到很多朋友的鼓励,于是,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他们接着干。
油菜花地里初逢养蜂人柳师傅
第二年算是如有神助,农夫的师兄高峰帮忙验证了古方,在油菜花田里,找到了酿蜜的老柳,精研了洗梨,榨汁,煮料,合汁,调蜜的步骤。
熬膏工序 | 洗切 榨汁 过滤 熬制 装瓶
打蓉取汁,一锅煮着梨汤,另一锅待麦粒开花,红枣渐化后,出锅过滤。滤出的药汁倒入梨汤中,均匀搅拌,细火慢熬,直至梨汤收成浓稠膏状。
垒土灶,架铁锅,生柴火,松木燃烧的温度伴着氤氲馨香,梨膏在其间温吞孕育着甜蜜。农夫仍用着笨拙的方法找寻味觉里的记忆。
精纯手作,静心做,安心食
温水冲服
挖取两勺,温水冲饮,最为适宜。
秋梨是清热生津的好物,梨香甜蜜;淡淡姜味中包容着绵糯枣香,一杯落肚,甚是暖腹。
涂抹面包 做创意甜点
果膏糯米团
冬日凉风飒飒,总想念些温吞小食:和米面,揪剂子,团成莹白可人小圆子。待微沸捞起,浇上细密绵稠的果膏,竹签子提起一团,软糯绵密,果膏醇厚,滋味香浓。
秋冬润燥,妇孺皆可食用。
尤其适用于老人、孩子等对环境敏感者
有了梨膏的成功,果园里的其他果实也可以用来作膏。于是,农夫又做了山楂膏、姜枣膏、还有桑葚蜜膏……
如果你也想尝一尝这来之不易的自然味道,找到一种和自然相处的生活节奏,现在可以通过不止读书购买农夫的梨膏、山楂膏、姜枣膏、桑葚膏还有蜂蜜。
植物私塾 x 不止读书
品尝自然的味道,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立即购买
▼
或者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