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远读重洋
转载授权请在本文后留言
你好,我是孙思远。
熟悉我们的读者都知道,创业以来,我和我的团队只干了一件事:
第一时间解读海外最新的原版好书,帮助我们的用户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保持同步。
今年5月我们推出了「万卷书计划」
:
将全世界最前沿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分享给你。
同时,我们也预告了「万里路计划」,不仅陪你读书,还要带你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为你带来全世界
最有价值的工作坊、最有趣的游学体验、最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和我的团队历经半年,与各类生活方式的推崇者、有着独特品味与风格的导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探讨,在经历多次苛刻的遴选后,
「万里路计划」正式起航了
。
今后,我们会邀请各领域的导师,成为「万里路计划」的领航员,一同带领大家体验每一站旅程。
而万里路计划的起点站,我选择了
即兴戏剧!
01
什么是即兴戏剧?
什么是即兴戏剧?
为什么我们要选即兴戏剧作为起点站?
做这么重要的一个决定,
可是倾注了整个团队的心血的。
别着急,我慢慢说给你听。
上面这个视频,喜欢《奇葩说》的朋友一定看过。
视频里和赵又廷飙戏的那位,是我的朋友阿球。他是一位即兴演员,在《奇葩说》每期的小剧场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而他和赵又廷的这段表演,就是一场经典的即兴戏剧演出。
视频中,赵又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邀请上台;马东随机选择了一个场景:“珠穆朗玛峰~~顶上”。
话音刚落,阿球就一秒入戏。从他“狰狞”的表情中,你能瞬间感受到,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80米每秒的凛冽寒风。
看到阿球的表演,旁边的赵又廷反应很快,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企图在风中抓住旗杆“保持平衡”。大风之下,他的五官也拧巴在了一起。
阿球两次喊话赵又廷,赵又廷每次都会“听不清”,仿佛阿球的声音都被大风刮走了。
为了延展剧情,阿球提出要在山顶许愿,从“厚厚的”衣领里掏出“许愿的小纸条”递给赵又廷。
赵又廷的反应又快又逗。他“接过”小纸条,可是一个没拿稳,小纸条就被大风吹跑了。这也成为整个表演的点睛之笔。
这段表演并没有事先安排,仅依靠马东为他们设定的场景,阿球就和赵又廷一同自由创作了这段演出。
这种完全
没有台词
、
没有剧本
、
没有角色设定
,只通过表演者相互配合、与观众互动,来完成演出的戏剧形式,就叫做的“
即兴戏剧
”。
即兴戏剧,起源于意大利,但发展壮大于美国。著名的《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就是一个出色的即兴戏剧综艺节目——每一个表演片段都是通过即兴表演创作而成。节目在对表演片段进行编辑修改后形成小剧场,并把这些小剧场端上了荧幕。
在即兴戏剧的舞台上,表演者不再只是演员,他们还成为了编剧、导演,把自己的灵感,更彻底地揉入表演中,相互配合着完成一段故事。
目前,即兴戏剧在中国也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像是早期的“谢天谢地你来了”,和近两年火爆的《今夜百乐门》《喜乐街》等综艺节目都是用即兴戏剧创作出来的。
除了变成小剧场或是综艺节目,即兴戏剧对影视剧创作也起着关键作用。
即将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这部票房预测妥妥过10 亿的动画片,它的剧本就是用即兴戏剧的方式创作出来的。
我们拿《玩具总动员3》举例。还记得电影里,那个紫色的、毛茸茸的大反派吗?
起初,在构建故事时,一个编剧提出:“这部剧里可以有一只泰迪熊”。
紧接着就有人附和:“好的,这只泰迪熊还是个大反派。”
“是的,它和黑帮大佬非常像,面容和善,但内心邪恶。”
其他人紧随其后:“是的,它需要拄着拐杖,装作弱势群体。”
“是的,并且走路一瘸一拐。”
“是的,它的腿一定得有个非常悲伤的故事。”
……
就这样,从“一只泰迪熊”开始,编剧不断说“YES”,并在前一个人的创作基础上,为它注入灵魂:它“瘸腿、虚伪、狡诈,却又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经历……”
所有的元素串联在一起,一个喜欢“抱抱”的“邪恶草莓熊”就诞生了。它也一举斩获《玩具总动员》系列最打动人心的大反派。
02
我们
为什么需要即兴戏剧?
说了那么多什么是即兴戏剧。你可能会觉得它很有趣,很有创意,但这依旧
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选即兴戏剧作为「万里路计划」的第一站呢?
稍等,我们接着说说《玩具总动员》。
刚才提到,玩具总动员是用即兴戏剧的方式来创作的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一个编剧,不断地肯定着前一个编剧的设定,并不断延展剧情。这个过程,就用到了
即兴戏剧的核心法则
,叫做
Yes,and…
在即兴戏剧的舞台上,表演者与同伴合作时,需要严格执行“Yes,and”法则:不断地快速接纳其他人提出的新点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表演元素,传递给下一个表演者。
这条法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说“Yes”,其实是违反天性的。
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通常会先学会说“妈妈”、“爸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有了“我”的概念,有了自主意识。出于安全和自我保护,我们逐渐学会了说“不”。
我的女儿就是这样,她现在 2 岁。每天,她一醒过来,就仿佛是一台“复读机”开始工作了:穿裙子?不!穿裤子?不!刷牙?不!洗脸?不!出门?不!……
而学习说“好”——这类代表无条件接受的词汇时,是最难的。
不仅儿童是这样,成年人也是一样。
只要说“No”,就可以留在自己的舒适圈,拒绝风险、防止犯错。而说“Yes”,则代表了跨出舒适圈,接受未知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所以,当对方抛出来的点子,和我们的预设不同,不在我们的舒适区时,我们会本能地拒绝。
去交个新朋友吧?No!
换一个新工作吧?No!
学一项全新的技能吧?No!
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吧?No!
说“No”是容易的,说“Yes”是难的!
说“Yes,and…”(好的,而且…)是难上加难的。它意味着,你不仅要接受未知,还要给出解决方法和策略,去把你接受的一切变成机遇。
去交个新朋友吧?
Yes,我要带上一份小礼物给TA。
换一个新工作吧?
Yes,我要从打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开始。
学一项全新的技能吧?
Yes,我现在就去上一节非洲手鼓课。
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Yes,我现在就打开网页查坦桑尼亚的角马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