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分子人类学考证,
刘备,也包括他的祖宗中山靖王刘胜,根本就不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和所有的汉朝皇帝,也都没有血缘关系,
只因为长安宫中的汉景帝,被来自南方的不知名“隔壁老王”戴了顶大大的绿帽子。
蜀汉昭烈帝:刘备
以下为最新论文引述:【
关于Y141213是中山靖王刘胜的探讨
】的相关节选:
【距今3000年到2300年,东西两周期间,全国产生大大小小一大堆簇。动辄十几二十几个一级分支。但这些簇状爆发到秦汉时代戛然而止,两汉期间仅产生F155(刘邦)、Y141213(刘胜)两个大簇。
F155、Y141213在ISOGG 2019.07.10上的编号分别为:O2a2b1a1a1a1O2a1b1a1a1a1a1a1b1a共祖于O2a,也即2万4千年前左右,可以说毫无关系的两个家族。
汉景帝刘启确认是刘邦后裔,刘胜确认不是刘邦后裔。那么除了极低概率的抱错婴儿以外,只可能是其母贾夫人有情况,给汉景帝戴了绿帽子。Y141213的扩张可以说是非常偶然的事件。
中山靖王刘胜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恐怕再也无法寻得。从Y141213上游单倍群F793的分布特征,可以猜测他是个南方人,入宫谋生,发生了种种事情。最终他的亲生儿子从长安分封到了远在河北的中山国,从此开启了一段荒淫无度的人生。】
以上原文作者:Y141213后裔,Graphenn。
汉景帝
贾姬
,在历史上留下的记载,除了生下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这两个成年后彼此不和的儿子,就是作为汉景帝宠妃,曾随他打猎入上林苑时,如厕遭逢野猪袭击的事迹,让酷吏致都成就一番忠义之名。
【(致都)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
汉景帝起意是让致都进厕所去救她,致都不肯,又差点自己持兵刃去救,既说明了对贾姬的宠爱,也说明当时的男女大防、包括外臣与后宫嫔妃的隔离,确实不像后世明清那样严苛。
汉景帝:刘启
而且汉景帝后宫中,还确实有
王娡
这种先嫁他人,生下一女,再入宫为妃,更生下汉武帝刘彻,因此母以子贵成为皇后的例子,因此,贾姬生下他人血统的孩子刘胜,以汉景帝皇子的名义受封为诸侯王,繁衍众多后人,数量竟庞大到仅次于刘氏皇族这个大宗,也并非什么匪夷所思之事。
中山靖王刘胜的画像
后世以中山靖王刘胜为远祖的历史名人,除了刘备外,还有西晋名臣刘琨,唐朝名臣刘禹锡等。上面这篇考据论文的原作者:Graphenn君,也是其中之一。大段引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此致谢。
————————————————————
大汉王朝之所以为大汉王朝,绝不似后世满清。刘邦立下白马之盟,“非刘不王”,但从不是后世一些人误解的“刘皆可王”。
皇子和诸侯王之外的皇室宗亲,从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也和寻常士人一样的为官入仕,立功封侯,仕宦时亦无任何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而如刘备这般,在建功立业前连爵位都没有的空头宗室,更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
汉末确有无数仁人志士,从荀彧到诸葛亮,他们真正维护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法统,而
绝不是为刘邦子孙一家一姓坐江山的私利,更不会认为但凡是个姓刘的,便是天潢贵胄天生高人一等,神州大好江山就只能由刘氏一家一姓去坐。
因此,刘备从血统上并非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甚至极可能只是中山靖王刘胜这么一个混入皇室血统的“野种”后人,却能从“织席贩履”之徒,到半生戎马立国开疆成就一番基业,
反而更证明了他这一生奋斗的难能可贵
,
既是对从“汤武革命”到“王侯将相宁有种”的中华英雄梦的最好验证,
也是历史对那些艳羡日本菊花王朝“万世一系”,整日意淫「如果刘备统一中国,刘汉皇朝就能和日本皇室一样千秋万代」的现代人的极大嘲讽,不亦快哉!
事实上,如果说当年
商汤
将夏朝末代天子夏桀擒获后,把他流放于南巢,让其自然死亡,还算是勉强符合上古更立天子时的法则。毕竟晋代出土的战国时文献《竹书纪年·五帝纪》,便有「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的记载。
兼修儒法的大师荀子也同样认为,尧舜禅让说是虚言,浅陋之谈。(【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那么周武王姬发将商纣王(帝辛)这位前任天子逼得自焚,更将他的尸体斩首以告四方的行为,则赤裸裸地彻底宣告了:
所谓“天子”,上古相传天帝在人间的代表,当其“失道”之时,也是可以被人臣所弑杀的。
后来产生的儒家学说以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父子为三代圣贤,便不得不将“周武代商革命”以正义化,于是他们宣布
天子一旦失道,便成“独夫”,杀之不为弑君。
彻底确定了华夏文明朝代更迭的崭新法则。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上古英雄梦同样发端于此,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甚至连孔子的子孙也积极投身到这样的农民义军中,其后方能诞生
汉高祖刘邦
这样的布衣天子,以及丰沛群豪这样的布衣将相集团。
汉高祖:刘邦
在汉景帝时,儒家学说代表辕固还专门就这一问题,和道家黄老学说代表黄生在皇帝面前激烈争执,因为此话题直接关系汉王朝的建立和合法性,以及是否同样可以被新的王朝取而代之的可能性。所以汉景帝宣布话题过于敏感,不予讨论。
但此后随着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王朝其实正是默认了儒家一派的观点。
汉武帝直接宣称“代汉者当涂高”,对众大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