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云网
猎云网是一家聚焦TMT领域创业创新报道的新媒体,聚集新公司、新产品、新模式,并嫁接广大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AI眼镜产业链深度解析 ·  2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国税总局发布新规: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按季度向 ... ·  3 天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5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利好突袭!深圳,重磅发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猎云网

迅雷创始人程浩转型VC后的洞察:人工智能只做技术服务商死路一条

猎云网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22 11:53

正文


  猎云网(ilieyun)


猎云网注:迅雷创始人自去年离开后创办了松禾远望基金,主要关注四大领域: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过去一年中,他看了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项目,很多都是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只做技术服务商死路一条。本文转自浩哥说(微信:haogetalks)。


 ◆ 

以下为程浩观点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浩,迅雷创始人,现在专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这一年来我看了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项目,很多都是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发现两个普遍问题:


1、有技术但没有好的场景,“拿着锤子找钉子”非常普遍;


2、技术创业者如果只定位做技术提供商,而不直接面向用户/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未来价值会越来越小,不往上游走风险非常大,甚至是死路一条;


为什么说未来只做技术提供商价值会越来越小,甚至死路一条?原因有几点:


  • 未来很多基础技术服务都是大公司的赛道,都会免费:


以语音识别来说,除科大讯飞外,目前百度、阿里也已经杀入这个领域,腾讯肯定也在布局中。不光是语音识别,包括自然语言理解、翻译等等,未来这些占据数据优势的大公司都会提供这样的基础服务。人就没打算收费,你也就别指望靠API调用去赚钱。所以尽管这些领域现在还可赚点小钱,但很难成为一个长久的生意。


  • 依托于算法的技术壁垒会越来越低:


打个比方,苹果2007年发布第一款iPhone时,没人懂IOS编程,现在满大街都是。正如今天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纷纷开设机器学习课程,未来人才不缺,这会拉低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


同时随着谷歌TensorFlow等生态系统的成熟,很多领域都会有训练好的模型可以用来参考(出Demo会更快),创业者只要有足够的数据来训练参数就好了。所以未来算法的壁垒会越来越低,如果这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那将非常危险。


除此之外,在一些“非关键应用”上,两个算法之间的微小差别其实对使用者感知并不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数据壁垒却是非常明显。最近这一年中国涌现了一二十个“AI看医学影像”的公司,这个生意里面,怎么拿到海量的、准确的、标注过的数据,比谁的算法好要有价值的多。


  • 技术提供商如果不直接面向用户/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则非常容易被上游碾压:


对于技术提供商和算法类公司,如果你的技术壁垒不够高,上游很可能直接把你的事做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知道安防领域的海康和大华,他们每卖一颗摄像头都会搭载一枚海思芯片,运行编解码方案和用于脸识别、人证合一相关的算法。


这个领域的算法提供商就很危险。第一,海思作为芯片提供商,在自己的Chips上跑自己的算法是理所当然,所以很容易就会把算法提供商的事儿替代了。其次更有可能的是,未来海康和大华,会把算法提供商和海思的事情都做了。现在只是自己研发团队做的芯片和算法还不够好。一旦差不多,会立马取代。所以即使海思芯片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对海康这样近2000亿市值的公司,他们占据垄断性的市场份额,一定会做到赢家通吃上下游。


此外还有在SLAM领域,应用基于三角测距triangulation的激光雷达,专做机器人移动底盘的提供商,未来也很危险。主要是技术壁垒没那么高,其上游最主要的客户扫地机器人,只要出货量一大就会考虑自己做。因为这事儿没什么门槛,因此只做技术提供商,非常容易被上游延展到自己的业务领域。


另外即使在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技术提供商的日子同样并不好过。正像被Intel收购的Movidius,专注嵌入式的视觉处理芯片。之前大疆无人机是其主要客户之一。但问题是大疆统治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所以大疆很自然的开始做自己的芯片。按说芯片的技术壁垒并不低,但只要行业集中度高,像苹果、三星、华为还有现在的小米,都选择了自己做手机CPU。


这其实是一个产业链通用规律:如果一个产业链有很多环节,在某一个环节有一个垄断者,那么这个垄断者就有向上下游延展的机会,即使不延展也会把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吃掉。正如之前的PC产业链,有内存、硬盘、操作系统、整机……但Windows和Intel却赚走了绝大部分利润。


既然做纯技术提供商没有出路,那怎么办?浩哥提出“一横一纵”理论。“一横”就是指你提供的技术服务。通常“一横”能服务很多行业,你要在其中选一个最大、最适合你的行业,深入扎进去做“全栈”,就升级为了“一纵”。在垂直外的行业,因为没有利益冲突,你仍可老老实实的做技术服务。这样的话,商业上你能吃透一个垂直行业,技术上你还能通过横向合作,不断获取对方反馈的数据来夯实你的技术。


那么对于技术创业公司,从“一横”走到“一纵”,要选哪个垂直领域,取决几个关键因素:


  • 市场空间够不够大?


做垂直领域的全栈,还是做横向的技术提供商?完全取决于市场空间哪个更大。找对垂直领域,即使只占一部分市场份额,也可能比做“一横”全归你的收益大。拿美图公司举例,人们对其印象深刻的是美图秀秀、美拍、美颜相机等APP矩阵,但研究财报后你会发现,这些都远没有垂直做美图手机赚钱。美图手机占了公司全部营收的95%。虽然美图手机去年的销量大约在38.8万台,仅仅只占国内手机市场全年销量近4亿台的0.1%。(PS:我偶然发现美图手机高端型号能卖到4000块钱,这个用户人群还挺有意思,因为几乎都是女孩,比较爱美,普遍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


  • 行业集中度如何?


在做“一横”技术提供商时,上游行业集中度越高则越不利。说白了头部效应明显,如果一两家大企业把行业全吃掉,那么作为技术提供商,面对集中采购,是没有任何议价能力的。就像IDC时代,HP、DELL等卖服务器的,活的很滋润。但现在云计算来了,面对亚马逊、阿里云这样的批量采购,服务器厂商能跑个量就不错了,甭指望什么利润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行业集中度越高,说明行业壁垒越高,你想从技术提供商走向上游也越困难。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上游把下游的事做了,例如Google、百度当年内部使用了一些自己攒的服务器,现在大部分都是定制化需求给服务器厂商,这样的单几乎是没利润的。反过来讲,如果行业集中度很低,那么作为技术提供商还是相对“滋润”的。


  • 技术是改良还是革命?


如果你的技术创新对这个垂直领域是革命性的,就越有机会走到上游。如果只是改良性的,你就老老实实在下游赚个辛苦钱算了。


越是颠覆性的东西,越有机会往上游走。因为上游越离不开你,意味着你有机会做他的事。打个异想天开的比方,如果你能提供一个“待机一礼拜”的电池,那你就可以考虑自己做手机,你的手机只打一点: 一星期不用充电!就这一点可能就够了,因为这个技术是革命性的。相反,如果是改良性的技术,例如你的电池待机只是比以前多了20%,那你还是老老实实做电池吧。


  • 双方壁垒谁更高?


拿比较火的直播平台而言,现在都有美颜功能,例如给女孩长出个耳朵那种,这个通常都是第三方提供的技术。技术本身的壁垒并不高,很多公司都能提供,虽然效果有一些小的差异。但是直播的壁垒相当高,这事有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会吸引更多的主播,因为能赚到更多钱,主播越多,也会带来更多的用户,因此需要很多资金来买流量以及签约很NB的主播。这种情况下,虽然技术提供商只能赚个辛苦钱,但是仍然完全没有机会往上游走。


  • 到底跟团队基因相符不相符?


能做得了技术服务,不一定能做垂直解决方案,因为团队不一定有行业经验,这是很大的问题。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出来之后,国内不少技术团队也想提供类似的技术,甚至想做2C的便利店。


我劝他们再考虑一下,你的技术再好,对于用户而言,他买东西的时候,首要考虑的还是—— 哪个便利店离我更近(从这个角度上讲,无人便利店仍然是个改良型的技术),这又回到了零售的本质。


所以如果团队没有零售的基因,就别考虑自己开便利店的事了。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问“那我找个懂行业的高管不就行了么?”这事没那么简单,如果CEO不了解行业本质,其实是很难靠一个高管去弥补的。


综上所述,只做技术提供商肯定不行,一定要做整体解决方案——选个适合你的行业,把你的技术产品化、然后搞定用户/客户实现商业变现、然后获得更多的数据,这样才能再夯实你的技术。一句话讲,要做技术、产品、商业和数据的“全栈”,形成闭环!




数十位产业领袖

高端大咖的思想分享及碰撞

多维度的科技成果展示

前沿趋势的观点汇聚

超千人行业高端观众


活动推荐: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创新峰会

(按住二维码↓直达报名通道)

[猎云网所有原创及编译文章不可随意转载,白名单授权请在文章末尾留言,或联系微信号:lieyunwang(备注“转载+你的公众号名称+文章关键字”),回复关键词“转载”看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