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阶段的少女是神秘的,
身上散发着一丝萌动与羞涩,
心里似乎总藏着秘密,
吸引着你靠近却总是捉摸不透。
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本期POCO对话三位人像摄影师:
易正经
、
VISSION
、
夜行
。
他们擅长情绪人像,对拍妹子有着各自的见解和方法。他们是如何将少女的魅力和特质展现出来的?
易正经丨镜头里有青春的忐忑不安
VISSION丨每一张照片都藏着青春期的小情绪
夜行丨运动教练也有感性细腻的一面
易正经丨镜头里有青春的忐忑不安
-
个人资料 -
POCO昵称:易正经
生日年月日:1987/01/19
入驻POCO时间:2015
坐标:长沙
星座:摩羯
微博:@易正经
就读院校:湖南工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爱好:吃
座右铭:自由主义者是没有座右铭的
使用器材:佳能6D
镜头:腾龙28-75 F2.8
主要拍摄题材:人像
哈喽我是易正经,目前在长沙有一间自己的小工作室,以写真为主。最初拿起相机单纯是因为觉得摄影师能认识很多妹子,哈哈。后来才体会到摄影的乐趣,不知不觉就投入其中了。在去年4月的时候,因缘际会成了职业摄影师,跌跌撞撞也有一年多了。
我是工科出身,脑子里带着工科生思维,习惯给自己做一些定向训练,比如我就做过“后期不做大变化,只靠前期来营造每套照片的不同感觉”的训练计划,持续了半年。这种训练的道理就跟运动员的负重训练一样的,制造一点特定的小困难,以得到某特定方向的提高。效果还不错,前期拍摄有所提高,对后期的依赖也不会太高。
我个人拍照没有特定的风格,各种有感觉的都想尝试一下。目前我比较喜欢画面上清冷一点的妹子,但单纯从情绪人像这一大类来说,对模特其实没有气质上的要求,有时觉得某个妹子不好拍,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身的功夫不到家,比如我就因为功夫不到家拒绝拍摄一个模特,而朋友却用她出了一组很棒的照片。
我认为,青春之所以是青春,是因为骨子里透露出一种不安。因为见过的太少,知道的太浅,想要去探求未知,却又忐忑。就像小猫一样,小心翼翼的拿爪子探一探,用鼻子嗅一嗅,想要探知这个复杂的世界,这些不安就是青春本身。当一个人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不怕了,也不愿去做过多的改变了,青春也就离他远去了。而处于这种不安状态的女孩,就是我心中的青春少女。
我很多以青春少女为主题的创作,要么是微风吹动发丝,因为风是不可捉摸的,要么是穿挺少,透露出危险的信号。要么是跑动、跳跃的,因为青春是好动的。矜持也一样,应该是透露着不安的。青春是动态的、矛盾的、就算害羞的低下了头,眼角也会偷偷的撇向一边。
《SELF》的主要构思是想营造人的正反两面,比如内在和外在,嘴里说的谎言和心中的真实想法。而这正反两面,又共同归属于同一个体,既矛盾又统一。所以利用真假模特,利用实体人物和影子的不同来做表达。
从单张照片来说,照片里要有元素能够唤醒读者的记忆,让记忆与画面做一个连接,这样自然读者就会借用自己的记忆来为画面勾勒一个故事。比如看着窗外的女人,很自然的联想到等待的情绪,甚至会脑补出一小段情节。
其实不同的人看同一张照片,都会构造出不同的故事。我会利用整套图片的连续性,将照片排列得有伏笔,有高潮,一步步的营造出来,将大致统一的故事展现出来。
大多数情况都是为了搭配已经设想好的框架而去找场景。如果是偶然碰到的场景,一般来说是光影好的,或者是有特殊建筑的地方会更吸引我。
目前我处于一个想办法把我日常拍摄的客户写真,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的一个阶段。希望能够把从这两个方面学习到的好东西糅合到一起,而又互不干扰。总的来说是一个试验阶段吧。
正是因为我觉得人像是一个很有趣的题材,每个人又都不一样,永远会有惊喜或是惊吓。所以对我来说,人像最需要重视的是人物本身,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存在的。
知道POCO是因为朋友微博的转发,在POCO搜到了很多前期后期的教程,也在这个平台认识了一些朋友,希望POCO越来越好!
摄影师VISSION丨每一张照片都藏着青春期的小情绪
- 个人资料 -
POCO昵称:摄影师VISSION
生日年月日:1986-9-16
入驻POCO时间:2014年
坐标:中山,珠海
星座:处女
微博:@摄影师VISSION
就读院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设计系
爱好:好多呀
座右铭:不要放弃追求
使用器材:5D3
镜头:35L,50L,135L
主要拍摄题材:日系写真,情绪写真
大家好,我是VISSION,一名独立摄影师,目前定居中山。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来不顾家人反对转行从事摄影,故事听起来好像好雷同哈哈,但这的确是我的情况。好在我身边一直有很多好朋友帮助我,才让我今天可以在这里让大家认识我,这是我觉得很幸运的事情。
2010年开始接触摄影,那时候我还在公司上班,过着利用周末拍照打发时间的日子,我第一台相机是索尼的A450,原本是买来随意拍日常,后来看到POCO上的各种主题片,就开始拍人像了。由于学习资源有限,磨了好久还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在2014年遇到一个至同道合的基友,经常一起外出去拍摄,计划服装、妆面、道具等,现在想起来两个人还是挺折腾的。
由于没有真正接受摄影的训练,从拍摄到后期皆是自行摸索而来,在这个信息更新飞速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在执着地坚持,感觉只要停下来就会被别人忘记,这也是促使我一直保持热情的理由。把兴趣变成职业很容易失去原有的感觉,有段时间内心还是会动摇的,但人生没有借口,要自己寻找平衡点。
拍摄人像我追求照片气氛与人物的情绪状态,一开始我是比较喜欢拍摄黑暗系风格的,像《黑暗蔓延》、《黑色大丽花》。后来因为看了《广末凉子写真集》 和 《滨田英明作品集》 之类的日系写真,一下爱上了,那种照片仿佛可以让你感受到时间和影像之间的奇妙。
黑暗风和日系风区别蛮大的,黑暗系需要把你的情绪转变成画面,再过度到观众的情绪里面。《黑暗蔓延》这组作品灵感来源于国外镜子少女的片子,后来加入自己的想法,就出了这组片子。
每个青春女孩的经历都不一样,拍写真前我习惯和妹子聊故事,让她放松下来,有故事的片子总是美好的。现在我更喜欢日系风格的片子,每按下快门仿佛都是无意间的指尖触碰,但照片中却藏着一种神经质般的敏感,好像青春期的小情绪,猝不及防地,便将我们吸入到一个淡淡的世界中。写真的好坏在于是否真实,如果在一张照片中,你都无法认出你自己,你会喜欢这样的“写真”吗?所以,拍摄日系少女写真,其根本不是小清新、不是森系着装、亦不是某一种色调,而是记录少女们最真实的瞬间。
写真的目的在于定格瞬间,等我们老了之后再翻看这些照片的时候,都能想起一些人一些事,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对于选景,我很跳跃的,只要觉得新鲜的都会去尝试,游戏厅,发廊,地铁......比较少特意去踩点,有时经过一个地方可以给我灵感,就会尝试了。
比如《旧梦》这组片子是在旧城区里的一家老发廊拍的,有天经过那里看见这样的发廊还在营业,就产生在里面拍摄的想法,毕竟这样的店已经不多了,想把怀旧的味道呈现出来,取景时融入了发廊里的其他人,让片子更加自然真实。
《The madman》是在广州铁路拍的,为了躲开人群,我们在铁路终点站开始拍,拍完了上车,到另一个站再下车,继续拍摄。有时拍照给我的乐趣在于思维的瞬间反应,在各种外界条件下去判断最后你出来的照片会是怎样,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设计专业对我拍照帮助很大,服装色彩配搭和后期色调影响着照片的风格和气氛,所以我有一种习惯,在拍摄前先根据现有的东西去预想成片效果,再进行拍摄,相当于创造预想的画面。
我认为,决定摄影师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审美和眼界,工作以外,我喜欢绘画,看电影,翻阅杂志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另外还要多欣赏好的作品学习。
POCO是我拍照以来第一个关注的平台,是个很多元化的摄影平台,希望POCO出更多好作品。
夜行丨运动教练也有感性细腻的一面
个人资料
POCO昵称:夜行
入驻POCO时间:2014年初
坐标:长沙
星座:金牛座
微博:@夜行光影
毕业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专业:运动训练
爱好:听歌/旅行/摄影
座右铭:对摄影我哪有什么天赋,全靠热爱。
使用器材:佳能5d3
镜头:35L 50L 135L
主要拍摄题材:环境人像、清新日系、情绪人像
大家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职业田径短跑教练,所以平常待得最多的地方是田径场。我的工作很忙,经常要带学生比赛,平时一有时间就计划主题约妹子拍照,比较喜欢环境人像和情绪人像。
2013年买了第一台佳能相机,主要是为了出去旅游可以拍家人。慢慢发现自己迷上了摄影,于是2014年买了6D,开始参加本地的爱好者群拍活动,认真拍人像,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是从纯小白上路的,还好长沙的摄影圈子氛围不错,认识了不少摄友。比如李小蕾、微醺十月、疯子这些POCO大师,对我的帮助都很大。去年报了无限老师的网络班,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摄影的理念与技巧,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体育和人像摄影虽然是完全不搭界的两回事,但是都是需要认真投入才能进步的。今年我的学生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获得了100米的金牌,全国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了铜牌,而我在POCO上也获得了几个首页勋章,对我来说都是一样值得高兴的事情,这见证了我的投入所带来的收获和认可。
因为我每周六都需要带学生训练,所以摄影活动会安排在星期六下午。上午还在粗犷严厉地带学生训练,下午却在细腻感性地带模特拍照。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中来回变换,是种很有趣的体验,也是对工作压力的一种释放,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乐此不疲。
我的另一个兴趣是听歌,喜欢舒缓忧伤的情歌和经典粤语歌曲。听到有感觉的歌曲时,会想象歌中的画面,并尝试用摄影还原。比如《倾城》这组片子,是因为特别喜欢许美静的《倾城》,尤其是那一句“红眼睛幽幽的看着这孤城”,是我特别想还原的场景。在拍摄这组夜景《倾城》前,正好是长沙有一条穿过城市的高架环线已经竣工,但还没有通车。踩点的时候,我一下就想到了这首我一直想拍的歌曲场景,所以就有了这组片。
《遥远的她》这一组片子,是我在广州出差时拍摄的。当时正好听到《我是歌手》中李克勤翻唱张学友的这首经典老歌,歌中表达的那份念不可得、触不可及的思念,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找到了我在广州的模特Mina,告诉她我要拍的是这份思念。广州摄友拿铁带我去街头踩点,最后选择了这段有特色骑楼的路段。而选择夜晚拍摄,是因为我认为流连在深夜的街头,更能表现出主角的落寞与孤独,凸显出思念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