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旗舰
每日一更原创内容,带您扬帆驰骋金融之海。(刘鹏程Sai.L)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  昨天  
数据宝  ·  连续4涨停,比亚迪智驾概念股爆发!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马云现身!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机票价不得低于200元?多家航司这样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旗舰

2018.08.08 A股何时才能卸掉包袱

财经旗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8-09 00:00

正文

——证监会召开主席办公会——

8月8日,证监会召开了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形势分析和各项工作部署的要求。

这个时间点证监会召开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

一是因为要落实前段时间中央ZZJ会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判断和未来经济工作部署的情况;

二是近期市场走势不佳,指数再次濒临前期低点。

证监会在会议上研究了需要重点推进和抓紧抓实的几项工作:

1)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完善发行审核和并购重组监察机制, 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这项表述是关键点最多的一条,

其中包括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说明的转变,我们都知道,从股灾之后证监会强化监管以来,对并购重组,尤其是借壳上市的监管是非常严厉的,

此举确实狠狠的打击了炒壳、炒差、炒忽悠式重组的弊端;

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就是部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前景黯淡,希望能通过并购重组来调整主营业务和方向的机会也会封锁掉了,而关掉了借壳上市的阀门,也导致了拟上市企业只能走IPO排队这一条路,IPO排队带来的是比较直接的扩容压力,而借壳上市虽然实际上也有扩容效果,但是看起来更有“换血”意味的借壳相对来说更被市场和投资者所接受和期待。

同时,如何一些主营业务没有转机的上市公司不能被借壳的话,在目前的市场规则下,只能苟延残喘,甚至唯有退市这条路不归路,一旦退市的话,大多数投资者的投入也只能随退市而被埋葬。

所以,很多投资者看到这条之后感觉比较期待,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证监会目前支持的并购重组和我们之前认知的并购重组有一定差异,对于之前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通过并购重组炒作话题,搞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套利的“忽悠式”重组,还是被打压的对象,这里所说的并购重组更多的是让一些国企或者国资控股平台去接手一些大股东或者实控人出现问题,但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还可以的上市公司。

实际上,今年6月份,被国企和国资拿到的“壳”数量已经明显上升;而同时,国资改革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目前的国资改革方向主要是要从之前”管资产”向“管资本”过渡,也就是说将来国资控股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主导地位,控制权和管理权将逐步分离。

因此,国资和国企拿到一些上市平台之后,可能会注入一部分有价值的资产,这有可能形成未来一段时期比较值得期待的局部机会。

这个情况我们会在后面的更新中,单独拿出一篇内容来讲。

这条表述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完善发行审核,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

有人认为这个表述和注册制有关,但是以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倾向于CDR和独角兽快速上市方面的尝试。

2)不断完善并坚决实施退市制度

这个不用多说了,从最近的被退市上市公司数量和严厉程度上就已经可见一斑了。

3)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4)扩大对外开放 年内或推出沪伦通,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

这两项都是属于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增强A股市场国际化的举措。

5)推动公募参与养老账户试点

今年4月份,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已经启动。公募基金作为个人商业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

也将从2019年5月起对接个人账户。

目前,已有华夏、南方、博时、鹏华、易方达等14家基金公司申报的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得证监会的发行批文,除了养老目标基金之外,监管层还在酝酿政策,以助力更多的基金产品参与到养老市场化改革中来。

养老账户试点一是要推动“养老不能靠政府”,二是引导长期稳定的投资意愿。

————A股的包袱————

今天是201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十周年的纪念日。

一提到2008年,除了北京奥运会之外,让投资者想起最多的就是当年的“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而十年过去了,“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的股市,早就走出了“次贷危机”砸出来的大坑,并且走出了一轮长期牛市;而A股市场,在2008年8月8日的开盘价是2724,如今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收盘价还在2744,相差不过20个点。

这让无数A股投资者唏嘘感慨,我们的市场到底是怎么了?

实际上,A股市场和美股市场10年走势差异如此之大的关键,

除了我们之前常说的两点原因,市场成熟度不同,市场内优质上市公司比例构成不同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市场背上的包袱要比美股市场背上的包袱多很多,

每一轮牛市结束之后,A股都因为种种原因背上过于重要的包袱,直到跌无可跌,政府和监管部门才着手一点点卸掉A股身上的包袱,卸下包袱之后的A股就会因为之前的压抑过度而迈入疯牛行情,直到再次被各种包袱压回原形,再开始新一波的轮回。

目前的A股市场已经到了包袱最沉重的时刻,A股目前身上的包袱包括且不限于,

股灾之后的高压监管(高压监管有正面效果,但是对市场活跃度也有沉重的负面压制)

贸易战带来的负面预期

牛市期间IPO发行和各种定增等扩容操作带来的解禁压力

IPO堰塞湖排解带来的扩容压力和CDR、独角兽带来的预期扩容压力

去杠杆带来的增量不足和存量流失

大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的持续下滑

而美股市场则没有这么多额外的包袱,当年“次贷危机”造成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部分涉及次贷危机的企业业绩暴跌和对未来预期的悲观,所以只要受影响的企业付出代价之后,市场就逐步恢复正常,加上持续的量化宽松,恢复和创下新高就不难理解。

而A股市场的包袱从2008年之后被集体卸下过一次,在暂停IPO和新国九条出台之后,走出了一轮牛市,但是牛市之后,之前的包袱有再次回到了A股身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