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你叫我一声漏水,我不挑理,在这你管我叫什么?"
"风险。"
"你小子也不傻啊!"
近日,FDA公布了一则483
警告信
,韩国的一家药企因多个缺陷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理论上药企在面对检查时,不能说高挂横幅热烈欢迎,至少也是整洁靓丽。而该药企的研发中心大楼入口处就有水渍和霉斑。然后药监局根据这个现象深挖之下,竟然发现研发中心大楼仓库的天花板正在漏水。不清楚是不是历史遗留问题,但药企是采用了张贴塑料布的形式试图控制漏水。仓库里还储存着药品,于是FDA给了一条缺陷"用于制造、加工、包装或者存放药品的建筑物未保持良好的维修状态"。
这属于很明显的硬件设施问题
,外加体系运行问题,毕竟你要是质量体系运转正常,那早就应该把仓库维修好。
你要是辩称之前没发现漏水,那就是没有做定期的仓库巡查盘点,否则怎么会一直看不到漏水呢。
你要是辩称发现了,但没来得及修,那就需要提供对应的维修申请单之类的自证清白,流程卡在哪里,
直接关系到质量体系的运作舒畅性
。
你要是辩称刚开始漏水,那就会被问为何只用塑料布遮掩,而没有把仓库做出隔离带,以便维修。
因为在大家意识中,这类检查当天恰逢漏水的概率太低了,同样的漏水,发生在洗手台边,那是小事,发生在仓库那就是大事。
"在外面你叫我一声漏水,我不挑你理,在这你管我叫什么?想清楚了再说!"
"风险,您就是风险!"
"嘿,我说你小子也不傻啊!"
完全能脑补出上面的一席对话,毕竟你一旦漏水,
就有温湿度失控的可能性
。再就是容易滋生霉菌之类的,引入虫害,增加仓库内原辅料的变质风险。所以FDA才死死的咬住这点不放,任你怎么解释,反正你就是硬件设施维护不到位。你连仓库这种地方,都维护不了,其他的地方就更不好说了。尽管检查到哪里算哪里,但这种类推的逻辑,往往会让你陷进去。此外FDA也表示,
我查到的违规行为,并不是你存在的所有问题都能罗列到。你自己去彻查,而不是说我查到了啥,你就只负责改善啥。
当然该药企也不仅仅是一个漏水的问题,
连基本的原辅料入厂检都没有做
。无论项目多少,我们国内的要求是全项目检。你来一箱子乙二醇我要检,来一瓶也要检。哪怕该药企至少选一项确认一下,也不至于让FDA这样无语。结果愣是一个项目也不做,直接入库使用,你怎么判定有无污染,怎么判定是不是符合要求,只看出厂报告,在生产型企业,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当一些试剂辅料的性状非常接近时,你怎么确保供应商就一定能做到滴水不漏的质量保障。哪怕对方不是故意作恶,也要避免一些无意识的犯错、混淆。入厂检是第一道挡住风险的门,这一步失控了,投料后你还舍得直接终止后报废吗?估计直接流入市场。
再者药企连生产过程的控制程序都没有完善好,重要的生产工序,要有足够的验证数据,来证实合理且受控。就像注射剂生产企业,灌装验证是躲不开的,看无菌保持度,看装量差异,看整体车间净化系统的运行。你不验证,不确认,不对生产工艺进行监督,是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生产的。
最起码你没有那些足够的
控制程序,是难以让外界认定你可靠性的。
知道印度企业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但没想到韩国的一些药企,也这样让人尴尬。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预告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