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观察者网  ·  《哪吒2》预测破150亿!股价狂飙! ·  昨天  
看北仑  ·  可恶!事发北仑,2人被抓 ·  昨天  
看北仑  ·  可恶!事发北仑,2人被抓 ·  昨天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谋利?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上海城隍庙广场将被拍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排山倒海的“京骂”是无伤大雅的地域文化吗?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6 18:52

正文

先声明:本文不是地域黑

中国篮协终于要下手惩治失控的“京骂”了!


在去年CBA的“圣诞大战”上,连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听到北京首钢主场五棵松球馆里再次响起的又响又齐、熟悉的“节奏”——叫骂声。其实人们对于球类赛况助威抑或心怀不满情有可原,可坏就坏在,这些声音并不和谐也不好听,更头疼的是它们极易传染和煽动,动辄几万人齐声高喊,结果比赛也不必看了,因为骂街比比赛还“精彩”……


大家可以来体会下某场比赛全场国安球迷几万人“京骂”的“气吞山河”之势

↓↓



足球场上如此,篮球场也不例外。对此,中国男篮近日发布《文明观赛倡议书》和《关于CBA联赛文明观赛、净化观赛环境的通知》。


通知中称,对于败坏赛场风气的“害群之马”除了按照联赛纪律处罚规定处罚外,还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零观众主场、更换主场的处罚。当然,篮协的惩治对象是“所有骂”,但在这“所有骂”中,被点名严重损害首都文明形象的“京骂”独树一帜、最难管理。




此“京骂”非彼京骂


现在所指的“京骂”,大多是因为在北京的足球场、篮球场发生过数次集体有组织大喊“傻×”、“牛×”的事件,简直臭名昭著。不限于北京人,但确实是北京人对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且以此“冠绝全国”,所以被媒体称为“京骂”。



央视解说员刘星宇在那场“圣诞大战”后开火:“……就这俩字(傻X),骂了10年了,能不能换句新鲜的……唯有北京似乎批评不得,还总要鄙视我这‘外地狗’不懂北京文化。可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北京文化……”


刘星宇说的不错。可能是这两个词(傻×和牛×)流传范围太广,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这就是京骂,甚至将其推崇为“老北京独特的文化底蕴”,不过一些真正研究老北京文化的学者却表示, 这个锅北京文化可不背!



京味儿作家崔岱远曾经的一段采访颇具代表性,他说,“ 真正北京人数落人 ,会非常难听,但 讲究的是一个脏字都没有 。包括老舍等大家描写北京底层民众生活的作品里,即便是写地痞流氓,也并没有今天所谓的‘京骂’这种字眼。”相声演员徐德亮(北京人)也曾说过,老人听到北京孩子言必称“丫”感觉很反感,“找老舍先生的录音听听,或者听听侯宝林……那个时候的北京话,多好听,多温文尔雅。”



可见,真正地道的京骂,是“绕着弯”的,体现的是生活在皇城根底下北京人的一种矜持和傲气,更多的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端着”的北京人的自我修养。 比如被踩到脚了,会回一句“对不起,耽误您脚落地了……”,说人笨时,会说“你复杂的五官,掩饰不了你朴素的智商!”连生气时一句“滚”都会用“你走”来替代。可以说,地道的京骂正是梁实秋笔下“艺术式骂人”:“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这才是骂人的上乘。”


然而并非所有京骂都是“七窍玲珑”,也有属于社会底层人民直接爆粗口的京骂。鲁迅先生在文章《论“他妈的”》中,将这句“他妈的”定义为“国骂”,说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听到这类口头禅,连文雅的老舍笔下,都有气急败坏的骆驼祥子问“发财?妈的我的车哪儿去了?”而这一句“妈的”说出口,发泄情感直接又痛快,也很容易学习,渐渐地被大众接受,发展到今天,成为一句表示骂人、撒娇、不代表实意的感叹等众多意思的“万金油”式词汇。



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弃“文雅的京骂”而习惯于“粗鲁的京骂”是从文革开始,正是那时候一切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历史语境下,讲一口属于市井、底层人民的粗话才是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些人对于讲那些粗鄙的字眼不以为耻,再加上习惯难改,以至于一些粗口被广为流传,使得今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将这些糟粕当成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去“发扬光大”。


当“京骂”遇到球场


骂人,也是分场合的。在特定情形下,把这些粗口用作表达情绪或者作为一句口头禅似乎无可厚非,毕竟谁都有不淡定的时候。


但是,当粗口与球场相遇时,两个因素叠加会产生持续地、异口同声地、歇斯底里地“京骂”,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反方

深恶痛绝: 球场上的“京骂”使得比赛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京骂”侮辱了比赛、侮辱了运动员的人格,更抹黑了北京的形象。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后,集体性的京骂逐渐出现在足球赛场上。


2009年北京国安主场对阵天津泰达的比赛,赛场要用播放噪音来平息几万人集体京骂。


2012年3月CBA比赛,北京金隅队坐镇主场迎战卫冕冠军广东队。比赛中多次出现全场18000名球迷高喊“傻X”的壮观景象。


2014年平安夜,广厦男篮赴北京以99∶112比分战胜北京男篮,再一次遭遇“京骂”。在赛后采访中,广厦男篮主教练李春江双眼泛红说道,“在我们的首都,祖国的心脏,观众肆无忌惮地骂人侮辱人,而组委会、技术台没有一次广播说不该这么做……”


有外地球迷问:北京球迷这样喊叫,到底骂别人还是骂自己?北京球迷协会会长王文也曾表示“京骂”不仅让外国人吃惊,连中国人第一次去球场看球,也会震惊于这种球场氛围。


事实上,赛场边的球迷不文明行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有。北京因为首都的关系更受瞩目。作为“首善之地”,现场球迷稍有不顺便骂裁判、骂队员、骂教练,还顺带“问候”其全家,令“京骂”之声冠绝全国也实在讽刺。更有甚者,多哈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半决赛中,几名球迷带头鼓动中国观众高喊“裁判傻X”,让看球“京骂”的习惯丢人到了国外……



正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