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文章《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文章表示,一种叫做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生蚝原本不属于丹麦的海域,而是来自南方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现在如此巨大的规模。
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
丹麦表示:我们鼓励大家去海岸边采集这些生蚝带回家煎炒烹炸,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活动,并没有多少人去这样做,所以根本就没有效果。
丹麦贝类研究中心的主管Jens Kjerulf Petersen教授向自然保护局寄了一封信件,明确指出了太平洋生蚝入侵问题的严峻性。并建议当局对太平洋生蚝的分布进行测绘,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方法阻止其蔓延。然而,当局对此并不感兴趣。
自然保护局和环境保护局回应说,当时他们没有资金的支持,因此并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Jens教授说,“我认为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就应该集中全力着手处理这件事情,才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麻烦出现。我没说当局没有任何作为,因为我也不能保证当时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只是我们的确是没有抓住那个好机会”。
环境保护局生物学家Hans Erik Svart针对这封信做出回应,他说,“我不认为我们什么都没做,只是我所作的都很难达成效果。Jens教授的确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我从他的信件中没有看见任何有用的建议。太平洋生蚝在瓦登海生长了几十年,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这真的和钱没有关系,无论你给我多少钱,我也没辙”。
“我们鼓励大家通过’吃’来消灭这些生蚝,但是大家都一张冷漠脸”。
看来依靠群众的力量是行不通了,最近丹麦的有关部门开了个会,商量说看渔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但是,渔民们也表示“这锅我也背不动”。渔民们只能说“我们对此表示极大关切”。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中,究竟怎样解决还得等等看。
在中国,很多人分不清生蚝和牡蛎。央视财经《消费主张》此前报道,其实,牡蛎和生蚝是一个物种。在北方海域养殖的海蛎子,就是生长了1年的牡蛎;在南方海域养育了2~3年牡蛎品种,个头相对较大,被称作生蚝。
中国人爱吃生蚝和牡蛎,使得国内的牡蛎生蚝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67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此外,中国也是生蚝养殖大国,年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12月报道,中国的海水养殖中,由于贝类投入成本低、单产高等特点,已成为沿海养殖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贝类养殖占海水养殖的比重高达80%;而贝类养殖中又以牡蛎养殖为主,牡蛎是中国传统的贝类养殖品种之一。
由于中国生蚝产量巨大,使得国产生蚝的价格并不太贵。小编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国产生蚝价格普遍在5元~10元/只左右。
但是进口生蚝价格就很贵了。例如,一种法国产生蚝12只的总价在350元,质量更好的价格高达12只478元。
所以,丹麦如果想把自己海滩上的生蚝出口给中国,还得避免价格过高,这样,中国吃货们才会买单。
这个“小建议”竟然还真的让丹麦大使馆在其官微下回复了呢!看来“生蚝签证”不是没可能哦。。。不过,你们倒是开个“技术移民”呀!
或者。。。我们国家人多,我们去帮你们吃!
更有细心的网友觉得,没人吃一定是因为烹调方法太单一,于是开始科普“生蚝料理大全”!!
敲黑板!亲爱的丹麦人民,生蚝其实可以。。。
这样吃↓↓
炭烧生蚝
还可以这样吃↓↓
生蚝粥
天啊,看到这里小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想去吃“丹麦生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