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上医院。这是多数人的选择。一些不需要去医院的「病」,自己可否居家解决?我的实践证明:可以。
当代社会,人们面对着快节奏的生活,如何更好地保持健康?如何拥有强大的免疫力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然而我却有幸在学习时令养生文化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我从小体弱多病,所以一直很关注身体健康方面的信息。2017年我无意中关注到一公众号,每每读到相关的时令养生文化的文章,我都很认可,很佩服。尤其是几位中医朋友看到文章很是赞叹,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之后承恩老师的每一本书籍、每一篇文章我都会阅读,心悦诚服地尝试按照文章的养生指导规范自己的饮食起居,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逐步提高。机缘巧合下我结识了咨询师,有什么不解之处及时与咨询师沟通。她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答疑解惑,令我受益匪浅。对于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从内心十分认可,但是自己才疏学浅,表达不甚清楚。后来我参加了时令学习班。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我敬畏自然、敬畏时令的信心。我会习惯性地常备一些养生食材,以防不时之需。
我的父亲今年86岁,母亲85岁。父亲有时会经常牙疼、脾胃寒凉。我会经常给他饮食健脾、饮食养阴。遇到气盛的阶段预防梗证,会监督他暂戒白酒、辣椒。坚持至今,多年体检基本正常。
母亲十几年血糖偏高,自从顺应时令饮食纠偏后,没有再吃任何口服药,血糖自然恢复正常。2019年,母亲不幸脚踝外压骨折住院治疗。医生考虑母亲的血糖问题,不建议喝米汤,母亲就依靠山药粉加生芝麻油恢复体力,虽然卧床,也没有出现便秘的现象。休养阶段,我每天陪着母亲寅时茶灸,开开心心。母亲的身体很快恢复了。
通过学习时令养生文化,我进一步改正了一些违反自然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注意细嚼慢咽,饭后叩齿,习惯性揉腹,坚持阳时不饮食。每天坚持寅时喝一勺芝麻油,再茶灸,揉腹,通便很顺畅,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强大的身体免疫力。我在六年前,体检总胆固醇偏高,不知不觉中总胆固醇指标恢复正常,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平实的生活中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疫情三年,考验着每一个人的免疫力。我与家人同样与病毒感染交织并存,耐人寻味。然而我的亲身经历,至今令我刻骨铭心,实践见真知。
2022年12月15日卯时起床,我忽然感觉有点儿头晕乏力,肚子不舒服,不能起身。我即刻与咨询师联系,说明情况后,咨询师判断我脾肾阳虚,肝气不足,建议立即饮食温阳健脾。饮食一次后我睡着了。辰时醒来感觉身体虽轻松许多,愈呕愈泻,就连走路都直不起腰来。咨询师建议继续饮食温阳健脾。半小时后,如有好转,再温阳健脾一次。吐和泻可以将积聚体内的风湿寒一并排出,不必担心。到了巳时,吐泻的症状不见了。
此时明显感觉大腿后根及腰底乏困,浑身冷,赖床,嗜睡,眼内角不舒服。咨询师建议我有机绿茶茶灸,茶解百毒,用热茶汤熏洗眼睛,午时促进心肾相交,休息至少半小时。到了申时情况基本稳定,略些乏力,无食欲。
父母见我一整天不吃饭,有些着急,拿了饼干等零食,劝我去医院。我当时有些顾虑,与咨询师沟通后,她建议我不饿不吃,饿了吃些米油,给脾胃修复过程,避免食复的发生。
次日晨起我除了感觉有些冷以外,其他不适的症状全无。连续两天排了很多痰,肚子舒服了,也有了食欲。
父母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们一家就这样用简单的方式,顺利的通过了考验。我想,这与我们平时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感谢中華民族优秀的时令养生文化为我们一家保驾护航,在顺应自然的饮食起居点点滴滴铸就了我和家人的免疫长城,我倍感荣幸,且行且珍惜。
建立以
「
咨询师
」
为中心的群众养生体系
时令养生走过30年,已经建立了以
「咨询师」为中心的养生体系。大家一起学习《黄帝内
經
》,
了解当下「五运六气」的变化,针对每一个体的不及太过,找出修复失衡的方法。这是人民健康的战略,利人利己利益国家。
古人云: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当代教育的普及,大众基本都可以达到「秀才」的水平,因此只要有专业人士的引领,人人可以学习中医,并且如本文作者一样,熟练运用时令养生,为自己及家人化解诸多病痛,成为家庭的「保健医」。
将时令养生重新还给人民大众,使大众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对中華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意义。
承恩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