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患者查DeepSeek后“质疑”治疗方案,而 ... ·  15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重磅!DeepSeek:今天启动 ·  15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吴清,最新发声 ·  16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你也在骂京沪深网约车新规吧,我们从正方说几点 | 小巴问大头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11 07:01

正文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8号下午,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交通委分别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细则草案,征求社会公开意见。根据新规草案, 三地网约车需本地户籍(深圳为本市户籍或居住证)、本地牌照,以及一定的车型规格要求。 随后,杭州和天津也跟上出台新政策。

如我们吃瓜群众所熟悉的场景,一出大事,段子手绝对是最先出动的人群之一,段子马上就刷遍了小巴的朋友圈,比如:


规定还是不够严格啊,应该要求打车的人也要持有本地户籍才行!


母:“以后叫车的时候,记得打扮打扮,不要不洗头就出门!”

女:“为啥啊?”

母:“北京户口、本地牌照、1.8T+排量,这条件平时相亲都找不到,现在滴滴都帮你选好了。”


滴滴一口老血喷出,Uber中国竟成最大赢家,没想到几个月时间,剧情就反转了!


就段子和评论而言,持负面态度的群众比较多。上周国庆期间,各地政府才火急火燎地推出房产限购,现在倒好,还要来一个网约车“限行”。这个叫户籍的东西,歧视了多少人,想想也觉得气人啊。



但是,且慢,小巴想了想,虽然这次的政策火力有点猛,一排扫射过去,大片司机“倒地”——比如上海40多万网约车司机就剩下了1万多,但我们至少还是要想一想这件事是为什么?是好还是坏?未来会怎样?小巴找了三位大头老师请教。







1

为什么要大幅度

提高网约车准入门槛


魏武挥:“网约车加大了交通压力,尽管长期看能起到缓解作用”。


专车流行之后,长期看能够缓解交通压力,但这是长期趋势。很多人因为专车不买车,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短期内,网约车就意味着一大批人出来开车、揽活、做生意。这部分人或车原来是不出来的,现在私家车成了生产工具,他们可能就出来跑了,甚至没车的去买一辆车专门开。京沪深因为网约车更堵了,这是有可能的。



魏英杰:“ 主要是担心管理失控 ”。

一部分原因是外来人口从事网约车司机职业,或者是外地车辆在本地载客,加大了交通和人口的压力。另外也有利益平衡的原因,出租车是比较庞大的群体,也归各地交通部门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部门利益。

但是更主要的是担心管理失控,因为网约车是一个共享经济,也是分散经济,上海40多万司机,很多是兼职的。这么庞大的数量,对于有关部门来说,没办法从数量上、资质上、车况上来进行限制。




周昶帆:“网约车让城市更堵了”。


这个新规,倒也未必是针对网约车从而保护出租车行业的既得利益,而可能是从城市整体交通流量的角度来考虑。以北京为例,有一种可能性是协调北京整体的交通流量。


北京本身的交通已经非常拥堵,加上外地牌照或是本地牌照、外地司机的新增网约车流量,可以明显感觉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更加严重了。

城市更堵了,可能是主管部门在考虑的因素。


小结:网约车增大了交通压力,再加上对管理失控的担心,可能是新规出台的主因。



2

网约车新规是坏事还是好事

好/坏到什么程度


魏英杰:“京沪深的做法,对行业生态是灭顶之灾”。


当时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受到认可,舆论是叫好的,交通部还是鼓励发展的,也把权力下放到各地,因城施策。开了这口子,地方有很大的自由度,等于说你们自己去做好了。

但是京沪深的做法,对行业的生态造成很负面的影响,对整个行业是灭顶之灾。上海40多万网约车的司机,只有1万多是有本地户籍的,限制户籍、车籍会让其他的人都要面临下岗或者转岗的结果。


周昶帆:“提高门槛,总归是好事”。


网约车此前的门槛过低,提高是好事。出租车司机上岗前,是需要考试的,比如路况熟悉、安全问题、服务礼仪和流程等,这些方面网约车与出租车都有差距。如果一个行业低门槛,肯定是劣币驱除良币的。


小结 :总归是个利益平衡综合考虑的事情,门槛高了不是坏事,但太高了总也有人承受其中损失和不便,希望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受到的伤害少一些。



3

京沪深网约车“限行”

其他城市会仿效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