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任教于私立文理学院(玛丽维尔学院),两个男孩儿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在这里分享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研究以及育儿实践,也分享两个孩子在美国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伴侣间忽略这件事,再爱也走不下去 ·  昨天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中年以后,请置顶你的这4种能力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相爱相杀,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为何这样?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忻儿童心理

关于“安全”和“安全感”

陈忻儿童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27 07:29

正文

《从心理解孩子》24秋季班已经开始招生了。现在公众号送达不到,我会每天发一次招生说明。感兴趣的同学请关注“诚淀”公众号,也可以留言咨询客服。

很多同学会把安全教育和安全感搞混了。有些同学们问:社会有很多坏人,如果培养孩子安全感,怎么处理安全意识和安全感之间的矛盾?这是有个同学的原话。我之前讲过,“安全”这根弦一定得有 | 成长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在安全的环境里聊不安全的事~
  
  昨天接孩子回家的时候,路上遇到一些开得飞快而且发出轰隆隆声音的摩托车,就跟孩子随口讨论起“交通安全”这件事。
  
  ▶️孩子说“骑摩托车一定得戴好头盔”,我说“摩托车可没有安全带,遇到强烈的撞击时司机很有可能被撞飞到半空然后摔下地”;
  ▶️孩子说“这样摔到地上,可能会骨折呢,是不是得开刀打钢钉?”,我接着说“如果只是轻微的骨折或者骨裂,手术修复以后得看每个人的恢复能力了,要是恢复得好,那可能不影响他以后的生活,但要是恢复得不好或者本身就伤得挺重的,那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受影响”;
  ▶️孩子说“如果摔得很重的话,是不是头盔也保护不了他的头啊?”,我说“是啊,人脑是一个很脆弱的组织,撞到头都有可能会产生淤血什么的,影响大脑工作,更何况是重重的摔下地呢?就好像一块豆腐摔在地上,如果人的大脑被摔得稀巴烂,估计人也没在了”;
  ▶️孩子最后说“人不在了就是死了,再也没有办法感受这个世界的一切了”,我最后说“摩托车确实是一个风险挺高的交通工具,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可以骑,妈妈只是想说,我们要了解这件事情的风险,然后在使用它的时候想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多的保护自己”。
  
  (检讨一下,我总是说杨女士话多,但是她话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的老母亲的话更多吧...?)
  
  结束了这段挺啰嗦的对话,我就在想,为什么孩子能够这么自由又顺畅的和我谈论“交谈安全”呢?还有那些不安全的行为下引发的后果,她不害怕吗?
  
  1、安全教育无法避免要和孩子谈论到不好的后果
  
  这个事情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能想到,当我们给孩子做安全教育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会去谈论到“后果”。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会把它称之为“不安全”,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脱离事实层面的、只是父母“觉得”后果很严重的这类事情不在讨论范围内)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3岁的孩子是怎么理解死亡的呢?他的认知发展支持他来理解成人世界所表达的死亡吗?回到3岁儿童的认知范围,也许对他来说,“死亡”是爸爸板起来的脸和怒吼声、是妈妈惊恐的表情和不断流下的眼泪、是摸插线板时被奶奶狠狠打了一下的小手......这些零零散散的场景和记忆,构成了幼儿对于死亡的认知。
  仅仅是这些认知,已经足以让孩子体验到“死亡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他具备能力来理解“死亡”发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后果吗?他真的能懂得,是哪一个具体的行为所导致的死亡吗?又真的能想象到某个人的死亡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与之有关联的人吗?我想,三岁的孩子大概率是不具备这部分能力的。
  
  那么我们就回到三岁孩子的有限认知里,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会导致孩子不愉快的感受。
  
  
  2、回避不愉快是人类的本能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打”几次孩子的小手,孩子就不去摸插线板了呢?从上述的角度来说,也许是孩子的内心具有“避免再次体验不愉快”的需求吧。那么从短期来说,似乎呵斥、打骂等行为,可以很快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咱们回过头来再仔细想一下,孩子真的停止探索了吗?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是的,孩子不会停止探索。那么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好奇的事情进行探索呢?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大概就是找准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没人会在突然冲出来对我一顿怒吼的时间里,开始疯狂尝试父母不允许的事情吧。
  
  但是探索就一定带来愉快吗?肯定也不全都是快乐的结局。既然是探索、是尝试,就说明这些事情孩子是经过大量观察的、很好奇的、但并没有自己尝试过的,所以在尝试的过程中免不了摔了、砸了、洒出来了,这也会引发孩子不愉快的感受,所以即使一个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幼儿,也不需要认为他就是傻乎乎的,什么都会一股脑的去尝试,婴幼儿时期积累下来的大量失败经验也会给他们提一个醒,也就是“探索和尝试并不一定都是好结果哦”。
  
  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一定是热爱探索的,但也并不全是鲁莽的行为。(从他们为了逃避被父母指责因此躲到父母不在的房间里去玩父母不允许的事情来看,就知道很多孩子还是挺机灵的呢)
  
  
  3、在足够安全的环境里,聊那些“不安全”的事
  
  基于上述两点,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更有效的和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那就是在谈论那些不愉快的后果之前,给孩子创造安全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这也就是陈老师说到的“安全和安全教育”。
  
  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阶段。
  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还有待发展,这也就势必会让他们无法具备成年人所希望他们具备的逻辑推导能力,既然逻辑上不能进行前因后果的联系和推导,而有些涉及健康和安全的后果肯定也不能撒气的说“你试试看吧,你试了就知道怕了”,所以呢,“怎样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个过程,就需要靠养育者无数次的帮助孩子进行关联。
  (当然咯,如果只是孩子想试着自己倒牛奶,差一点的结局大概也就是牛奶洒了、衣服脏了之类的,我认为这一类的探索过程还是尽可能的多让孩子尝试,帮助他们建立“行为→结果”的逻辑推导能力,这个能力将来在同理心的发展上也会大有帮助。)
  
  其次,父母放下“我必须一管到底”的想法。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年龄增加、能力提升,孩子会越来越渴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说,不管是“1-3岁的自主感VS羞愧和怀疑”、“3-6岁的主动性VS内疚感”、“6-12岁的勤奋VS自卑”甚至是“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整合”,都在告诉我们,孩子想要独立自主生活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在成年之前努力解决这些心理危机,不断提升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无一不是在为“脱离父母的照顾、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做准备。
  从孩子的需求来想一想,我们可以管得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不去摸插线板,但是能管得住一个二三十岁的成年人不去做某件事情吗?好的,说到这里,我想有些父母会说“怎么不能?我的父母现在都在管东管西”,那么我不得不多问一句“那你开心吗?如果他们的管是关心也许你开心,但如果他们的管是越界,我想你此时想表达的一定是愤懑和埋怨”。
  所以,我们需要教给孩子“思考一个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去把这个后果从孩子的生活里拿走。千万别以为只要“父母在场”这类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因为,我们养育孩子的本心并不是养育一个不能脱离父母去生活的孩子。
  
  最后,在孩子感觉到安全的时刻来谈安全教育。
  安全感真是一个玄之又玄的词语,好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万事万物都能和安全感扯上关系。孩子不睡觉是不是没有安全感?孩子今天多哭了两次是不是安全感不足了?我今天回家晚了孩子会不会缺少安全感?
  但是陈老师无数次在课程里提及,只要我们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稳定的、温和的回应,那么偶尔几次发生了不愉快,其实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所以,回到安全感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父母不稳定的且不能温和回应孩子的时刻,其实并不是我们和孩子对话的好时机。
  就好比,如果孩子刚刚突然撒开你的手想冲过马路对面,父母伸手把孩子抓住的瞬间,肯定会着急的脸都憋红了,怒斥声没喊出来也差不多已经冲到嘴边了,那么这是能够温和回应孩子的情境吗?大概率不是吧。
  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当下,父母的神情和肢体语言,已经在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所以事情刚发生的时候,非常不适合“乘胜追击”的冲孩子输出大段大段的安全教育;反而是在没什么特别状况发生的日常里,看到什么就随口和孩子聊上几句,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中,孩子也许更能够把父母说的话听进去,也更愿意记住和尝试理解那些“不怎么愉快的后果”。
  
  
  总结:打骂和恐吓并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也会僵住,这样做效果很差,并且孩子以后可能会躲着父母去探索;只有养育者稳住心态,在日常生活里细水长流的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才是“有效的”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