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横空出世后,老师下岗论又甚嚣尘上。
于是,我以所教学科做了个试验,看它能不能平替我。
首先问的是法律知识:请用幽默通俗的例子讲解民法里的善意取得制度。
这是答案,用时18秒,中间还像模像样地给出了推理过程。
对这老师满意吗?
首先,打头这个“傻人有傻福”就错了。上课要这么讲,学生先懵逼一半。
其次,存在常识性错误。
善意取得有四个构成要件。
卖方无处置权;买方不知情、支付的价格合理、已经取得所有权。
可不是三件套,它漏掉了一个。
还有,末尾举的那个螃蟹绑金项链的例子,也是错误的,会严重误导学生。
让它判案,法院门都要被砸烂。
最后,它无法灵活应对教学实际。
举例时可以风趣点,但归纳重点时一定要精准、简练、透彻。
不然,学生上课就真是听了个相声。
通过这次测试,我大概摸到了它的特质,于是又问了个哲学问题。
请用通俗幽默的例子讲解马哲里的物质概念。
答案大家自己看吧。
说得好听点是花里胡哨、隔靴搔痒。
说得难听点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
从打头的“奶茶哲学之消失的珍珠”,就错漏百出。
让它给学生上课,怕是只能糊弄那些头脑单纯对老师百般挑剔的高素质群体。
我不死心,又问了个问题:黄山是物质吗?
它回答是。
得了,看来我刚开始的判断没错:它还无法理解需要深度思考的知识。
人工智能也发展好几年了,本质仍然没变。
DeepSeek在汉字上表现不俗,是因为它用的是中文逻辑,这是个突破。
但它们仍然无法像人类那样深度思考。
我感觉,这个壁障很难突破。或者人类就不会让它突破。
至少一二十年内,我看不到。
不过人工智能会不断进化,老师可不能固步自封,井底观天。
对教师而言,不光要用更高效、更有趣、更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去授课。
还要努力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自我觉醒能力。
对于那些仇视老师的人来说,用人工智能糊弄他们也挺好的。
AI安慰人相当有水平,属于骂它傻逼它还变着花样夸你威武霸气有个性的完美工具。
情绪价值给满,这点老师确实比不了。
另外,一些基础知识,它讲得大差不差。
难一点的知识,虽然错漏百出,但会装,会唬人,不尊敬老师的那批人,大多也看不出来。
所以,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办一批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定制机器人老师,哄着这批小霸王中霸王老霸王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得了?
让尊重老师的去接受老师的传统教育,让仇视老师的去人工智能老师那里获取满足感和情绪价值。
各美其美,各得其所,岂不更好?
推荐阅读:
教育要大变天了,在DeepSeek出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