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
11月1日晚间,李嘉诚正式宣布:
以402亿港元出售位于中环中心的股份!
虽然之前早有传闻,李嘉诚意欲出售香港中环中心的物业,但当李嘉诚公布消息的那一刻,创纪录的成交额还是让整个房地产业为之一震。
随着李嘉诚大手笔的抛售旗下房产,楼市真的要变天了吗?
成交记录 史无前例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作为华人商界的传奇人物,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被市场密切关注,甚至连一些日常生活起居的小细节,都被许多人奉为经典,顶礼膜拜。
而这次出售中环中心物业的消息,也不例外,很早之前就被媒体爆料。
但是,这笔交易公布那一刻,仍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11月1日晚间,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集团发布公告称,以402亿港元(约338亿人民币)出售位于中环中心的股份。
这次交易所涉及的中环中心物业权益在75%左右,买方将以现金支付款项。
这一售价,创下了香港商厦物业交易的最高成交纪录!
公告截图
这笔交易接盘的买家名叫中国港澳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为此次收购而设立的离岸公司。
据部分媒体报道,买家背后资金实际为中资公司。
众所周知,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房价之高非寻常城市可比,而香港的中环中心,作为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价格更是高的吓人。
即便如此,中环中心仍成为了众多买家争抢的标的。有分析人士认为,中环中心即使叫价500亿港元,也不排除会有人愿意接盘,毕竟这是位于香港中环的稀有物业。
香港中环中心
随着这座1998年由李嘉诚与香港市区政府联手开发的中环中心被售出,剖去中介等其他交易费用,李嘉诚套现近400亿港币。
很多人不禁会问,他用这些钱去做什么了?
撤离内地楼市 重点布局欧洲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就频频出售旗下地产,几年时间,出售高达上千亿资产。
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李嘉诚地产抛售最多的地方。
2013年,李嘉诚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上海东方汇金中心。
2014年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北京盈科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和重庆大都会。
2015年出售香港地产盈晖荟。
2016年李嘉诚230亿港元卖掉上海世纪汇,
这是其在上海浦东拥有的最后一个商业项目。
2017年李嘉诚以402亿港元出售香港中环中心物业,
创下了香港商厦物业交易的最高成交纪录。
李嘉诚出售资产情况(部分)
与抛售物业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李嘉诚已经四年没在内地拿地。而他套现的资金,大多用于布局欧洲,从2010年开始,李嘉诚就开始加仓欧洲市场。
李嘉诚海外投资情况(部分)
英国成为李嘉诚最倾心的地方,据悉,李嘉诚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近4000亿港元,被形容为“买下了整个英国”。
总体来看,近几年来,原本非常仰仗房地产的李嘉诚,已经逐步撤离了香港及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将旗下的资产重点布局在了欧洲的能源、基建以及零售领域。
也许当下疲软的欧洲经济,让李嘉诚看见了其中“低价抄底”的商机。但像李嘉诚这样靠地产起家、发家的大佬们纷纷撤离楼市,转战其他领域,是否预示着中国楼市真的见顶了呢?
留给我们的思考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楼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没有五十年,只有十年。
在十来年的楼市黄金年代,房价多次上涨,催生了不少泡沫,炒房客在其中起到了非常恶劣的作用。
但随着国家调控政策趋严,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尤其是今年以来,王健林、潘石屹、李嘉诚等地产大亨纷纷抛售旗下地产物业,释放了强烈信号,
国内的楼市环境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未来的房价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疯涨。
但从短期来看,一线城市房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GDP都以6%-7%左右的增速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靠拢。
因此,在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的前提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有可能向东京、香港、新加坡这样的高房价城市靠拢。
但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吸引力,大量人才会向一二线城市汇聚,本地房价就会受到冲击。
从长期来看,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扶持租赁住房市场,
各地都在全面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核心精神。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未来房价不可能大起大落,最终会平稳过度到市场的合理价格范围之内。
然而,未来不论房价是涨是跌,对炒房客来说,他们的末日已经到了!
越来越多的地产大佬纷纷出售房地产项目,足以说明未来的房子不再是可以囤积居奇的宝贝,而是烫手的山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楼市还能炒多久?李嘉诚挥一挥手,带走了400亿港币。
而看不清看不见的炒房客,等待他们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原创文章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