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天,我国中断10年的高考重新恢复,570万考生怀揣着一个陌生却又期盼的大学梦走进考场,参加了这场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考试。
一张泛黄的准考证,一段尘封的记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它被重新唤起,向我们讲述了那一个个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高考人物:杨源
●高考时间:1977年
●高考感悟:“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事情”
作为在自贡甚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井盐文化收藏家,杨源爱好收藏的习惯可谓是从小养成的。无论是小学的课本还是参加校运会的奖状,甚至连参加高考五毛钱的报名费,杨源都把这些印载着自己岁月痕迹的东西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看着这张40年前的准考证,杨源笑着摊了摊手,“太久了,考了些什么早就记不清了,77年、78年的高考我都参加过,没有考上,但是高考,确实能够影响人的一生。”
自贡二中高76级的杨源,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毕业后加入到了上山下乡当知青的队伍中。被分配到马吃水大湾生产队的杨源,至今都还记得他得知恢复高考那一刻的场景。杨源回忆道,那是1977年10月左右,一个生产队干部来到他们农场,通过广播告诉大家12月即将恢复高考。对依旧渴望学习知识的杨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距离考试仅剩不到两个月,但杨源还是与农场寝室另一名准备参加高考的伙伴一起,重新捡起丢掉的课本,每天干完农活后,点着煤油灯开始复习。
“那次的复习我才是印象深刻哟!”杨源说,“虽然天都冷下来了,但我们床上还是挂着蚊帐,绵绸的。晚上看书太累了,一个不小心就把煤油灯碰倒了,‘轰’的一下,蚊帐就被烧得精光,所幸还没有引起严重后果。”
临近考试半个月,杨源回到了二中。“在二中大礼堂复习的人那叫一个多!那会儿的老师很负责,拿着大喇叭给考生公开上大课。”杨源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自己曾今的英语老师刘名一,“他真的是个好老师啊,上学那会儿他哭着求我们学习英语,说英语真的有用,只可惜身处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几个人真正听进去过。”
说到考试当天的经历,杨源笑道,“我们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的娃儿,父母要送到考场门口,考完了还等着接你回去。要说与往常的不同,也就是早上多给你煮一个鸡蛋罢了。”对于第一次高考的失利,杨源总结为“紧张”,“高考整整停了10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又极度渴望改变命运,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平常数学能够考90多分,结果高考连试卷都没有做完。”
第一年高考失利后,杨源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坚持参加了78年的第二次高考,这一次他以30分之差,与中专失之交臂。杨源说,那时候的中专基本等于现在的一本了。而远超当年技校招生分数的成绩却因为生产队不放人,使他最终与大多数知青一样,走上了分配到大集体的道路。
虽然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但杨源坦言,正是高考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认识到只有不懈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后来杨源通过自己的收藏爱好,开始慢慢学习、研究自贡本地历史。他发现自贡本土悠久的盐文化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并且还没有人系统地进行过收藏。从那一张张记录着自贡两千余年采盐历史,一万三千余座井盐的合约、地契中,杨源找到了自贡历史的见证,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杨源编撰的一本反映自贡盐史的专著《自贡盐商杨氏家族信札选》即将出版,这正是他从高考中领悟到的人生哲学“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事情”最好的结晶。
●高考人物:叶卫东
●高考时间:1987年
●高考感悟:“不是所有你不感兴趣的事,就可以选择不做”
1987年,费翔带着他的第一张专辑红遍了大江南北,崔健与他的摇滚也掀起了西北风狂潮,张艺谋开山之作《红高粱》成为了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金奖的著作。一个热爱艺术的少年开始了一条漫长的追求梦想的道路,他就是自贡日报的摄影记者叶卫东。“我那个时候是很前卫的哦,牛仔裤都要撕烂了穿。”回忆起当年,叶卫东笑道。
受画画的父亲影响,叶卫东从小就热爱美术。13岁时,在父亲的挚友、自贡著名油画家欧阳杰老师的启蒙下,叶卫东正式走上了绘画的道路。14岁时,叶卫东参加四川美术学院附中考试,在美院父亲朋友的宿舍体验了一个月生活,虽然没有考上,但这一个月的美院熏陶让他的绘画水平飞速提升。
热爱艺术的人从来都不缺个性,一心只想画画的叶卫东也倔强地选择了不读高中,这一画就是两年。在父亲朋友的建议下,叶卫东还是在17岁时进入了自贡职业中学读美术班。次年,18岁的叶卫东参加了第一次艺术生高考。
“当时身边一起画画的朋友都是报考川美,而我一心就想走出这个盆地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第一次我就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但是因为紧张等因素,第一次艺考,专业考试就没过,失去了参加文化考试的资格。然而这只是叶卫东5年艺考追梦路的一个开始,虽然家中不赞同他再参加艺考,但叶卫东打定了主意想要考到省外去闯一闯。
由于家中不支持,叶卫东便一边打零工赚考试路费,一边继续画画。第二年艺考,他独自一人来到郑州的北京电影学院考点,由于道路不熟,第一科考试便迟到了半个小时,等他找到考点的时候,监考老师因为他迟到太久不准他进入考场了,解释了许久都没能得到老师同意的叶卫东失望地离开。一路上,他想了很多,自己准备了这么久,一个人千里迢迢跑来不能就这么窝囊地回去了。他当即转身跑回考室,再次恳请监考老师给他一个机会。看到叶卫东再次出现的身影,监考老师也很讶异,于是一位老师递上一块画板说,你就在这里画几笔我看看吧。接过画板的叶卫东蹲在考室外的走廊上,完成了一幅他至今都觉得满意的素描作品,也正因为这幅作品,他打动了监考老师,得到了进入考室参加艺考的机会。“我现在都记得,那次考试我考了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北电的喜报发到家之后父亲的朋友圈子都轰动了。”
固执的性格给了叶卫东坚持在绘画道路上奋进的力量,然而,因为对文化科目完全不感兴趣,文化成绩的失败让叶卫东以10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对此叶卫东颇为感慨地说:“父亲非常爱我,可以说他从来没有阻止过我的任何决定,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他能够严厉一些或许我已经走上另一条人生路了。”
五次高考失败,让叶卫东明白了很多道理,他终于发现,原来不是所有你不感兴趣的事情,就可以选择不做。而随着如今艺术考试改革,专业特别优秀可以破格录取的规定出台,也让他不无遗憾地感叹:“如果我能够晚生二十年就好了。”
高考的失利,没有让叶卫东放弃画笔。他在自贡四处画风景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自贡大好河山之美,也在一座座林立的天车下感受到了自贡悠长的文化之妙。这让他一点点从一个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青年蜕变成了一个愿意记录下家乡一草一木的文人。十多年来,叶卫东通过相机和画笔,从各个角度把整个自贡的变迁都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虽然高考的失败让我最终没有走出这个盆地,但也正因为高考的失败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美,让我产生了记录她每一个变迁的兴趣。”叶卫东如是说。